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馬拉雅山的形成主要原因是由于板塊與板塊之間的( )

A. 張裂 B. 分裂 C. 碰撞 D. 分離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guān)習題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福建省南安市2018-2019學年七年級上學期期末測試地理試卷 題型:解答題

讀六大板塊示意圖,回答下列問題。

(1)六大板塊中,基本為大洋板塊的是:________,非洲板塊包括________大陸及________洋和________洋的一部分。

(2)太平洋板塊與哪些板塊相接:________________。

(3)世界主要的火山、地震分布在板塊的哪里?為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

(4)喜馬拉雅山是_______板塊和_________板塊碰撞擠壓形成的。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人教版七年級地理下 第六章測試卷 題型:選擇題

造成亞洲東部和南部水旱災害頻發(fā)的主要原因是( 。

A. 地形復雜多樣 B. 水利設施落后

C. 經(jīng)常有臺風過境 D. 降水時間分配很不穩(wěn)定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安徽省2018-2019學年七年級上學期第三次教學質(zhì)量檢測地理卷 題型:解答題

讀漫畫“地球在呻吟”,完成下列問題。

(1)這幅漫畫揭示的是___ 帶來的問題。

(2)這些問題具體表現(xiàn)在__、___、___、___、_____等方面。

(3)漫畫所反映的問題,主要存在于___ 洲、___ 洲及拉丁美洲。

(4)目前無常住人口的大洲是___。

(5)人口不能無節(jié)制的增長.人口的增長應與___相協(xié)調(diào),與__相適應.與社會經(jīng)濟發(fā)展相適應。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安徽省2018-2019學年七年級上學期第三次教學質(zhì)量檢測地理卷 題型:選擇題

下列生產(chǎn)活動中與海洋無關(guān)的是( )

A. 航運 B. 曬鹽 C. 捕魚 D. 耕種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安徽省2018-2019學年七年級上學期第三次教學質(zhì)量檢測地理卷 題型:選擇題

被人們稱為“巨河之洲”的大洲是(  )

A. 亞洲 B. 非洲 C. 南美洲 D. 北美洲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商務星球版七年級下冊地理 第八章 不同發(fā)展類型的國家 單元練習 題型:選擇題

孟加拉國黃麻紡織協(xié)會統(tǒng)計,孟加拉黃麻產(chǎn)品出口總額達136.3億達卡,總出口量達17.7萬噸,創(chuàng)下近5年來新高.南亞地區(qū)種植黃麻面積最廣的地區(qū)是( )

A. 印度西部沿海地區(qū) B. 德干高原西部地區(qū) C. 恒河下游地區(qū) D. 印度西南部地區(qū)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湘教版七年級地理下第六章測試卷 題型:解答題

讀“非洲氣候類型”圖,完成下列問題。

(1)寫出圖中字母代表的氣候類型:A_____,D_____B_____,G_____。

(2)C點和B點氣候相同,但與同處低緯的A點不同,主要原因是_____。

(3)剛果盆地處于_____氣候區(qū)。

(4)非洲氣候類型的分布規(guī)律是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安徽省2018-2019學年度12月人教七年級地理質(zhì)量檢測卷 題型:選擇題

1519﹣1522年,葡萄牙航海家麥哲倫率領的船隊,首次實現(xiàn)了人類環(huán)繞地球一周的航行,證實了地球形狀是( )

A. “天圓如張蓋,地方如棋局” B. 球體

C. 天像一頂半圓的斗笠,大地像一只倒扣的盤子 D. 倒扣著的一口巨大的鍋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