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A.稀有氣體在通常條件下幾乎不與任何物質發(fā)生反應,化學性質比較穩(wěn)定

B.鐵制品銹蝕主要是鐵與空氣中氧氣、水蒸氣發(fā)生化學反應的結果

C.溶液具有均一性和穩(wěn)定性,是因為溶液中的各種粒子都靜止不動

D.元素周期表是學習和研究化學、探索未知世界的重要工具

【答案】C

【解析】A、稀有氣體在通常條件下幾乎不與任何物質發(fā)生反應,化學性質比較穩(wěn)定,故A正確;

B、鐵制品銹蝕主要是鐵與空氣中氧氣、水蒸氣發(fā)生化學反應的結果,故B正確;

C、根據(jù)微觀粒子的性質可知,溶液中的各種粒子都不停的運動,故C錯誤;

D、通過學習可知,元素周期表是學習和研究化學、探索未知世界的重要工具,故D正確.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圖是實驗室常用的化學儀器,請據(jù)圖回答相關問題:

(1)寫出標號儀器的名稱:A.__________; E.__________

(2)用上圖所示的各種常用化學儀器的標號填空:

①少量溶液相互反應時,需要用_________________。

②吸取和滴加少量液體時用____________________

③收集和貯存少量氣體時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量取一定體積的液體藥品時用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我國化學家侯德榜創(chuàng)立了著名的“侯氏制堿法”(流程簡圖如圖),反應原理為NH3+H2O+CO2+NaCl=NH4Cl+NaHCO3(析出),促進了世界制堿技術的發(fā)展。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 沉淀池中的反應物共含有4種元素

B. 通入氨氣的作用是使溶液呈堿性,促進二氧化碳的吸收,更多地析出沉淀

C. 圖中X可能是氨氣

D. 過濾得到的“母液”中一定只含有兩種溶質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某固體物質可能含有Na2SO4、Na2CO3、CaCl2、CuSO4丶KCl和KOH中的種或幾種。為探究其組成,流程和現(xiàn)象記錄如下:

【資料】CaCl2、BaCl2、KCl三種溶液均呈中性

(1)依據(jù)步驟①的實驗現(xiàn)象得出該固體物質中一定______(選填“有”或“沒有")CuSO4,由無色溶液B的pH=7,可得出該固體物質中一定不含______ (填化學式,下同)。

(2)步驟②中發(fā)生的化學方程式為______ (寫出一個即可)。

(3)依據(jù)步驟②③的現(xiàn)象可得出因體物質中一定含有______,由此還可以推斷出該固體物質中CaC2______ (選填“一定有”、“一定沒有"、“可能有”)。

(4)取圖中無色溶液B,依次滴加AgNO3和稀HNO3,______(選填“能”或“不能”)檢驗原固體中是否含有KC1,理由是___。

(5)在整個實驗過程中加入溶液的質量與產(chǎn)生沉淀質量關系如圖所示。則b點時沉淀的化學式為______在步驟③過程中,生成氣體的質量為0.44g,則m點的數(shù)值是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鐵是生活中最常見的金屬。

(1)下圖為常用的不粘鍋,它利用了鐵的______(導電導熱”),它的手柄應選擇______(熱塑熱固”)性塑料制作。

(2)工業(yè)上常用鐵礦石來煉鐵。為了測定某赤鐵礦(主要成分為Fe2O3)中氧化鐵的質量分數(shù),化學興趣小組的同學進行了如下實驗(假設該赤鐵礦中的雜質不含鐵元素,也不與CO反應)


稱取該赤鐵礦粉末10.0g裝入硬質玻璃管中,按如圖裝置進行實驗。開始時緩緩通入CO氣體,過一段時間后再加熱至高溫使其充分反應,待反應完全后,停止加熱,仍繼續(xù)通CO氣體直至玻璃管冷卻。反應前后稱量相關物質的總質量(裝置內(nèi)空氣中的水燕氣CO2忽略不計),所測的數(shù)據(jù)如下表:

【交流討論】

①裝置A中先通CO的目的是______,A裝置中發(fā)生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______。從環(huán)保的角度分析,該裝置的缺陷是______。

②根據(jù)上述表格中的實驗數(shù)據(jù)計算:該鐵礦石中氧化鐵的質量分數(shù)為__

【反思評價】本實驗最后停止加熱前______ (選填需要不閣要”)先斷開裝置中AB的連接處,理由是___。

【拓展廷伸】有同學提出上述實驗中的COH2代替,并將上面右圖中B裝置中NaOH換成濃硫酸,來測定氧化鐵的含量,你認為是否可行?______ (選填可行不可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實驗室獲取氮氣有很多種途徑,常見的有3種方法。

方法一:將氨氣(NH3)通過赤熱的裝有氧化銅的玻璃管,生成銅、氮氣和水蒸氣,除去水蒸氣后測得氮氣的密度為1.2508g/L。

方法二:將空氣通過灼熱的銅,得到較純凈的氮氣和氧化銅粉末,測得該氣體的密度為1.2572g/L。 進行實驗時可選擇的實驗儀器如下圖所示(省略夾持裝置與加熱裝置)。

為保證所得氮氣盡可能純凈,除了使用銅外,還可以向裝置__________________(選填裝置編號)中加入__________________(填名稱)以除去其它雜質氣體。

方法三:將亞硝酸鈉(NaNO2)和氯化銨的飽和溶液加熱,氮元素全部轉化為氮氣。下圖是實驗室用這種方法制N2,并測定生成N2體積的裝置(部分裝置略去),請回答相關問題。

【查閱資料】

(1)NaNO2+NH4ClNaCl+N2↑+2H2O

(此反應會放出大量的熱);

(2)B部分中冰鹽是冷凝作用

【實驗探究】

②20℃時,取含溶質0.21g飽和NH4Cl溶液放入燒瓶,連接裝置;

③調(diào)節(jié)水準管,使其與量氣管中液面相平,記錄量氣管中水面讀數(shù)為12.0mL;

④打開分液漏斗活塞,逐滴滴入飽和NaNO2溶液,加熱至反應發(fā)生,移走酒精燈;

⑤燒瓶中不再產(chǎn)生氣泡時,關閉活塞;

⑥待冷卻至室溫,調(diào)節(jié)兩邊液面高度相平,記錄量氣管中水面讀數(shù)為100.0mL;

⑦處理剩余藥品,整理實驗臺。

【實驗分析及數(shù)據(jù)處理】

加入藥品前必須進行的實驗①是__________________;

(2)步驟④中,移走酒精燈的目的是 __________________

(3)計算生成氮氣的質量和密度_______。 (計算過程中以及最終數(shù)據(jù)均保留2位小數(shù))

【解釋與結論】

1892年,英國科學家瑞利(Rayleigh)發(fā)現(xiàn),采用方法二得到的氮氣在相同條件下比其他方法得到的純氮氣密度總是偏大5‰左右。若實驗設計與操作均無錯誤,且氮氣已完全干燥,請解釋產(chǎn)生這一現(xiàn)象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已知:相同條件下,氣體的相對分子質量越大,密度就越大)。

【反思與評價】

(1)裝置中A部分的分液漏斗與蒸餾瓶之間連接的導管所起的作用是______。

A.防止NaNO2飽和溶液蒸發(fā) B.保證實驗裝置不漏氣

C.使NaNO2飽和溶液順利滴下 D.防止溶液沖入U形管

(2)科學家瑞利僅僅是從小數(shù)點第三位數(shù)的差別,發(fā)現(xiàn)了新物質。這啟示我們在今后的學習 和生活中要學習科學家的_________________

A.嚴謹求實的科學態(tài)度和敢于懷疑的批判精神

B.科學研究中遇到疑惑就趁早放棄,不要浪費時間

C.不能因為微小的差異而放過一次成功的機會

D.要相信權威,權威一定是正確的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把少量下列物質分別放入水中,充分攪拌,不能得到溶液的是( )

A. 食鹽 B. 蔗糖 C. 植物油 D. 酒精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列描述能用圖表示的是( )

A.加熱高錳酸鉀制取氧氣,氧氣質量隨時間的變化

B.大理石和稀鹽酸混合制二氧化碳,二氧化碳質量隨時間的變化

C.加熱氯酸鉀和二氧化錳混合制氧氣,錳元素質量分數(shù)隨時間的變化

D.雙氧水和二氧化錳混合制氧氣,水的質量隨時間的變化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將某暗紫色固體A加熱,可以產(chǎn)生無色氣體B,同時生成一種黑色固體C和另一種固體物質D。黑色固體C可以作為氯酸鉀分解制氧氣的催化劑。另一種淡黃色固體E在無色氣體B中燃燒,發(fā)出明亮的藍紫色火焰并生成一種帶有刺激性氣味的氣體F。按要求回答下列問題:

(1)寫出相關物質的化學符號:B___________,E __________,F(xiàn)____________

(2)寫出黑色C與氯酸鉀混合受熱制氧氣的文字表達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淡黃色固體E在無色氣體B中燃燒所發(fā)生的反應屬于__________(填“化合”或者“分解”)反應。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