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網 > 初中化學 > 題目詳情
1.A、B、C、D是初中化學常見的物質,這四種物質中均含有同一種元素.其中A為無色氣體單質,B、C為氧化物,且B為有毒氣體,D是大理石的主要成分.它們之間的部分轉化關系如圖所示(圖中反應條件及部分反應物、生成物已省略)

回答下列問題:
(1)寫出下列物質的化學式:AO2;DCaCO3
(2)寫出由物質C轉化為物質B的化學方程式CO2+C$\frac{\underline{\;高溫\;}}{\;}$2CO.
(3)寫出物質C與過氧化鈉(Na2O2)反應生成碳酸鈉和位置A的化學方程式2CO2+2Na2O2=2Na2CO3+O2
(4)保持A的化學性質的微粒是氧氣分子.
(5)如果A不是氣體,是一種固體單質,則A元素形成的兩種單質的名稱是金剛石、石墨.A的單質之間組成元素雖然相同,但性質、用途卻有著明顯的差異,其原因是結構不同.由此,你對物質的結構、性質、用途之間的關系有什么認識物質的結構決定物質的性質,物質的性質又決定物質的用途.
(6)已知某兩種原子的結構示意圖分別為兩種原子中相同的是CE(填序號)
A.質子數  B.電子數  C.第一層電子數  D.第二層電子數  E.電子層數  F.化學性質.

分析 根據A、B、C、D是初中化學常見的物質,D是大理石的主要成分,所以D是碳酸鈣,B、C為氧化物,且B為有毒氣體,所以B是一氧化碳,一氧化碳和C可以相互轉化,碳酸鈣和C也可以相互轉化,所以C是二氧化碳,A為無色氣體單質,會轉化成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所以A是氧氣,然后將推出的物質進行驗證即可.

解答 解:(1)A、B、C、D是初中化學常見的物質,D是大理石的主要成分,所以D是碳酸鈣,B、C為氧化物,且B為有毒氣體,所以B是一氧化碳,一氧化碳和C可以相互轉化,碳酸鈣和C也可以相互轉化,所以C是二氧化碳,A為無色氣體單質,會轉化成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所以A是氧氣,經過驗證,推導正確,所以A是O2,D是CaCO3;
(2)物質C轉化為物質B的反應是二氧化碳和碳高溫生成一氧化碳,化學方程式為:CO2+C$\frac{\underline{\;高溫\;}}{\;}$2CO;
(3)二氧化碳和過氧化鈉(Na2O2)反應生成碳酸鈉和氧氣,化學方程式為:2CO2+2Na2O2=2Na2CO3+O2
(4)保持A的化學性質的微粒是氧氣分子.
(5)通過推導可知,如果A不是氣體,是一種固體單質,則A是碳,碳元素形成的兩種單質的名稱金剛石、石墨,單質之間組成元素雖然相同,但性質、用途卻有著明顯的差異,其原因是結構不同,物質的結構、性質、用途之間的關系是:物質的結構決定物質的性質,物質的性質又決定物質的用途.
(6)已知某兩種原子的結構示意圖分別為兩種原子中相同的是第一層電子數、電子層數,故選CE.
故答案為:
(1)O2,CaCO3;(2)CO2+C$\frac{\underline{\;高溫\;}}{\;}$2CO;(3)2CO2+2Na2O2=2Na2CO3+O2;(4)氧氣分子.
(5)金剛石、石墨;結構不同;物質的結構決定物質的性質,物質的性質又決定物質的用途;(6)CE.

點評 在解此類題時,首先將題中有特征的物質推出,然后結合推出的物質和題中的轉化關系推導剩余的物質,最后將推出的各種物質代入轉化關系中進行驗證即可.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2.某化學實驗小組對“影響石灰石與鹽酸反應速率的因素-鹽酸的濃度和石灰石的顆粒大小等”進行了如下實驗探究,請你參與:
【進行實驗】常溫下,選用20ml不同溶質質量分數的鹽酸(4%和6%)分別與1g顆粒狀或塊狀的石灰石進行實驗(固定夾持儀器略去).
(1)石灰石與鹽酸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CaCO3+2HCl═CaCl2+H2O+CO2↑.
(2)按如圖裝置進行實驗,在裝藥品前應檢查該裝置的氣密性,具體的做法是將導管一端浸入水中,用手緊握容器外壁,有氣泡產生,開始實驗時,應將20ml稀鹽酸快速(選填“快速”或“緩慢”)推入錐形瓶中,以保證鹽酸能全部推入錐形瓶中.
【處理數據】
(3)實驗小組進行實驗后,獲得的相關實驗數據如下表所示:
實驗編號鹽酸溶質質量分數(均取20ml)石灰石固體性質(均取1g)二氧化碳體積(ml)(均收集前30s的氣體)
a4%顆粒64.0
b4%塊狀40.4
c6%顆粒98.2
d6%塊狀65.3
①要比較不同溶質質量分數的鹽酸對反應速率的影響,可選擇的實驗編號是ac或是bd(寫一組),由此可得到的結論是溶質質量分數越大,反應的速率越大.
②從上述實驗中得出石灰石的顆粒大小對反應速率影響的結論是顆粒越小,反應的速率越大.
【拓展延伸】
(4)下表是實驗時記錄生成的二氧化碳氣體體積和對應的時間的一組實驗數據(每間隔4s讀數一次):
時間/s481216202428323640
氣體體積/ml16.022.229.439.350.457.662.064.766.066.0
從上表數據可以分析得出,到20s后反應速率逐漸變小,其主要原因是反應物的濃度減。
(5)你認為影響石灰石與鹽酸反應速率的因素還有石灰石的純度,請設計實驗方案驗證你的猜想.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12.水是最重要的自然資源,與人類的生活和生產密切相關.

(1)自然界中的水一般要凈化后才能使用,吸附、過濾、蒸餾等三種凈化水的操作中,單一操作相對凈化程度最高的是蒸餾,其中活性炭吸附屬于物理變化,生活中常用肥皂水來區(qū)分硬水和軟水.
(2)向裝有等量水的A、B、C燒杯中分別加入10g、25g、25gNaNO3固體,充分溶解后,現(xiàn)象如圖一所示.
①燒杯中的溶液一定屬于飽和溶液的是B(填序號);
②圖二能表示NaNO3溶解度曲線的是甲(填“甲”或“乙”);
③欲使t2℃乙的飽和溶液變?yōu)椴伙柡腿芤,可采取的方法是降溫或加溶劑(填一種);
④由圖二分析,若分別將100g甲、乙的飽和溶液從t2℃降溫到t1℃,所得甲、乙溶液的溶質質量分數甲>乙(填“>”、“<”、“=”).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9.下列有關物質的性質、用途等說法正確的是( 。
①干冰用于人工降雨②石墨可作電極③O2可用作燃料④Ca(OH)2能改良酸性土壤⑤自來水廠常用明礬做絮凝劑⑥生活中可用NaOH來除去爐具上的油污,也可治療胃酸過多.
A.①②③④⑤⑥B.①②④⑤C.①②③④D.①③④⑥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6.某同學對所學部分化學知識歸納如下,其中錯誤的一組是( 。
 A. N2性質穩(wěn)定-填充食品袋
氫氣具有可燃性-可用作燃料
 B.     工業(yè)廢水不能直接排放
    過量使用農藥、化肥會造成水體污染
 C. 硝酸銨不能與草木灰混合施用
氫氧化鈉不能用于改良酸性土壤
 D. 除去CO中混有的CO2將混合氣體通過灼熱的氧化銅
鑒別棉線和羊毛線,點燃,聞產生的氣味,觀察生成的灰燼
A.AB.BC.CD.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填空題

6.肼(N2H4),又稱聯(lián)氨,熔點1.4℃,沸點113.5℃;具有與氨相似的氣味,能很好地混溶于水,醇等溶劑中,有強烈的吸水性,形成水合肼(N2H4•H2O),有毒,能強烈侵蝕皮膚,對眼睛、肝臟有損害作用;堿性弱于氨水,能吸收空氣中的二氧化碳,貯存時用氮氣保護并密封;用途廣泛-可以把高壓鍋內表面銹蝕后的氧化鐵還原為結構緊密的四氧化三鐵保護層,減緩鍋爐銹蝕.肼與液氧接觸能自燃;燃燒放熱量大,且燃燒產物對環(huán)境無污染,是航天飛船常用的高能燃料.依據上述內容,回答下列問題:
(1)肼需要密封保存的原因是有強烈的吸水性(只寫一點).
(2)下列關于肼的判斷,不正確的是AC.
A.肼在常溫下為固態(tài)   B.肼的毒性很強
C.肼不能與鹽酸反應  D.肼不能與氮氣反應
(3)寫出肼自燃的化學方程式N2H4+O2=N2+2H2O.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3.已知某固體粉末由CaCO3、MgCO3、KHCO3、NaHCO3四種物質中的兩種組成.將該粉末與足量稀鹽酸反應,生成二氧化碳氣體的質量4.4g.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已知:KHCO3+HCl═KCl+CO2↑+H2O;MgCO3+2HCl═MgCl2+CO2↑+H2O)
A.若固體粉末質量為9克,則混合物的可能組成有2種
B.若固體粉末質量為10克,則混合物一定由CaCO3和KHCO3組成,且質量比一定為1:1
C.若固體粉末質量為8.4克,則混合物一定由MgCO3和NaHCO3組成,質量比可能為2:1
D.若無論組成成分質量如何變化,固體粉末質量為一定值,則固體一定由MgCO3和NaHCO3組成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0.下表選項中,除去物質中所含雜質的方法錯誤的是( 。
選項物質所含雜質除去雜質的方法
AKNO3溶液K2SO4加適量Ba(NO32溶液,充分反應后,過濾
BFeCl2溶液HCl加過量鐵粉,充分反應后,過濾
CNaCl固體MnO2加水溶解、過濾、蒸發(fā)結晶
DO2CO通過灼熱的氧化銅粉末
A.AB.BC.CD.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填空題

11.蝦青素(C40HS52O4)是一種具有極強的抗腫瘤、抗氧化性能的物質,可增強動物免疫力,下列有關說法正確的是C.
A.蝦青素是一種氧化物               B.蝦青素的相對分子質量是596g  
C一個蝦青素分子由96個原子構成       D.蝦青素中碳、氫、氧元素的質量比為120:13:16.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