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學生為了驗證鋅、銀、銅三種金屬的活動性順序,設計了五個實驗:①將Zn、Cu分別放入稀鹽酸中;②將Ag放入Cu(NO3)2溶液中;③將Cu放入AgNO3溶液中;④將Cu放入ZnSO4溶液中;⑤將Zn放入AgNO3溶液中。下列實驗組合不能驗證鋅、銀、銅三種金屬活動性順序的是(    )。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①⑤


. 解析:操作①可以驗證Zn>Cu,操作②可以驗證Ag<Cu,操作③可以驗證Cu>Ag,操作④可以驗證Cu<Zn,操作⑤可以驗證Zn>Ag。操作①⑤只能驗證鋅比銅和銀都活潑,但沒有比較銅和銀,所以D項無法驗證鋅、銀、銅三種金屬活動性順序。

答案:D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請根據(jù)題意,選擇下列詞語填空:“飽和”“不飽和”“濃”“稀”“多”“少”“一定”或“不一定”。

已知:20 ℃時,食鹽和熟石灰的溶解度分別為36 g和0.17 g,現(xiàn)有甲、乙兩只燒杯各盛100 g水,在20 ℃時,分別進行如下實驗:

(1)在甲燒杯中加入30 g食鹽,充分攪拌后,得到溶液甲,則甲為_________溶液。由于此溶液中溶質含量較________,所以屬于____________溶液。

(2)在乙燒杯中加入1 g熟石灰,充分攪拌后得渾濁液體,過濾得到溶液乙,則乙為________溶液。由于此溶液中溶質含量較__________,所以屬于________溶液。

由實驗可知,對于不同溶質來說,濃溶液________是飽和溶液,稀溶液________是不飽和溶液。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某固體混合物由鎂和氧化鎂組成,取該混合物3.2g與一定量的稀硫酸恰好完全反應,所得溶液中溶質質量為12g。則原混合物中氧元素的質量為

A.2.4g       B.0.8g      C.1.6g          D.1.28g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與鐵生銹相關的主要因素是(    )

A.太陽光       B.鹽酸       C.紅墨水       D.空氣和水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迎迎同學設計如下圖所示的A、B兩個實驗。

(1)實驗時,她為了除去鐵絲和銀絲表面的氧化物或污物,其操作是_________________;

(2)A實驗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實驗時,將鐵絲和銀絲同時插入到稀硫酸中,可觀察到的現(xiàn)象是__________________;所發(fā)生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______________________。

(3)B實驗中,當燒杯內盛有________溶液時,可驗證Fe、________、Ag三種金屬活動性強弱。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比較、分析、歸納是學習化學的有效方法。

現(xiàn)有反應:①Zn+CuCl2===ZnCl2+Cu;②Cu+2AgNO3===Cu(NO3)2+2Ag;③Cl2+2NaBr===2NaCl+Br2;④Br2+2NaI===2NaBr+I2。

(1)通過比較、分析,可以發(fā)現(xiàn)上述四個反應有相似之處:均屬于四種基本反應類型中的________反應。再分析這四個反應前后各元素的化合價,我們還會發(fā)現(xiàn)一個相似之處:________。

(2)分析反應①和②,可以得到:Zn、Cu、Ag三種金屬的活動性由強到弱的順序是________。用相似的思維方法類推到反應③和④中,我們還可以得到:Cl2、Br2、I2三種非金屬的活動性由強到弱的順序為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下列正確的實驗操作是

A.檢查裝置的氣密性   B.傾倒液體     C.過濾       D.稀釋濃硫酸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2011年明代古沉船“南澳Ⅰ號”發(fā)掘工作取得了重大進展。從古沉船上打撈出的文物中發(fā)現(xiàn),金器保存完好,銅器表面有銹跡,而鐵器銹跡斑斑。這說明金、銅、鐵的金屬活動性由強到弱的順序是(  )。

A.金、銅、鐵                           B.銅、鐵、金

C.鐵、金、銅                           D.鐵、銅、金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如圖是木炭在氧氣中燃燒實驗的操作示意圖,請回答下列問題:

(1)取用木炭的儀器叫      ,未經(jīng)點燃的木炭      (填“能”或“不能”)在氧氣中燃燒.

(2)把紅熱的木炭插入盛有氧氣的集氣瓶時,應該由上向下緩慢插入,理由是

      

(3)木炭在氧氣中燃燒的現(xiàn)象是      ,待集氣瓶冷卻后,加入澄清石灰水振蕩,觀察到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