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如圖是我國海南島示意圖(圖中虛線表示年降水量線、實線表示河流),讀圖完成下面小題。
【1】據(jù)圖判斷海南島位于( )
①東半球 ②西半球 ③北半球 ④南半球
A.②③B.①④C.②④D.①③
【2】據(jù)圖推知,海南島位于五帶中的( 。
A.北溫帶B.南溫帶C.北寒帶D.熱帶
【3】據(jù)圖推測海南島的地形特點是( 。
A.中部高四周低B.四周高中間低
C.東高西低D.北高南低
【4】陽光充足、雨水少的地區(qū)適合曬海鹽,圖中ABCD四處,盛產(chǎn)海鹽的是( 。
A.AB.BC.CD.D
【答案】
【1】D
【2】D
【3】A
【4】C
【解析】
【1】海南島是我國第二大島,讀圖可知,海南島位于東半球、北半球。故選:D。
【2】我國領(lǐng)土南北跨緯度很廣,大部分位于中緯度地區(qū),屬北溫帶,南部少數(shù)地區(qū)位于北回歸線以南的熱帶,沒有寒帶。圖中海南島最北部的緯度在20°N左右,因此,海南島位于熱帶。故選:D。
【3】海南島是我國第二大島,陸地面積33 825平方千米。如圖,四周為低平的平原、臺地,面積約占全島的3/5,中南部為高高隆起的五指山、黎母嶺,南渡江、昌化江、萬泉河等較大的河流呈放射狀流入南海,可推斷海南省的地勢中部高、四周低。故選:A。
【4】夏季我國盛行來自太平洋的東南季風,東南季風給我國帶來豐沛降水,圖中C地位于背風坡上,降水少,日照充足,適合曬海鹽。故選:C。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亞洲地形的特點是()
A. 平均海拔最高的大洲 B. 地面起伏很大,中部地勢高,四周地勢較低
C. 以平原為主 D. 西部是山地,中部是平原,東部是高原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東北平原的主要農(nóng)作物是( )
A. 春小麥、棉花、大豆 B. 冬小麥、玉米、大豆
C. 冬小麥、棉花、花生 D. 春小麥、玉米、大豆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閱讀圖文資料,回答下列問題。
1831年12月27日,達爾文以博物學專家的身份,乘坐英國貝格爾號軍艦,開始了長達5年的環(huán)球科學考察。在環(huán)球航行過程中,達爾文一路都進行了認真的觀察和記錄,采集到許多珍貴的動物、植物和化石標本。如圖為貝格爾號航行路線示意圖。
(1)1831年,達爾文從①________洲的英國出發(fā),隨船橫渡②________洋,沿③________洲東海岸南下,隨后北上橫渡⑤________洋,再繞過⑥________洲的南部,進入⑧________洋,繞過⑨________洲南端的好望角,于1836年10月回到英國。
(2)據(jù)圖可知,④大洲與⑦大洲的分界線是________。
(3)在安第斯山脈考察時,達爾文發(fā)現(xiàn)了許多珊瑚和貝殼化石。說明這里曾經(jīng)是陸地,該現(xiàn)象可以作為(___)的證據(jù)。
A.氣候變化 B.海陸變遷 C.生物進化 D.人類活動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讀下圖“某地等高線地形圖”,完成下列各題。
【1】判斷圖中A區(qū)域的地形屬于
A. 平原 B. 山地 C. 丘陵 D. 高原
【2】上圖中乙-丁的河段流向大致為
A. 東北-西南 B. 西北-東南
C. 西-東 D. 東-西
【3】若圖區(qū)域位于我國的江南地區(qū),則圖中哪一地最有可能出現(xiàn)梯田
A. 甲 B. 乙 C. 丙 D. 丁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有關(guān)亞洲的敘述正確的是:
A. 河湖眾多,長江為世界第一長河 B. 地形復(fù)雜多樣,平均海拔低
C. 氣候復(fù)雜多樣,海洋性特征顯著 D. 亞洲是世界上面積最大的大洲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 下圖為四個區(qū)域的示意圖,據(jù)此完成下面小題。
【1】某國際旅游公司推介圖中數(shù)字所在地區(qū)的旅游資源,下面宣傳不正確的是( )
A.去①國可以觀賞考拉和鴨嘴獸
B.去②國可以游玩洛杉磯“硅谷”
C.去③國可以游北京八達嶺長城
D.去④國可以使用歐元付費購物
【2】對圖中①~④處地理事物的判斷,正確的是( )
A.①地位于背風坡,降水少
B.②是全美最高的山脈
C.③地的主要自然特征是干旱
D.④河流自南向北流,有凌汛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lián)網(wǎng)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wǎng)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qū)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涉企侵權(quán)舉報專區(qū)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