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和乙在一定條件下反應生成丙和丁。結合微觀示意圖分析,下列結論正確的是
A.丙的相對分子質量為 24 B.生成的丙和丁的分子個數(shù)比為 2∶1
C.反應前后分子總數(shù)不變 D.發(fā)生反應的甲和乙的質量比為 22∶3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2014-2015學年山東省樂陵市九年級學業(yè)水平第一次模擬考試化學試卷(解析版) 題型:填空題
(3分)已知A、B、C三種物質含有同種金屬元素,其中A是大理石的主要成分,B為氧化物;D、E、F三種物質含有同種非金屬元素,其中F是單質,E是易與血液中血紅蛋白結合的有毒氣體.它們之間的轉化關系如圖所示(有些轉換關系,反應條件等略去),試回答:
(1)寫出B、F的化學式:B ;F ;
(2)用化學方程式表示以下轉換關系:C→A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2014-2015學年四川省初三二診考試化學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下列有關實驗的說法中,正確的是
A.用PH試紙測某溶液PH值時,應先將PH試紙潤濕,再用玻璃棒沾取待液體滴于PH試紙上
B.向某物質中滴加鹽酸,有氣體產(chǎn)生,則該物質中一定含有碳酸根離子
C.在電解水的實驗中,事先加入少量的硫酸或氫氧化鈉的目的是增強溶液導電性
D.實驗室制取氧氣和二氧化碳,其反應類型和收集方法都相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2014-2015學年山西農(nóng)業(yè)大學附屬中學九年級3月練兵化學試卷(解析版) 題型:填空題
(4分)甲、乙、丙三種固體物質的溶解度曲線如圖所示,回答下列問題。
(1)t1℃時,甲、乙、丙物質的溶解度由大到小的順序是_____。
(2)t2℃時,將20g甲放入50g水中充分攪拌所得溶液為 溶液(填“飽和”或“不飽和”)。
(3)t2℃時,乙物質的飽和溶液中溶質與溶劑的質量比為______。
(4)t3℃時,將乙和丙兩種物質的飽和溶液降低到t1℃,所得溶液中溶質的質量分數(shù)大小關系為:乙_____丙(填“>”、“<”或“=”)。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2014-2015學年山西農(nóng)業(yè)大學附屬中學九年級3月練兵化學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等質量的X、Y兩種金屬分別和足量的同體積、同濃度的鹽酸反應,產(chǎn)生氣體的質量與時間的關系如圖所示.下列說法中不正確的是
A.t1時,產(chǎn)生氣體的質量:X>Y
B.t2時,消耗金屬的質量:X>Y
C.t3時,消耗金屬的質量:X=Y
D.t3時,消耗鹽酸的質量:X=Y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2014-2015學年山西農(nóng)業(yè)大學附屬中學九年級3月練兵化學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下列各組物質中,均屬純凈物的是
A.合成纖維 玻璃 B.可燃冰 水銀
C.冰水 干冰 D.醫(yī)用酒精 碘鹽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2014-2015學年山東省棗莊市九年級學業(yè)水平模擬化學試卷(解析版) 題型:計算題
(8分)鎂條在空氣中易被氧化。有一根在空氣中放置一段時間的鎂條樣品,其質量為2.8 g,將該樣品放入107.8 g稀硫酸中,兩者恰好完全反應,反應過程中測得數(shù)據(jù)如下:
數(shù)據(jù)記錄時間 | t1 | t2 | t3 | t4 |
剩余物質質量/g | 110.52 | l10.46 | l10.40 | 110.40 |
請計算(寫出計算過程):
(1)反應前后減少的質量是__________g,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2.8 g樣品中含氧化鎂的質量是多少?
(3)稀硫酸中溶質的質量分數(shù)是多少?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2014-2015學年山東省棗莊市九年級學業(yè)水平模擬化學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吃得健康,用得放心”是人們普遍的生活追求,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A.在飼料中添加“瘦肉精”以增加豬肉的瘦肉含量
B.霉變的花生清洗后也不能食用
C.少用塑料袋有利于防止“白色污染”
D.禁止在奶粉中添加化工原料三聚氰胺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lián)網(wǎng)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wǎng)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qū)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qū)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