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xiàn)有一接近飽和的Ca(OH)2 溶液①蒸發(fā)溶劑,②增加溶質,③降低溫度,④加熱升溫,這些方法中能使之成為飽和溶液的是( 。
A.只有①② B.只有②③ C.①②③ D.①②④
【考點】飽和溶液和不飽和溶液相互轉變的方法.
【專題】溶液、濁液與溶解度.
【分析】大多數(shù)物質的不飽和溶液變?yōu)轱柡腿芤海S玫姆椒ㄓ校涸黾尤苜|、蒸發(fā)溶劑、降低溫度,據(jù)此結合氫氧化鈣的溶解度受溫度的影響的變化趨勢進行分析判斷.
【解答】解:②增加溶質、①蒸發(fā)溶劑能使接近接近飽和的Ca(OH)2溶液變成飽和溶液;Ca(OH)2的溶解度隨著溫度升高而降低,④加熱升溫,氫氧化鈣的溶解度減小,可使接近飽和的Ca(OH)2溶液變成飽和溶液;③降低溫度,Ca(OH)2的溶解度增大,溶液仍為不飽和溶液.
故①②④能使之成為飽和溶液.
故選:D.
【點評】本題難度不大,掌握不飽和溶液變成飽和溶液一般采取三種方法:增加溶質、恒溫蒸發(fā)溶劑、改變溫度是正確解答本題的關鍵.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通過晾曬海水或煮鹽井水、鹽湖水等,可以蒸發(fā)除去水分得到粗鹽.粗鹽中含有難溶性雜質(泥沙等)和多種可溶性雜質(氯化鎂、氯化鈣等).
[提出問題]如何才能將粗鹽中難溶性雜質和可溶性雜質(氯化鎂、氯化鈣)除去,從而獲得較純的食鹽晶體?
[資料準備]
20℃時,一些物質的溶解度
OH﹣
CO32﹣
Na+
溶
溶
Ca2+
微
不
Mg2+
不
微
[實驗方案]某同學為了提純粗鹽,設計了如下實驗方案并進行實驗.
[交流與表達]
(1)實驗步驟①和②的目的是 ;實驗步驟③和④的目的是 .
(2)實驗操作X的名稱是 ,該操作中要用到的玻璃儀器有燒杯、玻璃棒和 .
(3)實驗步驟③的主要目的是 (用化學方程式回答);判斷氫氧化鈉溶液已過量的方法是 .
(4)實驗步驟④中生成的沉淀D是 .(填寫名稱)
(5)實驗步驟⑤用蒸發(fā)溶劑的方法而不用降低溶液溫度的方法獲取食鹽晶體,原因是 ;在蒸發(fā)食鹽溶液的過程中要使用玻璃棒,作用是 .
[反思與評價]
(6)有同學認為只需要用氫氧化鈉溶液和碳酸鈉溶液中任意一種試劑就能將兩種可溶性雜質出去,你認為這種方法 (選填“可行”或“不可行”),理由是
(7)有同學認為原實驗方案不完善,做出這種評價的依據(jù)是 .
[實驗方案設計]
(8)為了完善原實驗方案,你設計的實驗是 .(僅寫出補充部分的實驗操作和現(xiàn)象)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掌握化學實驗的基本操作才能做好化學實驗.回答下面有關基本操作的問題.
(1)下列儀器:燒杯、試管、量筒和集氣瓶.其中可以直接用于加熱的有 ;既不能加熱也不能用于反應容器的有 .
(2)玻璃儀器洗凈的標準是 .
(3)在做鐵絲在氧氣中燃燒的實驗時,應在瓶底 .
(4)熄滅酒精燈時,不可用嘴吹滅,應用 蓋滅酒精燈.
(5)加熱試管時,先均勻加熱,后集中加熱是為了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某化學興趣小組對“NaOH溶液與稀硫酸是否恰好完全反應”進行探究.請你參與他們的探究活動,并回答有關問題.
【實驗探究】
(1)方案一:某同學按如圖所示的方法先向試管中加入約2mL NaOH溶液,再滴入幾滴酚酞溶液,溶液變紅色.然后慢慢滴入稀硫酸,邊滴邊振蕩,直至溶液恰好變?yōu)?u> 色,證明NaOH溶液與稀硫酸恰好完全反應.
①請指出如圖操作中的錯誤 .
②寫出NaOH溶液與稀硫酸反應的化學方程式 .
(2)方案二:
實驗步驟 實驗現(xiàn)象 結論
取2mLNaOH溶液于試管中,滴入一定量的稀硫酸,振蕩后加入鎂條 若 稀硫酸過量
若沒有現(xiàn)象 NaOH溶液與稀硫酸恰好完全反應
【實驗反思】
(3)方案一在滴入稀硫酸的過程中,若觀察到曾有少量氣泡出現(xiàn),請分析產(chǎn)生氣泡的原因可能是 (寫出一條即可).
(4)有同學提出方案二不能證明NaOH溶液與稀硫酸恰好完全反應,其原因是 .為此,還需要選擇 (填一種試劑),再進行實驗即可.
【拓展應用】
(5)請舉一例說明中和反應在生產(chǎn)生活中的應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萬金油的主要成分是薄荷腦(C10H10O),下列關于薄荷腦的說法錯誤的是( 。
A.一個薄荷腦分子由10個碳原子、10個氫原子和1個氧原子構成
B.薄荷腦由碳、氫、氧三種元素組成
C.薄荷腦中碳氫元素的質量比為1:1
D.薄荷腦中所含氧元素的質量分數(shù)約為11%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1生活中很多現(xiàn)象都與化學有著密切的聯(lián)系,在學過的幾種常見物質中選擇確的物質,將其填入相應橫線上.
(1)鑲在玻璃刀頭上,用于裁玻璃的 .
(2)人們在進入干涸深井前必須做燈火實驗,這是因為深井中可能積存大量的
(3)用煤爐取暖時發(fā)生中毒,主要原因是由于煤燃燒時產(chǎn)生的 排放不暢而引起的.
(4)一種常見液體,屬于可再生能源.可用高粱、玉米和薯類等經(jīng)過發(fā)酵、蒸餾得到,加到汽油中可作車用新型燃料,使用這種新燃料可以節(jié)省石油資源,減少汽車尾氣的污染.這種液體是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下列物質的用途,既利用了物理性質,又利用了化學性質的是( 。
A.木炭作燃料
B.制糖工業(yè)中用活性炭來脫色以制白糖
C.CO2用來滅火
D.干冰用于人工降雨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lián)網(wǎng)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wǎng)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qū)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qū)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