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驗是研究物質(zhì)的性質(zhì)及其變化規(guī)律的重要手段,請根據(jù)下述實驗內(nèi)容回答問題。
|
|
|
(1)4P + 5O22P2O5
注射器中的水流入錐形瓶,當注射器中的水還剩約6mL時停止下流。
(2)分子在不斷運動,氨分子運動速率大于氯化氫分子運動速率(氯化銨為白色固體等)
(3)②③①④③(2分)
解析試題分析:空氣中含有21%氧氣、78%氮氣、0.94%稀有氣體、0.03%二氧化碳、0.03%其它氣體和雜質(zhì)等?諝庵醒鯕夂康臏y定,氧氣體積約占空氣體積的1/5,白磷著火點低,易燃燒,化學方程式為4P + 5O2 2P2O5,燃燒后消耗氧氣,使錐形瓶內(nèi)氣壓減小,小于外部大氣壓,注射器中的水被吸入錐形瓶內(nèi)。消耗氧氣體積為220mL×1/5="44" mL, 注射器中的水還剩50 mL - 44mL="6" mL
(2)分子在不斷運動,氨分子相對分子質(zhì)量小運動速率快,氯化氫相對分子質(zhì)量大運動速率慢,氨分子運動速率大于氯化氫分子運動速率;生成的氯化銨為白色固體
(3)②將用石蕊溶液染成紫色的干燥紙花放入廣口瓶中;③從a端通二氧化碳,可證明二氧化碳不能使石蕊變紅,①從b端通氮氣,趕走瓶內(nèi)二氧化碳,④從分液漏斗中滴加適量水,此時水不能使石蕊變色,從a端再通二氧化碳,二氧化碳與水反應生成的碳酸是石蕊變紅。
考點:空氣中氧氣含量的測定、分子在不斷運動、二氧化碳的性質(zhì)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探究題
某校化學研究學習小組的同學在一次活動中查閱資料時發(fā)現(xiàn),單質(zhì)碳能夠在高溫時與金屬氧化物反應得到金屬單質(zhì)。于是,他們用木炭與CuO進行了如下的探究活動。請你參與他們的這次活動,并解決的關問題:
【提出問題】
木炭與氧化銅反應除生成單質(zhì)銅外,另一種生成物是什么?
【猜想與假設】
(1)可能是CO。(2)可能是CO2。
【實驗準備】
(1)他們在互聯(lián)網(wǎng)上收集到這樣一條信息:把濾紙浸泡在磷鉬酸和氯化鈀的黃色混合溶液中制成的試紙遇CO立即變成藍色,而遇CO2不變色。
(2)CO2的檢驗方法是(用化學方程式表示)___________________。
【設計實驗】如下裝置圖:
【實驗與結論】
實驗現(xiàn)象 | 實驗結論 |
A中固體由黑色變成紅色 | 說明有________________生成 |
B中黃色試紙沒有變藍 | 說明沒有________________生成 |
C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說明有CO2生成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探究題
某化學興趣小組回收利用廢舊干電池。
實驗1 回收填料中的二氧化錳和氯化銨
查閱資料:廢舊干電池填料的主要成分為二氧化錳、炭粉、氯化銨和氯化鋅等,其中氯化銨、氯化鋅可溶于水。興趣小組的同學們設計回收物質(zhì)的流程如圖1所示。
(1)操作1和操作2的名稱都是___________,該操作中玻璃棒的作用是__________。
(2)灼燒濾渣l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實驗2利用外殼回收物鋅制取氫氣及相關探究
(3)用鋅和稀硫酸制取氫氣。己知氫氣密度比空氣小且難溶于水,提供裝置如圖2。
①應選擇:發(fā)生裝置為____(填編號),排空氣法收集裝置為____(填編號)。
②若用排水法收集并測定氣體的體積,氣體從裝置B導管口接____(填“a”或“b”) 進;選用儀器F測量排出水的體積,儀器F名稱是___________________。
(4)探究影響鋅與稀硫酸反應快慢的因素。反應過程中,用前10min內(nèi)收集的氫氣體積比較反應的快慢?刂破渌麠l件相同,進行下表四組實驗,獲得數(shù)據(jù)如下表。
驗實號編 | 試 劑 | 前 10min 內(nèi)產(chǎn)生的氫氣體積(mL) | |
不同純度的鋅 | 不同體積和濃度的稀硫酸 | | |
a | 純鋅 | 30mL 30% | 564.3 |
b | 含雜質(zhì)的鋅 | 30mL 30% | 634.7 |
c | 純鋅 | 30mL 20% | 449.3 |
d | 純鋅 | 40mL 30% | 602.8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探究題
某氣體中可能含有CO、CO2和H2中一種或幾種,為了確定該氣體的組成,某實驗小組按如下裝置進行實驗。
(1)實驗現(xiàn)象:A、D裝置中均有白色沉淀產(chǎn)生;B裝置中黑色粉末變成亮紅色;C裝置中有明顯現(xiàn)象,該現(xiàn)象是 。
(2)依據(jù)上述實驗現(xiàn)象,該氣體的組成是 。裝置A中澄清石灰水的作用是 ,寫出該反應的化學方程式 。
(3)問題與反思:實驗結束后,某同學對上述實驗設計提出質(zhì)疑,認為沒有達成實驗目的。下面請你一起對上述實驗裝置中所存在的問題進行改進: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探究題
某興趣小組的同學在老師的指導下,對一瓶沒有塞橡皮塞的氫氧化鈣溶液進行探究,請你一起參與.
【提出問題】該氫氧化鈣溶液是否全部變質(zhì)?
【猜想與假設】猜想①:氫氧化鈣溶液可能全部變質(zhì),變成碳酸鈣.
猜想②:氫氧化鈣溶液可能部分變質(zhì),其成分是 .
【實驗探究】
實驗步驟 | 實驗現(xiàn)象 | 實驗結論 |
(1)取樣于試管中,滴加稀鹽酸 | 有 生成 | 原溶液里一定有碳酸鈣 |
(2)另取樣于試管中,滴加酚酞試液 | 溶液成紅色 | 原溶液一定有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探究題
某興趣小組在學習堿的化學性質(zhì)時,進行了如下所示的實驗.
(1)實驗①中鹽酸和氫氧化鈉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 .
(2)實驗②中觀察到試管內(nèi)有白色沉淀產(chǎn)生,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 .
(3)實驗③中滴加氫氧化鈉溶液后,可觀察到的現(xiàn)象是 .
實驗結論:堿能與多種類別的物質(zhì)發(fā)生反應,包括指示劑、非金屬氧化物、酸和鹽類等.
【反思交流】實驗結束后,同學們對實驗②的廢液成分進行了探究:將實驗②的廢液進行過濾,濾渣所含的成分是 .
【提出問題】濾液中所含溶質(zhì)是什么物質(zhì)呢?
【做出猜想】猜想一:濾液中的溶質(zhì)是氫氧化鈉.
猜想二:濾液中的溶質(zhì)是氫氧化鈉和碳酸鈉.
猜想三:濾液中的溶質(zhì)是氫氧化鈉和 .
【實驗設計】同學們?nèi)V液樣品并加入酚酞溶液,溶液呈紅色,繼續(xù)逐滴加入稀鹽酸,發(fā)現(xiàn)溶液逐漸變無色,同時有氣泡產(chǎn)生.由此得出結論,猜想 正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探究題
請你參與某學習小組的探究活動,并回答相關問題.
某化學興趣小組的同學把氫氧化鈉的片狀固體放在表面皿中,離開實驗室.三天后進行觀察.
發(fā)現(xiàn)問題:三天后片狀固體變成白色粉末狀固體了
提出問題:“白色粉末固體物質(zhì)是什么?”
建立假設:
設計實驗:請你來完成以下實驗,把相關內(nèi)容填寫在表格中.
實驗方法及操作 | 可能觀察到的現(xiàn)象 | 實驗結論 |
| |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探究題
同學們在學習酸和堿的化學性質(zhì)時,進行了如圖所示的實驗
(1)甲實驗中能證明兩種物質(zhì)發(fā)生反應的明顯現(xiàn)象是
(2)實驗結束后,同學們將甲、乙兩個實驗所得的無色廢液倒入同一個干凈的廢液缸中,最終看到廢液渾濁并呈紅色
【提出問題】廢液中含有哪些物質(zhì)?
【交流討論】①一定含有的物質(zhì):硫酸鋇、指示劑、水、堿類物質(zhì)和 (寫化學式或名稱)
②對堿類物質(zhì)是什么?同學們有如下猜想
猜想一:只有氫氧化鈉
猜想二:只有氫氧化鋇
猜想三:是氫氧化鈉和氫氧化鋇
你認為猜想 是錯誤的
【實驗設計】若要證明剩余的兩種猜想,可選用的試劑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探究題
蠟燭完全燃燒生成CO2和H2O。燃燒時火焰分為三層,由于焰心溫度較低,還會發(fā)生不完全燃燒,除生成CO2和H2O外,還有其它產(chǎn)物,小希對此進行了探究。
將圖1所示裝置固定在鐵架臺上,點燃蠟燭,將導管的一端插入焰心部分,引出焰心中的部分氣體(如圖2)。實驗中可觀察到:
(1)盛有冰水試管的水層上有一層薄薄的白色固體,說明引出的氣體中含有 。
(2)插入焰心的導管變黑,說明蠟燭不完全燃燒時有 (填化學式)生成。
(3)將一干冷的小燒杯罩在導管另一端,發(fā)現(xiàn)其內(nèi)壁有 ,說明蠟燭燃燒有H2O生成。點燃酒精燈,發(fā)現(xiàn)導出氣體可燃燒,在火焰上方罩上沾有石灰水的燒杯,渾濁, (填“能”或“不能”)證明該導出氣體燃燒一定生成了CO2,理由是 (填序號)。
①CO2能使澄清石灰水變渾濁
②石蠟蒸氣能使澄清石灰水變渾濁
③蠟燭燃燒生成的CO2也能使澄清石灰水變渾濁
(4)經(jīng)實驗證明該導出氣體還含有CO,CO燃燒的產(chǎn)物與蠟燭燃燒產(chǎn)物之一相同,它在空氣中燃燒的化學反應式為 。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lián)網(wǎng)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wǎng)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qū)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qū)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