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圖,回答下列小題:
1.圖中A板塊的名稱是( )
A. 歐亞板塊 B. 印度洋板塊
C. 太平洋板塊 D. 非洲板塊
2.按照板塊構造學說的觀點,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 紅海會縮小 B. 地中海會縮小
C. ①山脈會消失 D. ②山脈會消失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內蒙古根河市2018-2019學年七年級地理10月月考試卷 題型:解答題
讀圖,完成下列問題。
(1)圖中A點的位置(經緯度):____; 圖中B點的位置(經緯度): ________。
(2)A點在東西半球的______半球,在南北半球的______半球。
(3)B點在_____(溫度帶),陽光______(直、斜 )射,全年氣溫______。
(4)A點在B點的 ______ 方向。
(5)A點和B點中,位于南北半球分界線上的是 ______ (填字母)。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商務星球版七年級上冊地理 第三章 海洋與陸地 單元練習 題型:填空題
一般來說板塊內部地殼比較_______;板塊與板塊_________的地帶,地殼比較活躍。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商務星球版七年級上冊地理 第三章 海洋與陸地 單元練習 題型:選擇題
臺灣海峽的海底有遠古時代森林遺跡,原因是( 。
A. 地上樹木被水沖到海底 B. 海底森林死亡
C. 砍伐的樹木被丟到海中 D. 地殼下陷,海水淹沒遠古時代森林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商務星球版七年級上冊地理 第一章 地球 單元練習 題型:解答題
某活動小組為了探討“地球運動對人類活動的影響”,在學校操場上豎起一根1.5米長的木樁,觀察并記錄夏至日和冬至日正午木樁影子長短的變化。據此回答問題。
(1)地球公轉的方向是________。
(2)讀左圖,當地球運動到乙的位置時,北半球的季節(jié)是________。當地球從甲到乙的過程中,北半球的白晝長短變化情況是________。
(3)讀右圖,A、B兩圖分別為同一地點夏至和冬至的正午太陽照射示意圖,其中表示夏至日的是________圖。當影子如圖A所示時,則地球運動在左圖甲、乙、丙、丁的________位置。
(4)讀右圖,請判斷該活動小組的觀測點在五帶中的________帶。
(5)地球繞日公轉時,________與公轉軌道面成66.5℃的固定傾角,使得一年內太陽光線的直射點有規(guī)律地在________之間移動。
(6)2017年1月10日,地球運動到左圖中的________和________之間,樂亭縣的晝夜長短情況是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商務星球版七年級上冊地理 第一章 地球 單元練習 題型:選擇題
下列一些自然現(xiàn)象,由地球自轉造成的是
A. 晝夜長短的變化 B. 四季變化現(xiàn)象 C. 晝夜現(xiàn)象 D. 晝夜交替現(xiàn)象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lián)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qū)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qū)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