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探究金屬性質:圖1是探究金屬化學性質,圖2是金屬化學性質網絡圖。
①圖1甲中反應現(xiàn)象是 ,其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 ;
②圖1只有乙中不反應,能得出三種金屬活動性及它們和氫元素的位置關系,由強到弱的順序是 (填元素符號);
③依據(jù)圖1完成金屬性質網絡,圖2中的A屬于 (填物質類別);
(2)認識金屬的制備:工業(yè)上常采用一氧化碳還原赤鐵礦(主要成分為氧化鐵)冶鐵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 ;
(3)從廢液中回收金屬:某工廠排放的廢液中含有Zn(NO3) 2和AgNO3,為回收金屬銀Ag,設計了下列方案:
①加入過量鋅的目的是 。
寫出Zn與AgNO3反應的化學方程式 。
②C中含有的溶質成分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2016屆山東省德州市陵城區(qū)九年級下學期二模化學試卷(解析版) 題型:填空題
(4分)概念圖能清晰地反映概念之間的聯(lián)系,如圖表示溶液中部分概念的相互聯(lián)系。請回答:
(1)圖中“A”是指________________。
(2)溶劑一定是水嗎?如果不是,試舉一例,否則填“無”________________。
(3)(2分)將5g食鹽固體放入盛有20g蒸餾水的燒杯中,充分攪拌后完全溶解。你是如何確定食鹽固體“完全溶解”的?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2016屆江蘇省揚州市江都區(qū)六校協(xié)作九年級第二次中考聯(lián)考化學試卷(解析版) 題型:填空題
水是生命之源,人類的日常生活與工農業(yè)生產都離不開水。
(1)圖1為電解水的實驗裝置圖。接通電源后觀察兩電極都有氣泡產生,發(fā)生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 ,通電一段時間后,玻璃管a收集到的氣體是 ;
(2)已知同溫同壓下,氣體的體積比決定于氣體的分子數(shù)之比。該實驗中能說明水的化學式為“H2O”的實驗現(xiàn)象是 ;
(3)在日常生活中,人們常采用 的方法降低水的硬度。
(4)海水淡化可采用膜分離技術。如圖2所示,對淡化膜右側的海水加壓,水分子可透過淡化膜進入左側淡水池,而海水中各種離子不能通過淡化膜,從而得到淡水。對加壓后右側海水成分的變化分析正確的 ;
A.溶質質量增加
B.溶劑質量減少
C.溶液質量不變
D.溶質質量分數(shù)減少
(5)甲、乙兩個城市全年雨水的月平均pH變化如圖3,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甲城市受酸雨的影響較嚴重
B.pH小于7的降雨稱為酸雨
C.煤的大量燃燒是造成酸雨的主要原因之一
D.大力推廣使用脫硫煤可以減少酸雨的形成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2016屆江蘇省揚州市江都區(qū)六校協(xié)作九年級第二次中考聯(lián)考化學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下列物質溶于水后,能形成無色溶液的是
A.高錳酸鉀 B.蔗糖 C.植物油 D.面粉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2016屆上海市楊浦區(qū)九年級4月二;瘜W試卷(解析版) 題型:填空題
用下列裝置進行組合可以驗證某些氣體的成分,請按要求完成有關填空。
組別論斷 | 完成裝置連接(用字母表示) | 實驗現(xiàn)象解釋化學方程式 |
第一組: 在CO、CO2中可能由一種或兩種,證明只有一種氣體為 。 | 氣體→ E→______→D→E→ | 前面的E中無現(xiàn)象,后面的E中的澄清石灰水變渾濁。 寫出裝置D中發(fā)生反應的化學方程式 。 |
第二組: 在CO、H2中兩種氣體都有。 | 氣體→ D→B→______→ | 1.裝置D中反應現(xiàn)象 氧化銅做 劑。 2.若缺少裝置B,不能證明的氣體是 。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2016屆上海市楊浦區(qū)九年級4月二;瘜W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某固體粉末可能由氫氧化鈉、氫氧化鈣、碳酸鈉和碳酸鈣中的一種或幾種組成,進行如下實驗:①取少量固體加入足量的水,攪拌,有不溶物;②過濾,向濾液中加入鹽酸,有氣泡產生。對固體粉末成分的判斷錯誤的是
A.一定有碳酸鈉 B.可能有氫氧化鈉
C.一定有碳酸鈣 D.可能有氫氧化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2016屆上海市楊浦區(qū)九年級4月二;瘜W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關于CO2和CO的比較錯誤的是
A.組成:都是由碳元素和氧元素組成
B.性質:CO2能溶于水;CO難溶于水
C.用途:CO2可用作氣體肥料;CO可用作氣體燃料
D.危害:CO2會導致“溫室效應”增強;CO會形成酸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2016屆上海市浦東新區(qū)九年級中考二模化學試卷(解析版) 題型:探究題
某興趣小組對中和反應進行如下實驗探究:
【探究實驗一】借助無色酚酞試劑,證明酸堿發(fā)生了反應。
甲同學按圖1進行實驗,證明了鹽酸和NaOH溶液能發(fā)生化學反應,他依據(jù)的實驗現(xiàn)象是_______,寫出該反應的化學方程式_________。
【探究實驗二】檢驗反應生成的水,證明酸堿發(fā)生了反應。
乙同學取硅膠(一種不與酸、堿反應的干燥劑,吸水后由藍色變紅色)、無水醋酸(一種酸,常溫下為液體)和固體氫氧化鈉進行圖2所示的三個實驗。
①實驗A和B可以作為參照,其目的是________;
②加入試劑后迅速塞緊橡膠塞的原因是_______;
③能證明酸和堿反應有水生成的現(xiàn)象是________。
④實驗C中發(fā)生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CH3COOH+NaOH→CH3COONa+H2O,中和0.05mol的無水醋酸(化學式為CH3COOH)需要_________g氫氧化鈉固體(根據(jù)化學方程式列式計算)。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2016屆上海市嘉定、寶山區(qū)九年級下期中(二模)化學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有關分子和原子的描述正確的是
A.分子可直接構成物質,而原子不可以
B.分子是化學變化中的最小微粒
C.分子可以再分,原子不可以再分
D.分子是保持物質化學性質的一種微粒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lián)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qū)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qū)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