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網 > 初中化學 > 題目詳情

20℃時,有A、B、C三杯飽和溶液,A杯中溶質的質量分數是23.1%;B杯中的溶液是將9 g溶質溶于34 g水中制成的;C杯中溶質的溶解度為25 g.則它們的溶解性由強到弱的順序是________.

答案:A>B>C
解析:

  要比較物質的溶解性,必須以相同溶劑的量為標準,我們可以把B、C杯中溶液都化成溶質的質量分數來作比較,即在100 g溶液中溶質的質量多少來作比較.

  B杯溶液中溶質的質量分數為×100%=20.9%

  C杯溶液中溶質的質量分數為×100%=20%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2009?金華)如圖是A、B、C三種固體物質的溶解度曲線圖,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2012?大田縣質檢)如圖是A、B、C三種固體物質的溶解度曲線圖,請回答:
(1)t2℃時,A、B、C三種物質中,
A
A
物質的溶解度最大(填“A”、“B”或“C”).
(2)20℃時,給A、B、C三種物質的飽和溶液加熱(不考慮溶劑的蒸發(fā)),有晶體析出的是
C
C
 物質(填“A”、“B”或“C”).
(3)一定溫度時,要將B物質的不飽和溶液轉變成飽和溶液,可采取
增加溶質(或蒸發(fā)溶劑)
增加溶質(或蒸發(fā)溶劑)
的方法.
(4)P點的意義是表示:在t1℃時,
B物質與C物質的溶解度
B物質與C物質的溶解度
相等.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學習了溶液的概念后,老師的提問及同學的回答如圖所示:
(1)以上三位同學中能夠正確描述溶液特征的是
李佳王華
李佳王華
同學.
老師接著問:“你們還想知道什么?”
王華回答:“影響物質在水中溶解能力 的因素有哪些?”
(2)表列出了從探究實驗中獲取的部分數據,
該實驗主要探究了溫度對固體物質溶解度的影響,在一定溫度范圍內,A物質的飽和溶液溶質質量分數大于B物質的飽和溶液溶質質量分數,溫度范圍是
0℃-20℃(不包括20℃)
0℃-20℃(不包括20℃)

溫度/゜C 0 20 40 60
溶解度/g A物質 30 35 41 50
B物質 25 35 55 90
(3)將在20℃時等量的A、B飽和溶液同時降溫到10℃,則析出晶體的質量A
小于
小于
B(填“大于”、“等于”或“小于”).
(4)在20℃時,向100g水中加入40gA物質充分溶解后,形成的A物質溶液質量是
135
135
g.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閱讀理解

小娜同學發(fā)現廚房中有兩瓶無標簽的白色粉末,媽媽告訴她是蘇打和小蘇打.為了鑒別這兩瓶白色粉末,小娜各取了一小包并將它們編號為A、B,然后進行實驗探究.
【查閱資料】蘇打,學名為碳酸鈉,20℃時溶解度為21.6g,其水溶液呈堿性…
小蘇打.學名為碳酸氫鈉,20℃時溶解度為9.8g,其水溶液的堿性比碳酸鈉溶液的弱…
【實驗探究】根據以上信息及學過的知識,小娜進行了以下的實驗:
(1)20℃時,將A、B兩種物質各6g分別加入到50g蒸餾水中,有白色固體剩余的是
碳酸氫鈉
碳酸氫鈉
;
(2)用pH試紙測得A的溶液pH=10,B的溶液pH=8,則A粉末是
碳酸鈉
碳酸鈉

(3)小娜通過計算發(fā)現,等質量的碳酸鈉與碳酸氫鈉與足量的稀鹽酸反應,
碳酸氫鈉
碳酸氫鈉
產生的二氧化碳更多,于是設計了下面的實驗方案.在U型管中分別加入等質量A、B兩種固體,在兩支注射器中分別吸入足量稀鹽酸,并注入U型管中.請寫出碳酸氫鈉與稀鹽酸反應的化學方程式:
NaHCO3+HCl=NaCl+CO2↑+H2O
NaHCO3+HCl=NaCl+CO2↑+H2O
. 實驗需要觀察的現象是
最終氣球膨脹的大小
最終氣球膨脹的大小

【反思提高】
(4)小娜想利用上述實驗方案進一步探究碳酸鈉和碳酸氫鈉與鹽酸反應的快慢,請從設計方法的角度說明一下是否合理
不合理;所用固體質量相等,但所用鹽酸沒有說明體積相同、質量分數相同
不合理;所用固體質量相等,但所用鹽酸沒有說明體積相同、質量分數相同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