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下列氣體能使帶火星木條復燃的是(  )
A.氧氣B.氮氣C.稀有氣體D.二氧化碳

分析 A、從氮氣不能支持燃燒去分析;
B、從二氧化碳不能支持燃燒去分析;
C、從氧氣能支持燃燒,能使帶火星的木條復燃去分析;
D、從氫氣能燃燒,但不能持燃燒去分析.

解答 解:A、氧氣能支持燃燒,能使帶火星的木條復燃,故正確;
B、氮氣不能支持燃燒,不能使帶火星的木條復燃,故錯誤;
C、稀有氣體不能支持燃燒,不能使帶火星的木條復燃,故錯誤;
D、二氧化碳不能支持燃燒,不能使帶火星的木條復燃,故錯誤.
故答案為:A.

點評 本題難度不大,主要考查了氧氣能支持燃燒這一性質,能使帶火星的木條復燃燒是檢驗氧氣的方法.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7.向50g氫氧化鈉溶液中逐漸滴加溶質質量分數(shù)為9.8%的稀硫酸,反應過程中不斷攪拌,并測得加入稀硫酸的質量與溶液的pH關系,數(shù)據(jù)記錄如下:
加入稀硫酸質量/g102030354050
pH1210m764
(1)表中pH欄中m的值為8;
(2)計算氫氧化鈉溶液中溶質的質量分數(shù).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8.下列變化屬于化學變化的是( 。
A.活性炭吸附毒氣B.石油的分餾C.干冰升華D.煤的氣化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5.CO2倒入放著蠟燭的大燒杯中,蠟燭熄滅,這事實不能說明( 。
A.二氧化碳不能燃燒B.二氧化碳不支持燃燒
C.二氧化碳溶于水生成碳酸D.它的密度比空氣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12.下列四種粒子的結構示意圖:

請用A、B、C、D填寫
(1)金屬陽離子的是C.
(2)非金屬原子的是AD.
(3)屬于同一種元素的是AB.
(4)核外電子數(shù)相同的是BC.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2.某興趣小組同學將制得的CO2分別通入澄清石灰水和氫氧化鈉溶液中,他們觀察到前者變渾濁,后者無明顯現(xiàn)象.那么CO2和NaOH是否發(fā)生了化學反應?
(1)小明設計了甲、乙兩個實驗來驗證CO2與NaOH發(fā)生了化學反應,如圖所示.實驗現(xiàn)象為:甲--軟塑料瓶變癟,乙--“瓶吞雞蛋”.
(2)小虎同學認為上述實驗是可行的.其共同原理是二氧化碳和氫氧化鈉反應壓強減小,所以瓶子變癟,雞蛋被吞進瓶內.小雯同學提出質疑,她認為上述實驗還不足以說明CO2和NaOH發(fā)生了反應.其理由是二氧化碳能夠溶于水,小明同學針對小雯的質疑又用甲裝置補充了一個對比實驗,這個實驗是把氫氧化鈉溶液換成等體積的水,觀察現(xiàn)象,發(fā)現(xiàn)塑料瓶變癟的程度明顯減小,從而證明了CO2和NaOH的確發(fā)生了反應.
(3)老師向甲實驗后變癟塑料瓶的溶液中加入稀鹽酸,觀察到有氣體產(chǎn)生現(xiàn)象,從而也證明CO2與NaOH已經(jīng)發(fā)生了反應,其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Na2CO3+2HCl═2NaCl+H2O+CO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9.請根據(jù)題目要求回答下列問題.
(1)某課外小組,利用如圖提供的部分裝置,制取氣體.
如圖儀器a的名稱為試管,
(2)實驗室里常用大理石(或石灰石)和稀鹽酸制取二氧化碳,制CO2的反應原理CaCO3+2HCl=CaCl2+H2O+CO2↑:(用化學方程式表示).
(3)制取和收集二氧化碳可選用裝置為(填序號,下同)AC,該套裝置還可制取和收集氧氣;若用高錳酸鉀制取和收集氧氣,則選擇的裝置為EC(或ED),該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2KMnO4$\frac{\underline{\;\;△\;\;}}{\;}$K2MnO4+MnO2+O2↑.
(4)實驗室用鋅粒和稀硫酸制取和收集氫氣,該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Zn+H2SO4═ZnSO4+H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6.下列圖象能正確反映其對應操作中各量變化關系的是( 。
A.
紅磷燃燒
B.
加熱一定量的高錳酸鉀固體
C.
在少量二氧化錳中加入雙氧水
D.
加熱一定量的氯酸鉀和二氧化錳的混合物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7.在一個密閉容器內有甲、乙、丙、丁四種物質,在一定條件下充分反應,測得反應前后各物質質量如表,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物 質
反應前質量92221
反應后質量X2621
A.X的值是5B.該反應是分解反應
C.乙物質一定是催化劑D.甲和丙是單質,丁是化合物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