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如圖,圖A是某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相關(guān)信息,圖B是其原子結(jié)構(gòu)示意圖.
(1)該元素的相對原子質(zhì)量是35.45.
(2)該原子得到電子后形成的離子符號是Cl-
(3)該元素與鈉元素形成的化合物的化學式NaCl.

分析 (1)元素周期表中每格提供的信息有原子序數(shù)(元素名稱左上方數(shù)字)、元素符號、元素名稱、相對原子質(zhì)量(元素名稱下方數(shù)字),進行解答;
(2)根據(jù)該原子最外層電子數(shù)來分析;
(3)根據(jù)元素的化合價以及化合物的化學式寫法來分析.

解答 解:(1)由氯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相關(guān)信息,可知氯元素的相對原子質(zhì)量是35.45,故答案為:35.45;
(2)氯原子最外層有7個電子,在化學反應(yīng)中易得到1個電子而形成帶一個單位負電荷的氯離子;故填:Cl-
(3)氯元素在化合物中常顯-1價,鈉元素顯+1,故二者組成的氯化鈉的化學式為NaCl.故填:NaCl.

點評 本題考查學生對元素概念的理解及根據(jù)元素周期表中每格提供的信息進行解題的能力.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guān)習題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17.某化學興趣小組的同學準備用氫氣燃燒法測定空氣中氧氣的體積分數(shù).氫氣可由鋅和硫酸反應(yīng)獲得,同時生成硫酸鋅.設(shè)計的實驗裝置如圖:某化學興趣小組的同學準備用氫氣燃燒法測定空氣中氧氣的體積分數(shù).氫氣可由鋅和硫酸反應(yīng)獲得,同時生成硫酸鋅.設(shè)計的實驗裝置如圖:
(1)寫出儀器名稱:A長頸漏斗,D燒杯.
(2)甲中發(fā)生反應(yīng)的化學方程式為:Zn+H2SO4=ZnSO4+H2↑.
(3)實驗前關(guān)閉開關(guān)C,打開開關(guān)B,在甲中加入鋅粒和稀硫酸發(fā)生反應(yīng)后用試管收集氫氣并檢驗其純度,若聽到尖銳的爆鳴聲說明氫氣不純.再次檢驗氫氣純凈后,點燃氫氣并迅速插入乙裝置中,直至火焰剛好熄滅時關(guān)閉開關(guān)B,冷卻至室溫后,下一步操作是打開開關(guān)C,在乙中觀察到的現(xiàn)象是水進入乙瓶中約$\frac{1}{5}$體積,即達到實驗?zāi)康模?br />(4)已知CO氣體能在空氣中燃燒生成CO2,若將如圖中的甲裝置撤去,用CO氣體代替氫氣進行上述實驗,實驗不能(“能”或“不能”)達到同樣的目的?若能,說明理由;若不能,應(yīng)如何改進?實驗前在乙瓶內(nèi)壁先附著一層濃NaOH溶液.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18.以下是實驗室常用的部分儀器.

(1)儀器C的名稱是長頸漏斗;
(2)某同學利用如圖儀器組裝制取并收集二氧化碳的裝置.
①制取該氣體的原理可用化學方程式表示為CaCO3+2HCl═CaCl2+H2O+CO2↑;
②檢驗CO2是否收集滿的操作是將燃著的木條放在集氣瓶口,木條熄滅,則說明已滿;
③用25g含碳酸鈣80%的石灰石與足量的稀鹽酸反應(yīng),可生成CO2的質(zhì)量為8.8g.
(3)若要制備CH4(在標準情況下,CH4密度比空氣小且難溶于水).
實驗室加熱固態(tài)乙酸鈉和氫氧化鈉制取并收集CH4,已經(jīng)補充了試管,則還需要從圖中選擇的儀器是BDEG(填儀器的序號).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15.比較Ag、Pd、Zn、Mn、Cu五種金屬的活動性順序:
(1)根據(jù)常見金屬的活動性順序表可知,Ag、Zn、Cu三種金屬的活動性由強至弱的順序為Zn>Cu>Ag;(填元素符號)
(2)通過試驗確定Pd、Mn的活動性:
步驟一:通過金屬與稀鹽酸作用初步判斷Pd、Mn的活動性
 實驗操作 實驗現(xiàn)象 實驗結(jié)論或化學方程式
 將Mn、Pd片分別放入稀鹽酸中Mn片的表面有氣泡產(chǎn)生,而Pd片表面無氣泡活動性:Mn>H>Pd
步驟二:通過金屬與鹽溶液作用比較Ag、Pd、Cu的活動性
  實驗操作  實驗現(xiàn)象  實驗結(jié)論或化學方程式
 將Cu片浸入氯化鈀(PdCl2)溶液中銅絲表面覆蓋一層銀白色固體 化學方程式:Cu+PdCl2=Pd+CuCl2
 將Ag片浸入 PdCl2溶液中無明顯現(xiàn)象  實驗結(jié)論:Pd比Ag活潑
 結(jié)論Pd、Cu、Ag金屬活動性由強至弱:Cu>Pd>Ag
(3)若要確切的得出五種金屬的活動性順序,還應(yīng)補充的一個實驗是錳放入硫酸鋅溶液中.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2.如圖是某化學反應(yīng)的微觀示意圖,其中不同的圓球代表不同的原子,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
A.該反應(yīng)屬于置換反應(yīng)B.該反應(yīng)涉及到四種原子
C.該反應(yīng)生成三種物質(zhì)D.參加反應(yīng)的兩種分子個數(shù)比為1:1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2.下列變化中,不屬于化學變化的是(  )
A.木柴燃燒B.鐵生銹C.汽油揮發(fā)D.食物腐爛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19.在下列空格里,用“元素、原子、分子或離子”填空:
(1)氧化銅是由氧、銅兩種元素組成的;
(2)保持氫氣化學性質(zhì)的最小粒子是氫分子;
(3)帶電的原子或原子團叫離子;
(4)化學變化中的最小粒子是原子.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6.以下各組實驗不能做成功的是( 。
A.將白瓷片放在蠟燭火焰的上方,得到炭黑
B.把玻璃管放到蠟燭火焰中,導出白煙
C.用洗衣粉除去水壺中的水垢
D.用活性炭、塑料瓶等物品制作簡易凈水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17.根據(jù)要求,寫出有關(guān)的化學方程式:
(1)有水生成的化合反應(yīng):2H2+O2$\frac{\underline{\;點燃\;}}{\;}$2H2O.
(2)實驗室用高錳酸鉀制取氧氣2KMnO4$\frac{\underline{\;\;△\;\;}}{\;}$K2MnO4+MnO2+O2↑.
(3)有黑色固體生成的化合反應(yīng)3Fe+2O2$\frac{\underline{\;點燃\;}}{\;}$Fe3O4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