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某地等高線地形圖,回答問題。
(1)A點的海拔高度是___________米。
(2)B處的地形部位是____________。
(3)圖中所畫的①、②、③三處河流中,有一處錯誤,應該是________(填數(shù)碼)。
(4)圖中甲、乙是兩處村落,甲村落位于乙村落的______方向;若甲、乙兩村落圖上相距5厘米,那么,兩村落的實地距離是____千米。
(5)甲、乙兩村落中,將來更有可能演變成為城市聚落的是______,判斷理由是___。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人教版八年級地理上冊期末綜合測試能力提升卷 題型:選擇題
南水北調(diào)中線一期工程2014年12月12日正式通水。南水北調(diào)就是把長江水系豐富的水資源通過引水工程調(diào)到缺水嚴重的西北、華北地區(qū)。讀南水北調(diào)示意圖,完成下列各題。
1.南水北調(diào)工程主要是調(diào)節(jié)水資源的( )
A. 季節(jié)分配 B. 人均分配
C. 空間分布 D. 時間變化
2.南水北調(diào)中線方案由南向北經(jīng)過的省區(qū)是( )
A. 川、陜、冀、京 B. 鄂、陜、冀、京
C. 鄂、豫、冀、京 D. 渝、鄂、冀、京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人教七年級地理上冊第四章居民與聚落能力提升卷 題型:解答題
讀世界人口分布圖,完成下列要求
(1)寫出圖中代碼所表示的世界人口最稠密的地區(qū)名稱:①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③__________________④_________________
(2)①②兩地區(qū)之所以人口稠密是因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③④兩地區(qū)人口之所以稠密是因為自然條件優(yōu)越,農(nóng)業(yè)發(fā)展較早。
(3)圖中人口稀少的原因是①高山荒漠地區(qū)②氣候寒冷③環(huán)境濕熱④氣候干燥D地區(qū)人口稀少的原因是________,B地區(qū)人口稀少的原因是_________(填數(shù)字)
(4)人口稠密地區(qū)主要位于________(南或北)半球。
(5)圖中人口稠密地區(qū)也是人類的集中居住地,一般可將聚落分為_______聚落和________聚落兩大類。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人教七年級地理上冊第四章居民與聚落能力提升卷 題型:選擇題
讀 “不堪重負的地球” 圖,完成問題。
不堪重負的地球
1.該漫畫反映了當前世界上存在著嚴重的
A. 環(huán)境問題 B. 人口問題 C. 資源問題 D. 水污染問題
2.(小題2)漫畫所反映的問題可能產(chǎn)生的后果是
A. 勞動力普遍短缺 B. 資源短缺
C. 各國國防兵員不足 D. 全球人口老齡化嚴重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晉教版七年級上冊地理 第二章 地圖-傳輸?shù)乩硇畔⒌墓ぞ?單元練習 題型:選擇題
下列不屬于地圖基本要素的是( )
A. 比例尺 B. 方向 C. 經(jīng)緯網(wǎng) D. 圖例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晉教版七年級上冊地理 第二章 地圖-傳輸?shù)乩硇畔⒌墓ぞ?單元練習 題型:選擇題
下列地圖的圖幅面積相同,比例尺最小的是( )
A. 中國地圖 B. 江蘇地圖
C. 世界地圖 D. 宿遷市地圖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人教七年級地理上冊第三章天氣與氣候能力提升卷 題型:選擇題
讀圖,完成下面小題。
1.在甲、乙、丙、丁四幅圖中,示意臺風天氣符號的是( )
A. 甲 B. 丙 C. 丙 D. 丁
2.上面四幅圖中,天氣符號所代表的天氣與圖中人們進行的活動相吻合的是( )
A. 甲 B. 丙 C. 丙 D. 丁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人教版八年級下冊地理 第六章 北方地區(qū) 單元過關(guān) 題型:選擇題
以“黑土地”著稱的平原是( )
A. 華北平原 B. 東北平原 C. 成都平原 D. 河套平原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lián)網(wǎng)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wǎng)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qū)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涉企侵權(quán)舉報專區(qū)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