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網 > 初中化學 > 題目詳情
如圖圖示是某學生在練習取用、滴加液體藥品和加熱操作過程的示意圖.請回答:

(1)操作中有錯誤的步驟是
 

(2)第二步操作中觀察到的實驗現象是
 
考點:液體藥品的取用,給試管里的液體加熱
專題:常見儀器及化學實驗基本操作
分析:(1)取用液體藥品時應注意:①瓶塞倒放,防止沾的污物腐蝕瓶內的藥品,②瓶口緊挨試管口,防止藥品灑落;
(2)硫酸銅溶液和氫氧化鈉溶液反應生成藍色的不溶于水的氫氧化銅.
解答:解:(1)取用液體藥品時應注意:①瓶塞倒放,防止沾的污物腐蝕瓶內的藥品,②瓶口緊挨試管口,防止藥品灑落;故第一步中有錯誤;故答案為:第一步;
(2)硫酸銅溶液和氫氧化鈉溶液反應生成藍色的不溶于水的氫氧化銅,故觀察到的現象是有藍色沉淀生成;故答案為:生成藍色沉淀.
點評:注意掌握正確的實驗操作方法和注意事項,學會觀察實驗現象的方法.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用化學符號表示下列內容:
①三個鋁離子:
 
;       ②三個甲烷分子
 
;③氧化鐵中鐵顯+3價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粗鹽中含有鈣離子、硫酸根離子和泥沙等雜質,實驗室中粗鹽提純的操作步驟如下:
①將粗鹽研細,加水使其充分溶解,然后過濾得到濾液.粗鹽研細的目的是
 
;過濾是為了除去
 

②向上述濾液中加入過量的BaCl2溶液,直到沉淀不再產生,則加入過量的BaCl2 溶液的目的是
 

③繼續(xù)加入過量的
 
溶液,直至沉淀不再產生,然后過濾,得到濾液和沉淀,沉淀的成分是
 
(填化學式)
④向③的濾液中加入過量
 
溶液,目的是
 

⑤將上述溶液蒸發(fā)結晶,得到精鹽.蒸發(fā)時要用玻璃棒不斷攪拌,目的是
 
,直到蒸發(fā)皿中出現
 
時,停止加熱.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下列反應能用如圖裝置進行,且能起到“控制反應的發(fā)生和停止”的是( 。
A、用雙氧水和二氧化錳制取氧氣
B、用塊狀大理石和稀鹽酸制取二氧化碳
C、碳酸鈉粉末和稀硫酸反應制取二氧化碳
D、用氯酸鉀和二氧化錳制氧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研究表明,許多金屬氧化物對氯酸鉀有催化作用.分別用下列金屬氧化物做催化劑,氯酸鉀開始發(fā)生分解反應和反應劇烈時的溫度如表所示:實驗室用氯酸鉀制取氧氣,如果不用二氧化錳作催化劑,最好選用( 。
溫度(℃)氧化鐵氧化鋁氧化銅氧化鐵
開始反應470515305490
劇烈反應490540350545
A、氧化鐵B、氧化鋁
C、氧化銅D、氧化鎂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水是重要的自然資源

(1)下列水中屬于純凈物的是
 

A.礦泉水;  B.蒸餾水;   C.雨水;    D.自來水
(2)如圖(1)是電解水的實驗裝置,甲試管中收集到的氣體是
 
,化學基本反應類型是
 

(3)我國生活飲用水的主要標準為:
  感官指標化學指標細菌指標
水質無色無味澄清PH  6.5~8.5細菌總數<100個/mL等
測定水樣的酸堿度可選用
 
(填字母)
A.酚酞溶液      B.石蕊溶液      C.PH試紙
(4)只用水能區(qū)分下列各組物質(物質均為白色固體)的是
 
(填字母).
A.純堿、燒堿   B.生石灰、熟石灰   C.淀粉、白糖    D.氯化鈉、硝酸銨
(5)水常用作溶劑.公共場所可用過氧乙酸溶液對環(huán)境進行消毒.現有溶質質量分數為15%的過氧乙酸溶液10g,要配制成溶質質量分數為1%的過氧乙酸溶液,需加水
 
g.
(6)如圖(2)為某反應在同一容器中反應前后部分分子種類的示意圖.回答下列問題:
①氮元素和氫元素的本質區(qū)別是
 
,1個A分子中共含有
 
個原子,C代表的是
 

②反應中缺少某種物質,在反應前方框內應補充的微粒是如圖3中
 
(填序號).
③該反應中B和C的質量比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下列物質能一次將氯化鈉、碳酸鈉、氯化鋇三種溶液區(qū)別開來的是( 。
A、硫酸B、鹽酸
C、石蕊試液D、石灰水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某中學化學興趣小組按照課本實驗方法(如圖甲),做木炭與氧化銅反應實驗.
(1)左邊試管中的現象為
 
,反應方程式為
 

(2)右邊試管中的現象為
 
,反應方程式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傳統(tǒng)的酒精燈已經使用了200多年,由于傳統(tǒng)酒精燈密封性差,在使用時應做到三個絕對禁止:
 
 
;
 

而且添加酒精量不能超過酒精燈容積的
 
,不能少于酒精燈容積的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