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CTV1播放的電視連續(xù)劇《解放海南島》,多次提到一句臺詞:“部隊(駐扎在湛江)必須在春分前登島”。結合下圖,完成下面小題。

1.部隊渡海登島作戰(zhàn),渡過的海峽及該海峽所屬的溫度帶是( )

A.渤海海峽—熱帶 B.渤海海峽—北溫帶

C.瓊州海峽—熱帶 D.瓊州海峽—北溫帶

2.部隊必須在春分前渡海登島,從地理學的角度看,主要的依據(jù)是( )

A.吹西風有利渡海登島 B.吹東風有利渡海登島

C.吹夏季風有利渡海登島 D.吹冬季風有利渡海登島

3.部隊渡海登島最適宜的交通運輸方式是( )

A.鐵路運輸 B.公路運輸 C.管道運輸 D.海洋運輸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江蘇省興化市顧莊學區(qū)三校2016-2017學年八年級上學期期末地理試卷 題型:選擇題

讀遼中南簡圖,回答下列各題。

1.遼中南工業(yè)基地內(nèi)比較豐富的自然資源是 ( )

A.河流多,水力資源巨大 B.鉛、銅礦產(chǎn)豐富

C.煤、鐵、石油資源豐富 D.天然港灣多,海鹽產(chǎn)量大

2.經(jīng)過遼中南工業(yè)基地的鐵路有 ( )

①京廣線 ②京滬線 ③京哈線 ④濱州線⑤哈大線 ⑥濱綏線

A.① ③ ④ B.② ④ ⑥ C.③ ⑤ ⑥ D.③ ⑤

3.上海是我國最大的工業(yè)城市,下列不屬于上海發(fā)展鋼鐵工業(yè)的有利條件的是( )

A.交通便利 B.市場廣闊 C.技術力量雄厚 D.鐵礦資源豐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江蘇省宿遷市沐陽縣2016-2017學年七年級上學期期末地理試卷 題型:選擇題

地球儀上最大的緯線圈是:

A.赤道

B.北極圈

C.南極圈

D.回歸線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江蘇省宿遷市沐陽縣2016-2017學年七年級上學期期末地理試卷 題型:選擇題

下列關于世界之最,正確的是( 。

A.最深的海溝是馬里亞納海溝 B.最大的高原是青藏高原

C.世界最大的平原是西歐平原 D.世界最大的盆地四川盆地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河北省保定市高陽縣2016-2017學年八年級上學期期末地理試卷 題型:選擇題

讀長江、黃河圖,回答下面小題。

1.關于長江、黃河的敘述正確的是( )

A.長江發(fā)源于青藏高原上的唐古拉山脈。

B.黃河上中下游的劃分城市是湖口和桃花峪。

C.“人在水下走,船在天上行”描述的是黃河上游的情景。

D.長江被稱作“黃金水道”的主要原因是水能資源豐富。

2.甲地最突出的生態(tài)環(huán)境問題是( )

A.土地荒漠化 B.洪澇災害 C.土地鹽堿化 D.水土流失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湖北省襄陽市棗陽市2016-2017學年七年級上學期期末地理試卷 題型:選擇題

下列實例中,能證明地球表面發(fā)生過海陸變遷的是( )

A.流水堆積成的三角洲 B.風力侵蝕成的蘑菇石

C.經(jīng)常發(fā)生地震現(xiàn)象 D.在喜馬拉雅山中發(fā)現(xiàn)了海洋生物化石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甘肅省平?jīng)鍪嗅轻紖^(qū)2016-2017學年八年級上學期期末地理試卷 題型:選擇題

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以來,許多省市陸續(xù)實施“單獨二孩”政策。實施“單獨二孩”的主要目的是

①可以迅速提高人口素質(zhì) ②可以解決人口增長過快的問題

③有利于緩解勞動力短缺的矛盾 ④有利于緩解人口老齡化帶來的問題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③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北京市東城區(qū)2019-2020學年七年級上學期期末地理試卷 題型:選擇題

2019年是我國建國70周年,10月1日在天安門舉行了隆重的慶典儀式,全國矚目。其中,最令人肅然起敬的是致敬方陣,由21輛禮賓車組成,車上坐的是老一輩黨和國家領導人親屬代表及為新中國成立、建設、發(fā)展做出巨大貢獻的杰出人士。其中有8位被授予“共和國勛章”,這是我國最高的榮譽,全國人民為他們感到自豪。圖甲是他們家鄉(xiāng)所在的位置,表乙是這些杰出專家的姓名和家鄉(xiāng)。

據(jù)此回答下列小題。

1.張富清的家鄉(xiāng)陜西省洋縣位于圖甲中的

A.A處 B.B處 C.C處 D.D處

2.屠呦呦和孫家棟的家鄉(xiāng)所在省級行政區(qū)域位置描述正確的是

A.經(jīng)度位置相似 B.屠呦呦家鄉(xiāng)所在的省級行政區(qū)域臨黃海

C.緯度位置相似 D.孫家棟家鄉(xiāng)所在的省級行政區(qū)域臨東海

3.申紀蘭家鄉(xiāng)所在省級行政區(qū)的簡稱是

A.魯 B.晉 C.遼 D.新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