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表是KCl與KNO3在不同溫度的溶解度。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
溫度/℃ | 20 | 30 | 40 | 50 |
KCl | 34.0g | 37.0g | 40.0g | 42.6g |
KNO3 | 31.6g | 45.8g | 63.9g | 85.5g |
A.20℃時,KC1的溶解度大于KNO3的溶解度
B.兩物質溶解度相等的溫度在20~30℃之間
C.40℃時,5gKCl中加10g水可得33.3%溶液
D.50℃時,10g KNO3中加20g水,充分溶解后再降溫到30℃,有KNO3固體析出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安徽省淮北市2019-2020學年九年級上學期期中化學試卷 題型:科學探究題
為了測定空氣中的氧氣含量,某興趣小組設計了圖1所示的實驗裝置(已知白磷在40℃即燃燒,其燃燒現象及產物與紅磷的相同)
(實驗步驟)①用彈簧夾夾緊膠皮管,加熱粗銅絲,觀察現象;②檢查裝置的氣密性;③裝藥品,將注射器活塞調整到合適位置,連接好儀器;④燃燒結束后,打開止水夾,觀察注射器活塞的移動情況。
(1)上述實驗步驟正確的操作順序是_____,檢查氣密性的方法是:打開彈簧夾,將注射器活塞向上拉到一定的刻度,松開手,若_____說明裝置氣密性良好.
(2)通過粗銅絲來點燃白磷,是利用了銅的_____性,該實驗發(fā)生的主要反應的文字表達式為_____(不考慮銅與氧氣的反應).
(3)實驗過程中可以觀察到注射器活塞_____(填字母)
A 向上移動 B 向下移動 C 先向上移,再向下移 D 先向下移,再向上移
(4)已知試管容積為50mL,加熱前注射器活塞至少應調整到_____mL(填整數)
(5)小明用125mL的集氣瓶通過向上排空氣法收集二氧化碳氣體,但忘記了驗滿,為了測定這瓶氣體中CO2的體積分數,設計圖2裝置進行實驗(裝置氣密性良好)。
(查閱資料)NaOH能與CO2反應生成碳酸鈉和水,碳酸鈉易溶于水
(實驗操作)將注射器內的氫氧化鈉溶液全部注入集氣瓶內,輕輕地振蕩集氣瓶,打開彈簧夾,量筒內的水沿導管流入集氣瓶。實驗結束后,量筒中剩余水的體積為35mL
(實驗結果)這瓶氣體中二氧化碳的體積分數為_____(填字母)。
A 72% B 80% C 90%
(交流反思)小麗提出,僅利用圖3所示裝置,在不添加任何試劑的前提下,也能測得集氣瓶中CO2的體積分數。為達到實驗目的,操作方法是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2019年四川省樂山市沐川縣中考二;瘜W試卷 題型:實驗題
為了鑒別失去標簽的氯化鋇、碳酸鈉和稀鹽酸三種無色溶液,同學們進行了探究實驗:
(查閱資料)氯化鋇溶液顯中性,碳酸鈉溶液顯堿性。
(1)學生甲選用了一種指示劑,學生乙選用了一種酸溶液,學生丙選用了一種含鉀元素的鹽溶液,三位同學都一次鑒別成功。
請推斷,他們所選用的試劑:甲____、乙____、丙____。
(提出問題)還有其它的辦法鑒別嗎?
(2)學生丁說:“我不用其它任何試劑就可以鑒別!逼浞椒ㄊ欠謩e取三種無色溶液少許,以其中的一種無色溶液為試劑,向另外兩種溶液中滴加,可能的現象組有:
(猜想)A.產生白色沉淀和無明顯現象 B.產生氣泡和無明顯現象C.____
(結論)如果學生丁的猜想合理,則現象組A中作為試劑的是____。現象組B中產生氣泡的化學方程式為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2019年四川省樂山市沐川縣中考二;瘜W試卷 題型:單選題
翡翠是人們喜愛的一種裝飾品,翡翠的主要成分是硬玉,其化學式為NaAl(SiO3)2。其中Si的化合價是
A.+1 B.+2 C.+3 D.+4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2019年四川省樂山市中考調研化學試卷 題型:填空題
化學知識在日常生活中的運用:
(1)提倡食用鐵強化醬油,可以預防_____;
(2)用稀鹽酸除鐵銹的化學反應方程式_____。
(3)酶是一種生物催化劑,它屬于六大基本營養(yǎng)素中的_____類。
(4)不法分子,常用銅鋅合金假冒黃金行騙,請你寫出一種鑒別真假黃金的化學方法:_____
(5)取62.5g含碳酸鈣80%的石灰石(雜質不含鈣元素且不參加反應),高溫煅燒一段時間后,停止加熱測得剩余固體物中含鈣元素的質量分數為40%,則生成二氧化碳的質量_____g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2019年四川省樂山市中考調研化學試卷 題型:單選題
物質的結構決定性質,下列有關說法錯誤的是( )
A.過氧化氫與水化學性質不同的原因是由于分子構成不同
B.鹽酸與硫酸化學性質相似的原因是在水溶液中都含有H+
C.氫氧化鈉與氫氧化鈣化學性質相似的原因是在水溶液中都含有OH﹣
D.金剛石與石墨物理性質差異較大的原因是由于碳原子的結構不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重慶市2019-2020學年九年級上學期第二次月考化學試卷 題型:科學探究題
北關中學化學興趣小組的同學按照課本上的實驗裝置做“測定空氣中氧氣的體積分數”實驗(如圖1所示),但測出的氧氣的體積分數明顯小于1/5。請你參與探究:
(提出問題)造成誤差的原因是什么?如何改進課本上的實驗裝置?
(查閱資料)1、紅磷、白磷的一些性質如下表:
顏色、狀態(tài) | 熔點/℃ | 著火點/℃ | 密度/(g/cm3) | |
紅磷 | 暗紅色固體 | 590 | 240 | 2.34 |
白磷 | 白色或黃色固體 | 44.1 | 40 | 1.82 |
2、著火點:物質達到燃燒所需的最低溫度.
3、白磷與紅磷燃燒產物、現象均相同.
(猜想與假設)
甲同學:可能是紅磷不足
乙同學:可能是氣密性不好
你還能作出的猜想是_____(寫一條).
(交流與討論)
(1)丙同學認為用鐵絲可代替紅磷,大家認為他的猜想不合理,理由是_____。
(2)丁同學認為也不能用硫粉、木炭代替紅磷,他的理由是無法形成_____(填序號)。
A 溫度差 B 壓強差 C 質量差
(3)他們對課本上的實驗裝置進行了如圖2所示的改進(其他儀器忽略)。
①與課本上的實驗裝置相比較,該裝置的一個優(yōu)點是_____。
②通過粗銅絲來點燃玻璃管內的白磷,這是利用了金屬的_____性。
(4)他們對課本上的實驗裝置進行了如圖3所示的改進(其他儀器忽略),燃燒匙盛有足量白磷,左右兩管中水的液面相平,左管中氣柱的高度為h0。
Ⅰ.光照引燃白磷 Ⅱ.待白磷熄滅,冷卻,上下調節(jié)右管至左右兩管液面相平,左管中氣柱的高度為h1,計算空氣中氧氣體積分數的表達式為_____(用h0、h1表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重慶市2019-2020學年九年級上學期第二次月考化學試卷 題型:單選題
下列實驗現象的描述正確的是( 。
A.木炭在氧氣中燃燒,生成CO2氣體
B.紅磷在氧氣中劇烈燃燒,生成大量煙霧
C.蠟燭在空氣中燃燒,產生白煙
D.硫粉在氧氣中燃燒,產生藍紫色火焰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河南省洛陽市偃師縣2019-2020學年九年級上學期第一次大練習化學試卷 題型:單選題
下列對一些事實的微觀解釋不正確的是
A.熱脹冷縮現象一分子的大小發(fā)生了變化
B.O2可用于急救病人而O3則不能一分子構成不同
C.金秋八月,丹桂飄香——分子在不停的運動
D.氫氣在氯氣中燃燒生成氯化氫一分子是可以再分的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lián)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qū)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qū)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