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1)t
2℃時X和Y溶解度曲線交于P點,表明此時兩物質的溶解度相等;t
1℃時,X、Y、Z三種固體物質的溶解度曲線位置關系為:Y位于最上方,Z位于最下方;則此時三種物質的溶解度大小關系為:Y>X>Z;
故答案為:t
2℃時X和Y溶解度相等;Y>X>Z;
(2)根據Z物質的溶解度隨溫度升高而減小,Z的飽和溶液中有部分溶質析出,可判斷此時溶液溫度升高;要使溶液溫度升高需要向小燒杯內的水中加入遇水放出熱量的固體物質,氫氧化鈉、氧化鈣都可以遇水放出熱量;
故答案為:NaOH或CaO;
(3)將t
2℃時X物質的不飽和溶液轉變成飽和溶液,根據Z物質的溶解度隨溫度升高而減小,可采取增加溶質、蒸發(fā)溶劑、降低溫度的方法;
設應蒸發(fā)水的質量為x
250g×10%=(250g-x)×20%
x=125g
此時X的溶解度=
=25g
故答案為:加溶質(或蒸發(fā)溶劑或降低溫度);125;25.
分析:(1)兩物質的溶解度曲線交于一點,此時兩物質的溶解度相等;根據溶解度曲線的位置關系,可以比較物質溶解度的大。
(2)由溶解度曲線,Z物質的溶解度隨溫度升高而減小,因此,要使Z飽和溶液析出固體需要使溶液溫度升高;固體遇水放出熱的有生石灰、氫氧化鈉;
(3)X物質的溶解度隨溫度升高而增大,可采取增加溶質、蒸發(fā)溶劑、降低溫度的方法把X的不飽和溶液變成飽和溶液;通過蒸發(fā)溶劑濃縮溶液時,水的質量減少而溶質質量不變,利用該不變量計算蒸發(fā)水的量;利用飽和溶液溶質質量分數與溶解度的數值關系:溶解度=
×100g,可計算此時的溶解度.
點評:某溫度下飽和溶液的溶質質量分數與該溫度下的溶解度之間可相互計算,溶質質量分數=
×100%,而該溫度下的溶解度=
×100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