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地震發(fā)生時,正確的避震方法是( )
A. 立即跳樓 B. 立即躲到堅固的家具底下,待主震過后,再有秩序撤離
C. 應立即收拾東西離開 D. 打電話告訴家人發(fā)生地震,然后逃跑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2013年4月20日8時02分,四川省雅安市蘆山縣發(fā)生7.0級地震。據此完成下列問題。
【1】四川省的行政中心是( )
A.重慶 B.成都 C.雅安 D.昆明
【2】地震發(fā)生后,中國國家地震災害緊急救援隊于4月21日凌晨1時從北京出發(fā)奔赴雅安災區(qū)。救援隊應選取的最佳交通運輸方式是( )
A.鐵路 B.高速公路 C.航空 D.水運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請根據所學的“板塊運動”的知識回答下列問題。
【1】板塊構造學認為,由巖石組成的地球表層并不是整體一塊,而是由板塊拼合而成,全球大致劃分為
A.三大板塊
B.四大板塊
C.六大板塊
D.七大板塊
【2】下列關于板塊構造說理論的觀點正確的是
A.板塊交界處是人類適宜居住的地方
B.板塊是不斷運動的
C相鄰的板塊往往向同一方向漂移
D.板塊內部比較活躍,多火山、地震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當自然災害來臨時,個人采取適當?shù)姆椒,可以有效避災。下列說法中,不正確的是( )
A.當?shù)卣鸢l(fā)生時,乘電梯迅速離開
B.臺風來臨,漁船進港避風
C.當發(fā)生泥石流時,應向垂直于泥石流流動方向的山坡上跑
D.寒潮入侵,氣溫驟降,及時增添衣服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同學們在學習“中國行政區(qū)劃”時,我們很多老師教大家用順口溜的方法去記憶中國行政區(qū)名稱,效果很好。其中有一句順口溜是“兩湖兩廣兩河山”。據此完成下列問題。
【1】順口溜中的“湖”是兩個省級行政區(qū)的分界線,那此湖指( )
A.洞庭湖 B.鄱陽湖
C.青海湖 D.太湖
【2】順口溜中的“河”是兩個省級行政區(qū)的分界線,那此河指( )
A.淮河 B.黃河
C.京杭大運河 D.塔里木河
【3】順口溜中的“山”是兩個省級行政區(qū)的分界線,那此山指( )
A.天山 B.喜馬拉雅山
C.長白山 D.太行山
【4】有關對順口溜中“湖、河、山”的敘述,正確的是( )
A.湖是我國最大的淡水湖
B.河是我國最重要的地理分界線
C.山是我國地勢二、三級階梯的分界線之一
D.上述所指的湖河山都位于我國季風區(qū)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山東泰安2016年中考)科學家通過測量發(fā)現(xiàn),北京與華盛頓的距離每年以0.5~1.2厘米的速度互相靠近,有人推算出大約2億年后,中美兩國就會變成陸上鄰國.這種現(xiàn)象的產生是()
A.地球自轉運動的結果B.地震和火山活動的結果
C.板塊相互運動的結果D.海浪和風力作用的結果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湖南衡陽2016年中考)近年來,由于大量農民進城務工,我國有些農村出現(xiàn)了“有房無人住,有地無人種”的空心化現(xiàn)象。據此完成下列問題。
【1】這種空心化現(xiàn)象形成的主要原因是
A. 城市自然環(huán)境好 B. 城鄉(xiāng)收入差距大
C. 農村人均居住面積小 D. 農村人口自然增長率低
【2】“有房無人住,有地無人種”可能會帶來
A. 土地資源浪費 B. 農業(yè)發(fā)展水平提高
C. 城鄉(xiāng)協(xié)調發(fā)展 D. 農村老齡化程度降低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南小河溝位于甘肅省慶陽市,地處黃土高原,流域面積36平方千米,流域內有溝谷183條。水土流失面積曾經占到整個流域面積的80%以上,旱澇災害和沙塵暴頻繁發(fā)生。幾十年來,當?shù)厝嗣窠涍^精心治理,如今的南小河溝,草木蔥蘢、瓜果飄香、環(huán)境優(yōu)美,被評為國家級小流域綜合治理的示范區(qū)。據此回答下列問題。
【1】黃土高原溝谷眾多,水土流失嚴重的主要原因可能有()
①石灰?guī)r廣布,地表起伏大②亂墾濫伐、過度放牧、陡坡耕種
③土質疏松,降水集中④地形平坦開闊
A.①②
B.①④
C.③④
D.②③
【2】下列做法中,有利于治理黃土高原水土流失的是()
A.毀林開荒
B.取土燒磚
C.植樹種草
D.增加人口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lián)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qū)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qū)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