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習化學以后,我們對水有了更全面的認識、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
A. 天然水經(jīng)自來水廠凈化處理后就得到了純水
B. 用煮沸的方法可以降低水的硬度
C. 用活性炭可除去水中的色素和異味
D. 自來水廠凈水可用氯氣消毒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2019年山東省淄博市中考一;瘜W試卷 題型:單選題
只用一種試劑就可以把鹽酸、氫氧化鈉溶液、石灰水區(qū)分開來,該試劑是( )
A.二氧化碳 B.石蕊試液 C.碳酸鈉溶液 D.氯化鋇溶液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北京市大興區(qū)2019-2020學年九年級上學期期末化學試卷 題型:單選題
“紙火鍋”是用紙張代替金屬材料做容器盛放湯料,當酒精燃燒時紙張未燃燒。對此現(xiàn)象,下列解釋合理的是
A.紙張不是可燃物,不能燃燒
B.空氣不充足,紙張不會燃燒
C.紙張被水浸濕后,導致其著火點降低
D.水蒸發(fā)時吸熱,溫度達不到紙張的著火點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湖南省長沙市課程中心2018-2019學年九年級上學期第五次限時檢測化學試卷 題型:填空題
請用化學用語填空:
(1)氫離子____________________;
(2)生石灰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湖南省長沙市課程中心2018-2019學年九年級上學期第五次限時檢測化學試卷 題型:單選題
木炭還原氧化銅和一氧化碳還原氧化銅的實驗裝置如下圖所示。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木炭、一氧化碳與氧化銅的反應都屬于置換反應
B.兩個實驗的相關反應中,只有碳元素的化合價發(fā)生改變
C.兩個實驗中都可觀察到紅色固體變黑
D.兩個實驗的操作中都要防止液體倒吸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2019年山東省淄博市臨淄區(qū)中考一;瘜W試卷 題型:科學探究題
興趣小組同學對“氫氧化鈉溶液與稀硫酸混合是否發(fā)生了化學反應”進行了如下探究:
(提出問題)氫氧化鈉溶液與稀硫酸混合是否發(fā)生了化學反應?
(猜想與假設)
a:二者混合發(fā)生了化學反應;
b:二者混合沒有發(fā)生化學反應。
(設計并實驗)
實驗操作 | 實驗現(xiàn)象 | |
甲同學 | 向盛有10mL一定溶質(zhì)質(zhì)量分數(shù)的氫氧化鈉溶液的燒杯中,用膠頭滴管慢慢滴入1-2滴稀硫酸,振蕩,同時測定溶液的pH | 溶液pH減小但仍大于7 |
乙同學 | 向盛有10mL一定溶質(zhì)質(zhì)量分數(shù)的氫氧化鈉溶液的燒杯中,先滴入幾滴無色酚酞試液,然后再加入稀硫酸 | 溶液由紅色變?yōu)闊o色 |
(得出結論)氫氧化鈉溶液與稀硫酸發(fā)生了化學反應。
(1)乙同學認為甲的實驗設計不合理,原因是__,改進的方法是__;根據(jù)改進后的實驗現(xiàn)象說明二者混合后發(fā)生了化學反應,寫出氫氧化鈉溶液與稀硫酸反應的化學方程式__;甲同學也認為乙的實驗設計也不合理,你是否贊同,說出你的理由__。
(思考與交流)
丙同學在絕熱裝置中,向分別盛有10mL10%氫氧化鈉溶液加入不同體積某濃度的稀硫酸,充分混合后溶液的溫度變化曲線如圖(混合前稀硫酸和氫氧化鈉溶液均為18℃)。
(2)根據(jù)圖示分析,稀硫酸和氫氧化鈉的反應是__(填吸熱、放熱)反應,加入稀硫酸__mL時,二者恰好完全反應.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2019年山東省淄博市臨淄區(qū)中考一;瘜W試卷 題型:單選題
下列各組敘述中,有錯誤的是( )
A.鈣、鐵、鋅都是人體必需的微量元素;維生素是給人體提供能量的主要物質(zhì)
B.使用食品添加劑必須嚴格遵守國家有關規(guī)定;發(fā)現(xiàn)煤氣泄漏應立即關閉閥門,開窗通風
C.用肥皂水鑒別硬水和軟水;用pH試紙測定“可樂”的酸堿度
D.氫能源的大量應用需要解決能耗、儲運等問題;消防隊員用高壓水槍滅火的依據(jù)是降低溫度至可燃物的著火點以下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內(nèi)蒙古呼和浩特市2018-2019學年九年級上學期期中化學試卷 題型:填空題
有五種變化:①鐵生銹;②將灼熱的鐵絲伸入氧氣中;③農(nóng)家肥料腐熟;④將浸漬了液氧的木條、木炭粉密封點火;⑤動物的呼吸作用。其中能發(fā)生爆炸的是________;能發(fā)生一般燃燒的是________;屬于緩慢氧化反應的是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lián)網(wǎng)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wǎng)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qū)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qū)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