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常生活中,為什么使用的金屬材料大多數(shù)屬于合金而不是純金屬?

答案:
解析:

因為合金比純金屬具有更高的硬度、更好的韌性等優(yōu)點。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guān)習題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閱讀理解

11、化學源于生活,同時又服務于生活.日常生活中有許多化學現(xiàn)象,我們的生活離不開化學,回答下列問題.
(1)詩句“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干”中也蘊含著很多化學含義.詩句中的“絲”含有的物質(zhì)是
蛋白質(zhì)

(2)“蘋果花”近年來成了人們放在案頭、車內(nèi)的時尚飾品.它那兩片綠色厚潤的葉片和中心花朵會不停地歡快擺動.誰為“蘋果花”提供了源源不斷的動力呢?是硅太陽能電池.畫出硅原子結(jié)構(gòu)示意圖

(3)熱敷袋主要用于治療關(guān)節(jié)痛、軟組織損傷、胃寒等,熱敷袋中發(fā)熱劑主要是鐵粉、水、活性炭和食鹽.此熱敷袋使用時為什么會發(fā)熱呢?
鐵屑做負極,碳粉做正極,食鹽做電解質(zhì)溶液,再用木屑或者吸水紙之類防治漏液,一個簡單的原電池原理(金屬的吸氧腐蝕)就構(gòu)成了熱敷袋的原理.

(4)晉梅中學新校園建成,用到了大量的建筑材料有磚、鋼筋、水泥、生石灰、大理石、聚氯乙烯等.對上述一些建筑材料主要成分的分類不正確的是
B

A.碳酸鈣~鹽   B.鋼~單質(zhì)  C.生石灰~氧化物   D.聚氯乙烯~有機物
這段時間體育館正在裝修,在粉刷墻壁時用到的是石灰漿,為了讓墻壁快點干燥通常在室內(nèi)生個炭火盆,這是為什么呢?寫出化學方程式
CO2+Ca(OH)2=CaCO3↓+H2O
.總結(jié)化學反應規(guī)律是我們學習化學的方法之一.根據(jù)以上反應可以總結(jié)出堿有什么化學性質(zhì):
堿能與酸性氧化物反應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2008?溫州)在日常生活中,有這樣的說法,“肥皂水是堿性的,洗衣粉溶液是酸性的”.這種說法正確嗎?肥皂和洗衣粉混用會降低去污效果嗎?某科學興趣小組對此進行了探究,實驗過程如下:
①取三個塑料杯,分別編為甲、乙、丙,在甲杯中加入5克洗衣粉、乙杯中加入5克肥皂、丙杯中加入2.5克洗衣粉和2.5克肥皂.
②在三個塑料杯中,分別加入相同溫度、相同質(zhì)量的水,充分攪拌使之完全溶解,并測出溶液pH.
③在相同溫度下,將三塊大小、油污程度均相同的白棉布分別放入三杯溶液中浸泡10分鐘后,取出觀察,實驗結(jié)果記錄如下:
換另一種品牌洗衣粉和肥皂做同樣實驗,實驗結(jié)果記錄如下:
根據(jù)上述實驗,回答下列問題:
(1)“肥皂水是堿性的,洗衣粉溶液是酸性的”,這種說法正確嗎?
不正確
不正確
(選填“正確”或“不正確”).
(2)將肥皂和洗衣粉混合使用會降低去污效果嗎?
不會
不會
(選填“會”或“不會”).
(3)為什么要換另一種品牌洗衣粉和肥皂重復同樣的實驗?
排除實驗的偶然性,增加實驗結(jié)果的可靠性
排除實驗的偶然性,增加實驗結(jié)果的可靠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閱讀理解

自然界的碳氧循環(huán)如圖所示是自然界中氧氣和二氧化碳的循環(huán)簡圖,請仔細讀圖回答有關(guān)問題:
(1)圖中①④所指過程的含義:①
工廠和汽車燃燒化石燃料,生成二氧化碳
工廠和汽車燃燒化石燃料,生成二氧化碳
;④
動物呼吸需要氧氣
動物呼吸需要氧氣

(2)在⑤⑥所指的過程中,包含著兩層含義:一是綠色植物光合作用,吸收了大氣中的CO2,放出氧氣,另一層含義是
綠色植物呼吸作用,吸收了大氣中的O2,放出二氧化碳
綠色植物呼吸作用,吸收了大氣中的O2,放出二氧化碳

(3)在⑦所示的過程中臭氧層中的臭氧在日光的作用下轉(zhuǎn)化成了O2.臭氧是淡藍色氣體,臭氧層能有效阻擋紫外線,保護地球的生存環(huán)境.
①寫出圖示中臭氧轉(zhuǎn)化為氧氣的化學方程 式
2O3
 日光 
.
 
3O2
2O3
 日光 
.
 
3O2

②請從物質(zhì)的組成和構(gòu)成兩個角度,分析氧氣和臭氧的相同點、不同點
組成元素相同,分子構(gòu)成不同
組成元素相同,分子構(gòu)成不同

(4)自然界中消耗二氧化碳的途徑有二:
①綠色植物光合作用.發(fā)生的反應為:6CO2+6H2
 光照 
.
 
 C6H12O6(葡萄糖)+3O2,生成的葡萄糖供植物生長.則光合作用為植物生長提供的元素有
C、H、O
C、H、O

②二氧化碳消耗的另一個途徑是被地球上的海水吸收.發(fā)生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
CO2+H2O═H2CO3
CO2+H2O═H2CO3
.對比上述兩種消耗二氧化碳的途徑,不難發(fā)現(xiàn)同樣是二氧化碳與水的反應,產(chǎn)物卻完全不同,這是為什么呢?
反應條件不同
反應條件不同

(5)科學家研究發(fā)現(xiàn),如今地球大氣中的二氧化碳含量要高于百萬年前的水平.
①請你根據(jù)上述循環(huán)圖說出兩條大氣中二氧化碳含量增加的原因是:
化石燃料的大量使用、綠色植物被大量砍伐
化石燃料的大量使用、綠色植物被大量砍伐

②為解決溫室效應加劇,科學家正在研究如下圖所示的二氧化碳新的循環(huán)體系.

從圖中分析得出的下列結(jié)論中,不正確的是
B
B
(填字母序號)
A.二氧化碳與氫氣在復合催化劑下反應產(chǎn)物是混合物
B.分離、濃縮得到二氧化碳是化學變化
C.二氧化碳也是一種重要的資源
D.化學變化中元素種類是守恒的
③下列做法不符合“低碳經(jīng)濟”理念的是(填序號)
B
B
;
A.改造或淘汰高能耗、高污染產(chǎn)業(yè);
B.研制和開發(fā)新能源替代傳統(tǒng)能源;
C.大力發(fā)展火力發(fā)電;
D.優(yōu)化建筑設(shè)計,增強室內(nèi)自然采光,減少照明用電.
④請你另舉一例在日常生活中符合“節(jié)能減排”的做法
不要使電視機長時間待機
不要使電視機長時間待機
 
⑤下列反應都能放出二氧化碳氣體,試分析判斷,會加劇“溫室效應”的主要化學反應是
ABC
ABC
(填序號).
A.C+O2
 點燃 
.
 
CO2
B.CH4+2O2
 點燃 
.
 
CO2+2H2O                  
C.石油+氧氣
點燃
二氧化碳+水
D.2NaHCO3
  △  
.
 
Na 2CO3+H2O+CO2
⑥下列反應都能吸收二氧化碳氣體,試判斷,對維持大氣中的二氧化碳氣體總量平衡至關(guān)重要的是
B
B
    (填序號).
A.CO2+2NaOH═Na2CO3+H2O
B.6CO2+6H2O
 光照 
.
 
C6H12O6+6O2(光合作用)  
C.CO2+H2O=H2CO3
(6)物質(zhì)發(fā)生化學反應的同時,伴隨著能量的變化,通常表現(xiàn)為光能、熱能等的變化.①人類通過化學反應獲得的能量,大多來自于化石燃料.石油是化石燃料之一,它屬于
混合物
混合物
  (填“純凈物”或“混合物”).
②目前家用汽車主要燃料是汽油,汽油不充分燃燒會產(chǎn)生一種有毒氣體是
一氧化碳
一氧化碳

③為使汽油在內(nèi)燃機的汽缸中充分燃燒,采取的措施有:
通過化油器將汽油噴成霧狀進入汽缸.其目的是
可增大可燃物與氧氣的接觸面積
可增大可燃物與氧氣的接觸面積
;通過汽缸的進風口吸入足量的空氣.其目的是
增大氧氣的濃度
增大氧氣的濃度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閱讀理解

做完“鐵在氧氣里燃燒”實驗后,某興趣小組有一些疑惑不解的問題,于是他們進行了以下探究活動,請你一同參與.
【問題1】細鐵絲在氧氣中燃燒為什么會“火星四射”?
【查閱資料1】①日常生活中的鋼鐵制品都含有少量碳雜質(zhì). ②含碳細鐵絲燃燒時,其中的炭粒生成的CO2氣體在熔融液態(tài)物質(zhì)中形成氣泡,熔融液態(tài)物質(zhì)因氣泡炸裂引起“火星四射”的現(xiàn)象.
【設(shè)計實驗】為了探究細鐵絲在純氧中燃燒產(chǎn)生“火星四射”現(xiàn)象的原因,該小組同學設(shè)計的實驗方案是:取長短粗細相同的含碳細鐵絲和不含碳的細鐵絲,分別在足量的氧氣中燃燒,觀察現(xiàn)象.你認為他們的方案
合理
合理
(填“合理”或“不合理”).
【實驗探究1】小明做細鐵絲在氧氣中的燃燒實驗時,他把細鐵絲繞成螺旋狀,一端系在一根鐵絲上,另一端系上一根火柴.點燃火柴后迅速把鐵絲連同火柴一起插入集氣瓶下部(沒有接觸到細沙,如圖所示),但不見鐵絲燃燒,反復實驗均未成功.
該同學認為可能導致失敗的原因主要有三種:
A.鐵絲表面有銹跡,影響了反應的進行;
B.點燃火柴后立即將它伸入瓶內(nèi),火柴燃燒消耗了氧氣,不利于鐵絲的燃燒;
C.火柴燃燒時有大量的熱量放出,將鐵絲和火柴迅速伸至集氣瓶下部,因熱脹冷縮之故.瓶內(nèi)氧氣會膨脹逸出,使鐵絲無法燃燒.
實驗:根據(jù)以上假設(shè),他對實驗應作的相應改進為:
(1)
用砂紙將鐵絲表面的銹除去
用砂紙將鐵絲表面的銹除去
;(2)
待火柴快燒盡再將鐵絲放入集氣瓶中
待火柴快燒盡再將鐵絲放入集氣瓶中
;(3)
將鐵絲和火柴伸至集氣瓶中上部,緩緩伸至集氣瓶底部
將鐵絲和火柴伸至集氣瓶中上部,緩緩伸至集氣瓶底部

【問題2】鐵燃燒時濺落下來的黑色物質(zhì)中還有沒有鐵呢?
【查閱資料2】①自然界中鐵的氧化物主要是Fe3O4和Fe2O3兩種(FeO極易被氧化為Fe2O3);②鐵的氧化物均能溶于酸的溶液.
【實驗探究2】將冷卻后的黑色物質(zhì)碾碎,裝入試管,加入
稀鹽酸、硫酸銅等
稀鹽酸、硫酸銅等
溶液,觀察到的現(xiàn)象是
冒氣泡、出現(xiàn)紅色固體等
冒氣泡、出現(xiàn)紅色固體等
,說明鐵燃燒時濺落下來的黑色物質(zhì)中還含有鐵.
【問題3】鐵燃燒的產(chǎn)物為什么不是Fe2O3呢?
【查閱資料3】①Fe3O4和Fe2O3的分解溫度、鐵的熔點見表:②Fe2O3高溫時分解成Fe3O4
Fe3O4 Fe2O3
分解溫度/℃ 1538 1400 -
熔點/℃ - - 1535
【理論探討】
根據(jù)實驗現(xiàn)象,并結(jié)合表中數(shù)據(jù),可推知鐵在氧氣里燃燒時產(chǎn)生的高溫應在
l535℃~l538℃
l535℃~l538℃
之間,在此溫度范圍內(nèi)Fe2O3已分解,所以鐵在氧氣里燃燒的產(chǎn)物是Fe3O4
【拓展延伸】
(1)小林同學發(fā)現(xiàn)“鐵絲”在純凈氧氣中燃燒起來,觀察到火星四射,并有黑色固體生成,請寫出該反應的化學方程式
3Fe+2O2
 點燃 
.
 
Fe3O4
3Fe+2O2
 點燃 
.
 
Fe3O4
;
(2)Fe2O3高溫時會分解成Fe3O4和一種氣體,請寫出此反應的化學方程式
6Fe203
 高溫 
.
 
4Fe304+02
6Fe203
 高溫 
.
 
4Fe304+02

(3)有些超市的食品密封包裝盒的透明蓋內(nèi)放有黑色的FeO粉末,若粉末的顏色
由黑色變成紅棕色
由黑色變成紅棕色
,就說明包裝盒破損進氣,這樣售貨員就能及時發(fā)現(xiàn)并處理.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化學究竟是什么,化學就是你,化學究竟是什么,化學就是我,化學究竟為什么,化學為了你…”.一首神曲唱出了化學對人類的貢獻.在日常生活中化學無處不在.
(1)糖類能為人體的生命活動提供能量.葡萄糖是糖類的一種,它在人體內(nèi)發(fā)生的反應是:C6H12O6+6O2=6CO2+6X,則X的化學式為
H2O
H2O

(2)中考臨近,媽媽給小明制定了以下食譜,其中還缺乏一種人體必須的營養(yǎng)素,為此請你補充一種食物:
水果、蔬菜
水果、蔬菜

主食 米飯、饅頭
副食 燒魚塊、咸鴨蛋、紅燒肉、花生米
飲料 牛奶
(3)實驗室中裝有氫氧化鈉溶液的試劑瓶不能用玻璃塞,原因是在常溫下,NaOH與玻璃塞中的SiO2緩慢地發(fā)生反應生成Na2SiO3和H2O.Na2SiO3使瓶口與瓶塞粘合在一起而無法使用.該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
2NaOH+SiO2=Na2SiO3+H2O
2NaOH+SiO2=Na2SiO3+H2O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