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關(guān)習(xí)題
 0  2964  2972  2978  2982  2988  2990  2994  3000  3002  3008  3014  3018  3020  3024  3030  3032  3038  3042  3044  3048  3050  3054  3056  3058  3059  3060  3062  3063  3064  3066  3068  3072  3074  3078  3080  3084  3090  3092  3098  3102  3104  3108  3114  3120  3122  3128  3132  3134  3140  3144  3150  3158  133493 

科目: 來源: 題型:單選題

黃色人種主要分布在


  1. A.
    撒哈拉以南的非洲
  2. B.
    亞洲的東部和東南部
  3. C.
    中東地區(qū)
  4. D.
    南美洲東南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解答題

如圖是我國行政區(qū)圖,據(jù)圖回答:
(1)省區(qū)名稱:①______  ②______   ③______
(2)省會城市:④______  ⑤______   ⑥______
(3)省區(qū)簡稱:⑦______  ⑧______  ⑨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單選題

素有“塞上米糧川”的是


  1. A.
    寧夏平原
  2. B.
    河套平原
  3. C.
    渭河平原
  4. D.
    松嫩平原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解答題

讀圖完成下列問題.
(1)圖上比例尺為1:______.
(2)甲山在乙山的______方向.
(3)假如甲、乙兩山頂?shù)膱D上距離是2厘米,則實地距離是______米.
(4)甲山頂對乙山頂?shù)南鄬Ω叨仁莀_____米.
(5)圖中山坡E和山坡F的坡度相比,坡度陡的是______.
(6)圖中各字母處代表的地形部位名稱分別是:A______;B.______;C.______;D.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單選題

蒙古包和四合院是我國哪兩個地區(qū)的特色民居


  1. A.
    南方地區(qū)和北方地區(qū)
  2. B.
    黃土高原和內(nèi)蒙古高源
  3. C.
    黃土高原和北京地區(qū)
  4. D.
    內(nèi)蒙古高原和北京地區(qū)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單選題

某考察團要到印度考察棉花的發(fā)展狀況要去


  1. A.
    孟買周圍地區(qū)
  2. B.
    加爾各答周圍地區(qū)
  3. C.
    新德里周圍地區(qū)
  4. D.
    班加羅爾周圍地區(qū)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單選題

有關(guān)秦嶺-淮河線說法,正確的有


  1. A.
    大致是400毫米等降水量線經(jīng)過的地方
  2. B.
    大致是暖溫帶和中溫帶的分界線經(jīng)過的地方
  3. C.
    大致是濕潤地區(qū)和半濕潤地區(qū)分界線經(jīng)過的地方
  4. D.
    大致是4℃等溫線經(jīng)過的地方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解答題

讀圖,按要求回答問題.
(1)臺灣島為我國第一大島,與大陸最近的省為______.
(2)島嶼、海域:
①______島
②______島
A.______海
B.______洋
C.______海
D.______海峽
(3)臺灣島西部地區(qū)的地形以______為主,盛產(chǎn)稻谷和甘蔗,所以臺灣有“______”和“______”之稱.
(4)臺灣山脈最高峰為______
(5)臺灣地處______板塊與______板塊的交界處,因而多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單選題

我國主要糧食作物是


  1. A.
    小麥和水稻
  2. B.
    小麥和玉米
  3. C.
    玉米和土豆
  4. D.
    玉米和高粱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單選題

隨著經(jīng)濟的發(fā)展,大量農(nóng)村人口涌入城市,解決農(nóng)村剩余勞動力的最好途徑是


  1. A.
    向國外移民
  2. B.
    計劃生育
  3. C.
    大力發(fā)展鄉(xiāng)鎮(zhèn)企業(yè)
  4. D.
    向城市移民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xí)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