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實驗基本操作或事故處理正確的是:

①具有腐蝕性、易潮解的藥品不能直接放在天平托盤上稱量 ②試管夾從試管口往下套 ③將鼻孔湊到集氣瓶口聞收集的氣體氣味 ④可以用藥匙或鑷子取用固體藥品 ⑤為了節(jié)約藥品,將用剩的藥品放回原瓶 ⑥酒精燈打翻著火,用濕抹布撲滅

A、①②④⑤ B、①④⑥ C、③⑤ D、①④⑤⑥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2016屆山東省九年級第二次模擬化學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有X、Y、Z三種金屬,如果把X和Y分別放入稀硫酸中,X溶解并產(chǎn)生氫氣,Y不反應;如 果把Y和Z分別放入硝酸銀溶液中,過一會兒,在Y表面有銀析出,而Z沒有變化。根據(jù)以上實驗事實,判斷這三種金屬的活動性由強到弱的順序為( )

A.Z、Y、X B.X、Y、Z C.Y、X、Z D.X、Z、Y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2016屆遼寧省九年級第一次模擬理綜化學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只用一種試劑就可一次性鑒別稀硫酸、KOH溶液、CaCl2溶液的是

A、KCl溶液 B、K2CO3溶液 C、稀鹽酸 D、NaNO3溶液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2016屆遼寧省九年級第二次模擬理綜化學試卷(解析版) 題型:填空題

不僅很多化學反應是在溶液中進行的,人類的生產(chǎn)和生活也和溶液息息相關。

(1)根據(jù)下圖固體物質(zhì)溶解度曲線回答:

①大多數(shù)固體物質(zhì)的溶解度隨溫度的變化規(guī)律是

②800C時,140g NaNO3溶于100g水中形成的溶液是 。(填“飽和溶液”或“不飽和溶液”)

(2)將5g某固體物質(zhì)加入到裝有一定量水的燒杯中,充分溶解后的現(xiàn)象如下圖ⅡA所示。當繼續(xù)往A燒杯加水,或把A燒杯放在石棉網(wǎng)加熱一會兒,其現(xiàn)象如圖ⅡB所示;卮鹣铝袉栴}:

①圖Ⅰ中能示意該固體物質(zhì)溶解度曲線的是 (填“甲”或“乙”)

②根據(jù)圖Ⅰ曲線,若分別將50g甲、乙飽和溶液從t20C降溫到t10C,所得溶液質(zhì)量:甲 乙,溶液的溶質(zhì)質(zhì)量分數(shù)甲 乙,(填“>”或“=”或“<”)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2016屆遼寧省九年級第二次模擬理綜化學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下列各組物質(zhì)能夠在pH=1的溶液中大量共存,且為無色透明溶液的是:

A、Mg(NO3)2、CuSO4、NaCl B、K2SO4、NaNO3、NH4Cl

C、CaCl2、Na2CO3、AgNO3 D、BaCl2、Na2SO4、NaOH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2016屆四川省資陽市九年級學業(yè)水平考試化學試卷(解析版) 題型:填空題

、2016年1月下旬,我縣下了一場大雪,給市民出行帶來了諸多不便。除雪過程中,融雪劑發(fā)揮了很大的作用。某公司生產(chǎn)的融雪劑是由NaCl、NaNO3、MgCl2、CuSO4中的兩種或兩種以上的物質(zhì)組成。小佳為探究其成分,設計并完成了以下實驗。

根據(jù)以上實驗,請你推斷:

(1)該融雪劑的組成可能為①NaCl和MgCl2;② ;③

(2)寫出加入適量NaOH溶液產(chǎn)生白色沉淀的化學方程式 .

(3)加入硝酸銀溶液產(chǎn)生的白色沉淀的化學式為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2016屆四川省資陽市九年級學業(yè)水平考試化學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通過下列實驗可以得出的結(jié)論,其中不合理的是( )

A.甲實驗中黃銅片能在銅片上刻畫出痕跡可以說明黃銅的硬度比銅片大

B.乙實驗既可以說明分子在不停的運動著,又可以說明氨水顯堿性

C.丙實驗既可以說明二氧化碳易溶于水,又可以說明二氧化碳具有酸性

D.丁實驗既可以說明一氧化碳具有還原性,又可以說明一氧化碳具有可燃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2016屆四川省眉山市青神縣九年級下學期一診理綜化學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不影響固體溶解度大小的因素是

A.溫度 B.溶劑質(zhì)量 C.溶劑種類 D.溶質(zhì)種類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2016屆山東省九年級第一次模擬化學試卷(解析版) 題型:填空題

二氧化碳是一種溫室氣體.某化學興趣小組利用下圖所示裝置對二氧化碳的性質(zhì)進行驗證:

 

當打開K,反應一段時間后:

(1)D燒杯中下層的蠟燭先熄滅,上層的蠟燭后熄滅,說明二氧化碳具有的物理性質(zhì)是 ,具有的化學性質(zhì)是

(2)B處紫色石蕊溶液變成紅色,C處澄清石灰水變渾濁.寫出C處發(fā)生變化的化學方程式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