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日本加大海外投資,不斷地把工廠遷移到國外。據此回答下列問題。
1.對遷入國來說,其好處是( )
①解決資金短缺問題 ②引進先進的生產技術 ③降低運輸成本,提高經濟效益 ④提供豐富的資源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③ D. ②④
2.在日本的外遷企業(yè)中,大多是( )
①耗用大量資源的企業(yè) ②需用大量勞動力的企業(yè) ③高新技術企業(yè) ④污染較重的企業(yè)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
3.下列國家中,對日本投資建廠最具有吸引力的是( )
A. 英國 B. 澳大利亞 C. 中國 D. 美國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人教七上第二章 《陸地和海洋》單元練習題 題型:選擇題
下列關于海陸分布特點的描述,正確的是
A. 世界海陸分布均勻 B. 三分海洋,七分陸地
C. 陸地主要集中在北半球 D. 北極周圍是一塊陸地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湖南省2018-2019學年八年級下學期開學考試地理試卷 題型:解答題
讀材料和地圖,回答問題。
材料一:2018年1月13日15點10分,長征二號運載火箭在我國酒泉衛(wèi)星發(fā)射中心發(fā)射升空,成功將陸地勘查衛(wèi)星三號送入預定軌道。
材料二:衛(wèi)星發(fā)射過程要處于黑夜,最佳時間點是在19點至22點之間,以便于觀測。如果是白天,則天空太明亮。再就是讓衛(wèi)星進入軌道后能盡快趕上日出,便于衛(wèi)星上獲得太陽能。
(1)讀材料,衛(wèi)星進入軌道后,其運行所使用的能源主要是_______能。
(2)載人飛船返回艙選擇在地面坦蕩,地廣人稀的高原降落。下列符合該條件的是(____)
A.黃土高原 B.青藏高原 C.云貴高原 D.內蒙古高原
(3)地圖中所示的地理區(qū)域發(fā)展工業(yè)的有利資源條件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為了支持西部建設,中國修建了蘭新、成昆、北疆、青藏等聯系邊緣地區(qū)的鐵路,讀圖,上述鐵路中屬于“第二亞歐大陸橋”的是西北地區(qū)的_______線和北疆線。
(5)圖示地區(qū)有中國著名的能源輸送工程“西氣東輸”工程,下列有關“西氣東輸”工程的說法,正確的是(____)
A.緩解了新疆能源緊張問題 B.可把上海的資源優(yōu)勢轉變?yōu)榻洕鷥?yōu)勢
C.帶動了新疆地區(qū)相關產業(yè)的發(fā)展 D.加劇了上海的大氣污染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湖南省2018-2019學年八年級下學期開學考試地理試卷 題型:選擇題
去年夏季,某山區(qū)天降暴雨,把在山間河谷中游玩的9名游客全部沖走.“為了避免同類事件的發(fā)生,以下說法最不可取的是( 。
A. 突發(fā)山洪時,迅速跑向兩側的山坡 B. 突發(fā)山洪時,迅速跑到周圍的高地上
C. 突發(fā)山洪時,迅速順河道向下游跑 D. 來游玩時,提前收聽當天天氣預報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人教七年級地理下冊第七章《我們鄰近的地區(qū)和國家》第一節(jié)《日本》同步練習 題型:解答題
讀日本相關圖文資料,回答下列問題。
(1)日本是東亞島國,領土中面積最大的島嶼是 ,主要的地形類型是 。
(2)日本海沿岸年平均降雪量在400毫米以上,在日本被稱為“特別豪雪地帶”。試分析日本海沿岸冬季降雪“特別豪”的原因。
(3)將日本工業(yè)分布特點的主要原因填寫完整。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人教七年級地理下冊第七章《我們鄰近的地區(qū)和國家》第一節(jié)《日本》同步練習 題型:選擇題
讀日本工業(yè)分布圖,回答以下兩題。
1.日本的現代工業(yè),主要分布在( )
A. 北海道 B. 日本海沿岸地區(qū)
C. 九州島南部 D. 太平洋沿岸和瀨戶內海沿岸
2.日本工業(yè)主要分布于該區(qū)域的主要原因是( )
①城市和人口集中,是國內最大的消費地
②環(huán)境污染較輕
③港口條件優(yōu)越,巨型船舶可以?
④原料、燃料主要依靠進口,產品主要出口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②④ D. ①③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人教七年級地理下冊第七章《我們鄰近的地區(qū)和國家》第一節(jié)《日本》同步練習 題型:選擇題
日本是東亞地區(qū)一個多山的島國,也是一個火山地震活動頻繁的國家,讀日本圖,回答以下小題。
1.圖中序號代表的地理事物名稱,正確的是
A. ①——本州島 B. ②——日本海
C. ③——朝鮮 D. ④——中國
2.關于日本自然地理特征的敘述,正確的是
A. 位于北海道的關東平原是其最大的平原
B. 處于兩大板塊交界處,多火山、地震
C. 氣候四季分明,很少受到臺風侵襲
D. 富士山海拔3776米,山頂白雪皚皚,終年不融化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2019年中考地理復習三江源地區(qū)專題訓練 題型:選擇題
三江源自然保護區(qū)是世界海拔最高的濕地和生物多樣性最為集中的地區(qū),被科學家譽為“生態(tài)處女地”。近年來,三江源地區(qū)過度放牧、淘金、采藥、偷獵野生動物等現象屢禁不止。關于三江源生態(tài)環(huán)境遭破壞產生的后果,正確敘述是( )
A. 長江、黃河、瀾滄江三條大江的徑流增加,而地下水相應減少
B. 地表蒸發(fā)更加旺盛,長江、黃河、瀾滄江三條大江長度也會變長
C. 由于這里野生動植物資源稀少,破壞后較容易再生原貌
D. 植被退化、減少,既會造成荒漠化擴大,又會導致水土流失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qū)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qū)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