對于聚落的發(fā)展,我們應持的觀點是( )
A. 改善居住環(huán)境,發(fā)展新聚落,代替所有老聚落
B. 城市里年代久遠的民居,一律拆除,農村的則相反
C. 在發(fā)展新聚落的同時,保護一些具有民族特色的傳統(tǒng)民居
D. 傳統(tǒng)民居代表特定時期的經濟、文化等特點,一律保護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人教七年級地理上冊第二章陸地和海洋能力提升卷 題型:選擇題
華燈初上,有人口聚居的地方就有燈光閃爍,讀“世界夜晚燈光”圖,據(jù)此完成下面小題。
1.從圖可以看出世界人口密度較小的地區(qū)是( )
A. 北美洲 B. 歐洲西部 C. 東西和南亞 D. 非洲
2.圖中白色箭頭為某商船的航海路線,該船只依次經過的海域是( )
A. 太平洋-印度洋 B. 大西洋-印度洋 C. 太平洋-印度洋 D. 印度洋-太平洋
3.圖中A、B兩大洲的地理分界線M是( )
A. 蘇伊士運河 B. 巴拿馬運河 C. 烏拉爾河 D. 京杭大運河
4.兩大洲C、A輪廓吻合,據(jù)科學家研究,目前兩大洲的距離越來越大,這種現(xiàn)象產生的原因是( )
A. 地球自轉產生的結果 B. 火山地震的結果
C. 板塊碰撞擠壓的結果 D. 板塊張裂運動的結果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人教七年級地理上冊第五章發(fā)展與合作基礎測試卷 題型:選擇題
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
A. 發(fā)展中國家經濟落后,生活艱難,“南”諧音“難”,故把發(fā)展中的國家稱為“南”
B. 發(fā)達國家多位于北半球,稱之為“北”,發(fā)展中國家多位于南半球和北半球的南部,稱之為“南”
C. 發(fā)達國家都是北大西洋公約組織的成員國,所以稱發(fā)達國家為“北”
D. 南美洲、非洲南部、南亞的國家多貧窮,所以稱發(fā)展中國家為“南”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人教七年級地理上冊第四章居民與聚落基礎測試卷 題型:解答題
讀下圖完成下列問題。
(1)甲圖所示為________聚落,乙圖所示為________聚落。
(2)據(jù)丙圖中信息分析,影響A、B、C三地聚落選址的共同因素是________。
(3)A、B、C三地聚落的形態(tài)多為________(團塊或條帶)狀。
(4)圖中A處附近河流是由________流向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人教七年級地理上冊第四章居民與聚落基礎測試卷 題型:選擇題
讀“世界人口數(shù)據(jù)”圖,完成下面小題。
1.2016年世界人口超過( )
A. 約為60億 B. 小于65億
C. 超過70億 D. 接近90億
2.巴西和中國所在大洲的新生人口增長率分別為( )
A. 3%,57% B. 5%,26% C. 1%,57% D. 9%,57%
3.圖中反映出世界人口增長的特點是( )
A. 世界人口增長的速度越來越慢 B. 大洋洲的人口出生率最低
C. 亞洲和北美洲人口增長速度快 D. 各大洲人口增長速度基本一致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晉教版七年級上冊地理 第五章 居民-地球村的主人 單元練習 題型:選擇題
讀漫畫《過年回家》,完成下列各題。
1.該漫畫寓意我國目前存在的人口問題是( )
A. 人口基數(shù)大 B. 增長速度快 C. 老齡化現(xiàn)象嚴重 D. 人口與糧食矛盾突出
2.漫畫所反映的問題可能產生的后果是( )
①勞動力短缺
②國防兵源不足
③資源短缺
④增加社會負擔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②④ D. ①③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晉教版七年級上冊地理 第五章 居民-地球村的主人 單元練習 題型:選擇題
歐洲的主要人種是( )
A. 黑色人種 B. 白色人種 C. 黃色人種 D. 混血人種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人教版八年級地理上冊期末綜合測試能力提升卷 題型:解答題
讀中國四大地理區(qū)域圖,完成下列各題。
(1)寫出圖中四大地理區(qū)域的名稱:A_______,B_______C_______,D______。
(2)圖中B地區(qū)與C地區(qū)之間的分界線:①_______(河流)和②______(山脈)其中山脈②為我國重要的地理分界線,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______。
A、我國1月均溫0℃等溫線通過的地方
B、我國400mm年等降水量線大致經過的地方
C、我國亞熱帶和暖溫帶的分界線
D、山脈以南的居民主食是米飯
(3)圖中③是我國第二長河___________,在④_________(省份簡稱)注入海洋。
(4)圖中所示的鐵路線⑤是___________線,沿此鐵路線從北往南旅行,沿途能見到的景觀變化是(______)
A、一望無際的平原→雪山連綿,冰川廣布
B、深秋時節(jié),沿途樹木變化:樹葉常綠→樹葉枯黃→樹葉全部脫落
C、陽春三月,沿途見到車站中人群的服裝在變厚,傳統(tǒng)建筑的屋頂坡度逐漸變小
D、六月,旱地麥浪如金,蘋果、梨子初上枝頭→河湖眾多,魚池、荷塘、稻田隨處可見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晉教版七年級上冊地理 第二章 地圖-傳輸?shù)乩硇畔⒌墓ぞ?單元練習 題型:填空題
在等高線地形圖上,坡陡的地方,等高線________;坡緩的地方,等高線________。地圖的三要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lián)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qū)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qū)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