氚是氫的一種同位素,氚原子含有1個質子和2個中子。下列示意圖能正確表示氚原子結構的是

A 【解析】 試題在氚原子中具有質子數(shù)=核外電子數(shù),且1個質子與2個中子夠成原子核,1個核外電子在原子核外做高速運動,故答案選擇A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北京課改版2019屆九年級上冊化學 7.2化學方程式 同步練習題 題型:單選題

下列關于2CO+O22CO2的理解不正確的是( )

A. 表示一氧化碳與氧氣在點燃條件下反應生成二氧化碳

B. 參加反應的一氧化碳與氧氣的質量比為5:4

C. 反應前后碳原子、氧原子的個數(shù)均不變

D. 參加反應的氧氣與生成的二氧化碳的分子個數(shù)比為1:2

B 【解析】 化學方程式中等號左邊是反應物,右邊是生成物,等號的上下方是反應條件,當沒有注明條件時表示是常溫常壓。A. 表示一氧化碳與氧氣在常溫常壓條件下反應生成二氧化碳;B.物質的質量比等于相對分子質量和化學計量數(shù)乘積的比,所以參加反應的一氧化碳與氧氣的質量比為2×28:32=7:4;C. 化學反應過程,只是原子重新組合的過程,反應前后分子的種類改變,原子的種類、個數(shù)都不變,所以反應...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2019屆九年級人教版化學上學期第一階段綜合練習題 題型:單選題

物質發(fā)生化學反應的本質特征是 ( )

A. 顏色發(fā)生變化 B. 放熱 C. 有氣體放出 D. 有新物質生成

D 【解析】 化學變化過程中往往伴隨著放光發(fā)熱、顏色、氣體的生成,但是這些現(xiàn)象能夠說明變化的發(fā)生,但是卻無法說明該反應的本質,即到底屬于哪一類的變化,而新物質的生成,證明該變化是化學變化而非物理變化。故選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科粵版2019屆九年級化學上冊第二章空氣物質的構成綜合提升題 題型:填空題

科學研究證實,物質從宏觀上講是由元素組成的,從微觀上講是由微粒構成的,例如鐵是由鐵原子構成的。請你在下列空格里,用“元素”“原子”“分子”“離子”填空。

(1)水是由氧、氫兩種________組成的。

(2)保持氫氣化學性質的最小微粒是氫________。

(3)化學變化中的最小微粒是________。

(4)體溫計中的汞是由汞________構成的。

(5)用于配制生理鹽水的氯化鈉晶體是由________構成的。

元素分子原子原子離子 【解析】 (1)在化學上,從宏觀角度描述物質的組成用元素表示,故填元素。(2)氫氣是由分子構成的,由分子構成的物質,保持其化學性質的最小微粒是它的分子,故填分子。(3)在化學變化中,分子可分成原子,原子不再分,因此原子是化學反應中的最小微粒,故填原子。(4)汞屬于金屬單質,金屬單質都有原子構成,故填原子。(5)氯化鈉晶體是由鈉離子和氯離子構成的,故填離子。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科粵版2019屆九年級化學上冊第二章空氣物質的構成綜合提升題 題型:單選題

原子是構成物質的基本微粒。下列有關原子的敘述不正確的是(  )

A. 原子可以直接構成物質 B. 原子的質量主要集中在原子核上

C. 原子在化學變化中能夠再分 D. 原子的質量和體積都很小

C 【解析】 A、構成物質的微粒有三種,即分子、原子和離子,三種微粒都能構成物質,選項正確;B、在原子中,質子與中子的質量差不多,都約為電子質量的1836倍,且原子中質子數(shù)與電子數(shù)相同,所以原子的質量主要集中在原子核上,選項正確;C、在化學反應中,分子可分成原子,原子不再分,原子是化學反應中的最小微粒,選項錯誤;D、根據(jù)原子的屬性可知,原子的質量和體積都很小,選項正確,故選C。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山東省德州市2018屆九年級第一學期人教版化學上冊九月第一次月考試卷 題型:簡答題

探究原子結構的奧秘.

(情景提供)世紀以前,人們一直以為原子是不可分的,直到年,湯姆生發(fā)現(xiàn)了帶負電的電子后,才引起人們對原子結構模型的探索.

(提出問題)電子帶負電,原子不帶電,說明原子內(nèi)存在著帶正電荷的部分,它們是均勻分布還是集中分布的呢?

(進行實驗)年英國科學家盧瑟福進行了著名的粒子轟擊金箔實驗.

實驗做法如圖和圖

放射源放出粒子(帶正電荷),質量是電子質量的倍;

金箔厚度(等于),重疊了層左右的原子;

熒光屏粒子打在上面發(fā)出閃光;

顯微鏡通過顯微鏡觀察閃光,且通過度轉動可觀察不同角度粒子的到達情況.

(收集證據(jù))絕大多數(shù)粒子穿過金箔后仍沿原來的方向前進,但是有少數(shù)粒子卻發(fā)生了較大的偏轉,并且有極少數(shù)粒子的偏轉超過,有的甚至幾乎達到,像是被金箔彈了回來.

(猜想與假設)粒子遇到電子后,就像飛行的子彈碰到灰塵一樣運動方向不會發(fā)生明顯的改變,而結果卻出乎意料,除非原子的大部分質量集中到了一個很小的結構上,否則大角度的散射是不可能的.

(解釋與結論)

盧瑟福所說的“除非原子的大部分質量集中到了一個很小的結構上”中的“很小的結構”指的是________.

金箔包含了層金原子,絕大多數(shù)粒子穿過后方向不變,說明________. 

.原子的質量是均勻分布的      .原子內(nèi)部絕大部分空間是空的

.原子是實心的                .原子中心有一個很大的核

在圖線條中,不可能是粒子(帶正電)的運動軌跡的是________.

                   

原子核BA 【解析】 原子是由原子核和核外電子構成的,原子核體積小,質量大,原子的質量主要集中在原子核上,原子核外有一個非常大的空間,核外電子圍繞原子核作高速運動;(1)很小的結構是指原子核很小,原子核外有一個非常大的空間; (2)原子核外有一個非常大的空間,使絕大多數(shù)α粒子穿過后方向不變; (3)不可能是α粒子(帶正電)的運動軌跡的是a。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山東省德州市2018屆九年級第一學期人教版化學上冊九月第一次月考試卷 題型:多選題

下列裝置能達到對應實驗目的是( )

A. 比較的催化效果

B. 確認已發(fā)生反應

C. 測定空氣中氧氣的含量

D. 探究燃燒的三個條件

BD 【解析】 A、比較二氧化錳和氧化鐵的催化作用,但所選取的雙氧水的濃度不一樣,所以沒有可比性,所以錯誤;B、首先滴入氫氧化鈉溶液,二氧化碳和氫氧化鈉反應,瓶內(nèi)壓強減小,氣球膨脹,然后滴入鹽酸,會看到溶液中能生成氣泡,證明氫氧化鈉和二氧化碳發(fā)生了反應,此項正確;C、用紅磷測定氧氣含量時要對使空氣中氧氣完全反應,才能使測量數(shù)據(jù)更準確,而圖示的實驗中紅磷的量較小測出的氧氣體積會較小,所以...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山東省德州市2018屆九年級第一學期人教版化學上冊九月第一次月考試卷 題型:單選題

如圖下列所示變化屬于化學變化的是( )

A. 對玻璃片呼氣 B. 蠟燭燃燒

C. 濕衣晾干 D. 燈泡通電發(fā)光

B 【解析】 試題蠟燭燃燒會產(chǎn)生二氧化碳和水等物質,屬于化學變化。故選B.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人教版2019屆九年級第一學期第一次月考化學試卷 題型:多選題

蠟燭在空氣中燃燒生成了( )

A. 水蒸氣 B. 二氧化碳 C. 氮氣 D. 氧氣

AB 【解析】 由課本實驗:用干燥的燒杯罩在蠟燭火焰上方,可觀察到燒杯的內(nèi)壁有水珠出現(xiàn),證明有水生成。用氣體通入澄清的石灰水,可觀察到澄清的石灰水變渾濁,證明有二氧化碳的生成。綜上分析可知,蠟燭燃燒生成了二氧化碳和水。故選AB。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