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驗室現(xiàn)需用250毫升的集氣瓶收集一瓶100毫升的氧氣,小明設計了如下裝置進行收集,其中合理的是( 。
A. B.
C. D.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科粵版 專題2.4 辨別物質的元素組成(第1課時) 題型:單選題
科學家計劃用質子數(shù)為 20的鈣原子,轟擊核電荷數(shù)為 98的锎元素靶,使兩元素的原子核合在一起,合成核電荷數(shù)為 118的新元素。對此理解正確的是( 。
A. 該變化是化學變化
B. 新元素的相對原子質量為118
C. 新元素的原子序數(shù)為118
D. 變化過程中元素種類沒有發(fā)生改變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2017-2018學年科粵版九年級化學第四單元第四節(jié)難度偏大尖子生題 題型:單選題
關于化學方程式2Mg+O22MgO,四位同學表達了如下圖所示的四種說法,其中錯誤的是( 。
A. B. C. 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科粵版 專題2.3 構成物質的微粒(Ⅱ)-原子和離子(第3課時) 題型:單選題
根據(jù)鈉的原子結構示意圖,不能確定的是( )
A.元素的種類 B.質子數(shù) C.相對原子質量 D.電子層數(shù)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科粵版 學生實驗活動記錄和報告 實驗二 氧氣實驗室制取、性質與物質燃燒的條件 題型:單選題
某同學用加熱高錳酸鉀的方法制取氧氣,實驗結束時,發(fā)現(xiàn)試管炸裂了。造成試管炸裂的原因可能是( )
①沒有給試管均勻受熱 ②試管外壁有水③試管口沒有略向下傾斜④忘了加催化劑⑤用排水法收集完氧氣后,先撤酒精燈,再取出集氣瓶⑥沒有在試管口堵一團棉花 ⑦加熱時試管與燈芯接觸
A.①②③⑥ B.①②③⑤⑥ C.①②③④⑤⑥⑦ D.①②③⑤⑦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科粵版 學生實驗活動記錄和報告 實驗二 氧氣實驗室制取、性質與物質燃燒的條件 題型:單選題
下列關于氧氣的說法,正確的是( 。
A. 鐵在氧氣中燃燒生成Fe2O3
B. 紅磷在空氣中燃燒產生白霧
C. 大多數(shù)金屬在一定條件下能與氧氣反應
D. 燃燒需要氧氣,說明氧氣具有可燃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科粵版 3.3.2 燃燒條件與滅火原理 第二課時 爆炸與防爆安全 題型:填空題
請完成下列實驗,回答問題。
某同學將氫氣與空氣混合,在安全保障下在老師指導下點燃,實驗如下
V(H2)/V(空氣) | 1:99 | 3:97 | 4:96 | 50:50 | 70:30 | 75:25 |
點火 | 不炸 | 不炸 | 炸 | 炸 | 炸 | 不炸 |
(1)該實驗說明氫氣的爆炸極限范圍可能為_____~_____之間(用百分數(shù)表示)
(2)鑒于該實驗爆炸的危險性,說明點燃氫氣前必須驗純,驗純的操作為_____。
(3)該實驗證明水是由_____組成的。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科粵版 3.3.2 燃燒條件與滅火原理 第二課時 爆炸與防爆安全 題型:單選題
東陽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視,在廣泛調研基礎上,決定自2018年3月20日起,在全市行政區(qū)域范圍內全年禁止燃放煙花爆竹。從科學的角度考慮,下列有關燃放煙花爆竹的說法中不正確的是( )
A.燃放煙花爆竹容易引起火災
B.燃放煙花爆竹容易引起大氣污染
C.燃放煙花爆竹容易產生更多的噪聲
D.燃放煙花爆竹的主要危害是引起土壤污染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科粵版 專題1.1 身邊的化學 題型:單選題
2019年央視春節(jié)晚會借助了一些高科技,營造出唯美震撼、神奇夢幻的舞臺空間,其中利用化學成就的是( )
A.首次成功使用5G+4K超高清網(wǎng)絡視屏傳輸,使觀眾可以同步看到更加清晰的節(jié)目
B.首次應用智能語音識別字幕制作技術,使得1小時春晚視頻節(jié)目只需5分鐘就可完成字幕制作
C.深圳分會場表演中對鯨魚AR技術的呈現(xiàn),通過編寫藍圖實現(xiàn)物理運算,產生真實的液態(tài)水流效果
D.在零下20℃的長春分會場中,演員身穿獨特且輕薄的石墨烯發(fā)熱服,表演冰雪輪滑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lián)網(wǎng)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wǎng)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qū)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qū)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