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1)A裝置中的試管口應略向下傾斜,其原因是:防止試管口的冷凝水回流到熱得試管底部,使試管炸裂;加熱氯酸鉀和二氧化錳的混合物或加熱高錳酸鉀制取氧氣的化學方程式為:2KClO
32KCl+3O
2↑;
(2)用石灰石和稀鹽酸反應制取二氧化碳生成氯化鈣、水和二氧化碳,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CaCO
3+2HCl=Ca Cl
2+CO
2↑+H
2O;
(3)濃硫酸具有吸水性,可以用來干燥二氧化碳,氣流方向是“長進短出”,干燥徹底,即從a端進,b端出;
(4)二氧化碳能與水反應生成碳酸,檢驗的方法是:將二氧化碳通入石蕊溶液中,溶液變紅;或能使澄清的石灰水變渾濁,檢驗的方法是:將二氧化碳通入澄清的石灰水,溶液變渾濁;
(5)根據(jù)化學方程式計算,氧氣是已知量,過氧化氫是未知量,具體解題過程如下:
解:設需要過氧化氫溶液的質(zhì)量為x.
2H
2O
22 H
2O+O
2↑
68 32
x×10% 5.6×1.43g/L
X=170.17g
答:需要過氧化氫溶液的質(zhì)量為170.17g
故答案為:(1)防止試管口的冷凝水回流到熱得試管底部,使試管炸裂.
2KClO
32KCl+3O
2↑
(2)CaCO
3+2HCl=Ca Cl
2+CO
2↑+H
2O
(3)濃硫酸 a端進,b端出;
(4)與水反應生成碳酸等 將二氧化碳通入石蕊溶液中,溶液變紅;
(5)解:設需要過氧化氫溶液的質(zhì)量為x.
2H
2O
22 H
2O+O
2↑
68 32
x×10% 5.6×1.43g/L
X=170.17g
答:需要過氧化氫溶液的質(zhì)量為170.17g
分析:(1)根據(jù)固體受熱時水蒸氣到試管口冷凝成冷凝水,若試管口向上,則會倒流引起試管的炸裂;該裝置適合固固加熱型制取氧氣,可以是加熱氯酸鉀和二氧化錳的混合物或加熱高錳酸鉀;
(2)制取二氧化碳用石灰石和稀鹽酸反應生成氯化鈣、水和二氧化碳;
(3)濃硫酸具有吸水性,可以用來干燥二氧化碳,氣流方向是“長進短出”,干燥徹底;
(4)二氧化碳的化學性質(zhì)有:可以與水反應生成碳酸,可以使澄清的石灰水變渾濁等;
(5)可以根據(jù)氧氣的體積換算成質(zhì)量,再根據(jù)化學方程式計算出過氧化氫的質(zhì)量,進而求出溶液的質(zhì)量.
點評:本題考查了氣體的反應原理、實驗注意事項及根據(jù)化學方程式的計算等有關基礎內(nèi)容,要求學生在平時要扎實基礎,靈活運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