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網 > 初中化學 > 題目詳情
通過化學學習我們認識了許多的物質,請回答以下問題:
(1)CO2約占空氣體積的
0.03%
0.03%
;可供給呼吸的氣體是
O2
O2

(2)煤、石油的大量使用會使二氧化碳過多的排放,導致全球變暖.科學家采用高新技術,將二氧化碳和氫氣在一定條件下反應,生成一種重要的化工原料乙烯(C2H4)和水,該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
2CO2+6H2
 一定條件 
.
 
C2H4+4H2O
2CO2+6H2
 一定條件 
.
 
C2H4+4H2O

(3)下列日常生活中的做法,符合“低碳生活”理念的是
ABCD
ABCD
(填字母,下同).
A.節(jié)約使用紙張B.分類回收處理垃圾
C.減少使用塑料袋D.減少使用一次性紙杯.
分析:(1)根據(jù)空氣的成分及各成分的體積分數(shù)分析判斷;
(2)根據(jù)化石燃料的種類和作用以及它們對環(huán)境的影響;
(3)根據(jù)“低碳生活”的理念考慮;
解答:解:(1)空氣的成分及各成分的體積分數(shù)分別是:“氮氣78%、氧氣21%、稀有氣體0.94%、二氧化碳0.03%、其他氣體和雜質0.03%”,因此二氧化碳約占0.03%,能供給呼吸的氣體是氧氣;
(2)將二氧化碳和氫氣在一定條件下組合,生成一種重要的化工原料乙烯(C2H4)和水,其化學方程式為:2CO2+6H2
 一定條件 
.
 
C2H4+4H2O;
(3)“低碳生活”是指降低二氧化碳的排放量,減少環(huán)境污染,節(jié)約使用紙張,分類回收處理垃圾,減少使用塑料袋,減少使用一次性紙杯,都符合“低碳生活”的理念,故選ABCD.
故答案為:(1)0.03%; O2;(2)2CO2+6H2
 一定條件 
.
 
C2H4+4H2O;(3)ABCD.
點評:本題考查空氣的成分及其各成分的主要用途,特別考查了二氧化碳的危害,提倡“低碳生活”、利用新能源,做到節(jié)能環(huán)保,人人有責.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通過化學學習我們認識了許多的物質,請回答以下問題:
(1)氮氣約占空氣體積的
 
;供給呼吸的氣體是
 

(2)煤、石油和
 
是重要的化石燃料,大量使用化石燃料會使二氧化碳過多的排放,導致全球變暖.科學家采用高新技術,將二氧化碳和氫氣在一定條件下組合,生成一種重要的化工原料乙烯(C2H4)和水,該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
 

(3)下列日常生活中的做法,符合“低碳生活”理念的是
 
(填字母,下同).
A.節(jié)約使用紙張     B.分類回收處理垃圾
C.減少使用塑料袋    D.減少使用一次性紙杯
(4)上海世博會在環(huán)保節(jié)能方面有一些新技術、新能源和新材料.下列表述不屬于上述情況的是
 

A.太陽能的利用                      B.地源熱泵節(jié)能技術的使用
C.世博會開幕倒計時                  D.園區(qū)內交通工具實現(xiàn)零排放
E、優(yōu)化建筑設計,增強室內自然采光,減少照明用電.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通過化學學習我們認識了許多的物質,請回答以下問題.
(1)氮氣約占空氣體積的
78%
78%
;用于煉鋼的氣體是
O2
O2

(2)煤、
石油
石油
天然氣
天然氣
是重要的化石燃料,大量使用化石燃料會使二氧化碳過多的排放,導致全球變暖.科學家采用高新技術,將二氧化碳和氫氣在一定條件下組合,生成一種重要的化工原料乙烯(C2H4)和水,該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
2CO2+6H2
 一定條件 
.
 
C2H4+4H2O
2CO2+6H2
 一定條件 
.
 
C2H4+4H2O

(3)下列日常生活中的做法,符合“低碳生活”理念的是
①②③④
①②③④
(填序號).
①節(jié)約使用紙張②分類回收處理垃圾  ③減少使用塑料袋 ④減少使用一次性紙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通過化學學習我們認識了很多身邊的物質,請回答
①氮氣約占空氣體積的
 
;
②可以做干電池電極的是
 
(填名稱);
③溫度計中的液態(tài)金屬是
 
;(填化學式)
④與人體血液中血紅蛋白結合使人中毒的氣體是
 

⑤碳酸鈣是很多補鈣藥品的主要成分,碳酸鈣中鈣元素的質量分數(shù)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通過化學學習我們認識了許多的物質,請回答以下問題:
(1)從宏觀上認識物質,水是由
 
組成的,水和二氧化碳組成中含有相同的是
 
;
(2)從微觀構成上認識物質,水是由
 
構成的,鎂條由
 
構成;
(3)保持氧氣化學性質的最小粒子是
 
,保持鐵的化學性質的最小粒子是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