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看圖回答下列問題:

(1)寫出上圖各儀器的儀器名稱:A錐形瓶、B燒瓶、C試管、D集氣瓶、E長頸漏斗、F帶導氣管的單孔塞、G水槽、H酒精燈、I鐵架臺.
(2)實驗室用高錳酸鉀來制取并收集氧氣所需要的儀器有:CDFGHI(填序號).

分析 (1)熟記儀器的名稱;
(2)根基固體加熱和收集氣體的裝置選擇來分析.

解答 解:(1)認識常見儀器的名稱,A、B、C、D、E、F、G、H、I分別為錐形瓶、燒瓶、試管、集氣瓶、長頸漏斗、帶導氣管的單孔塞、水槽、酒精燈、鐵架臺;故填:錐形瓶;燒瓶;試管;集氣瓶;長頸漏斗;帶導氣管的單孔塞;水槽;酒精燈;
(2)高錳酸鉀是一種固體,需要加熱來制取氧氣,所以用到鐵架臺、試管、帶導管的單孔塞、酒精燈,收集氧氣可用排水法或向上排空氣法,需要用到水槽和集氣瓶;故填:CDFGHI.

點評 熟記常用儀器的名稱以及實驗室制取氣體的裝置的選擇方法是解題的關(guān)鍵.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guān)習題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8.某化學科技小組在實驗室中對一燒杯渾濁的河水進行了簡單凈化.請完成操作中的有關(guān)問題:
(1)先向燒杯中加入適量明礬粉末,這是利用明礬溶于水后生成的膠狀物對雜質(zhì)的吸附,使雜質(zhì)沉降來達到凈水的目的.
(2)再進行過濾液體:
①過濾操作所必需的儀器:A,C,E,F(xiàn).
A.燒杯      B.酒精燈     C.鐵架臺(帶鐵圈)     D.試管
E.玻璃棒      F.漏斗       G.托盤天平            H.蒸發(fā)皿
②玻璃棒的作用是引流,玻璃棒下端接觸的部分是三層濾紙?zhí)帲?br />③若濾液仍然渾濁,你認為其原因可能是濾紙破損,濾液高于濾紙邊緣.
(3)再用活性炭除去水中的異味,這是利用了活性炭的吸附作用.
(4)最后進行蒸餾:所得蒸餾水是軟水(填“硬水”或“軟水”),檢驗的簡單方法是加入肥皂水,觀察泡沫的多少.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9.用原子和分子的觀點解釋氧化汞受熱分解生成汞和氧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6.學習化學時會遇到許多“相等”,下列有關(guān)“相等”的說法中錯誤的(  )
A.某有機物在氧氣中充分燃燒生產(chǎn)的二氧化碳中碳元素與有機物中碳元素質(zhì)量一定相等
B.中和反應中參加反應的酸和堿質(zhì)量一定相等
C.溶液稀釋前后溶質(zhì)的質(zhì)量一定相等
D.某酸溶液中酸根離子所帶的負電荷總數(shù)與氫離子所帶的正電荷總數(shù)一定相等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實驗探究題

13.下列是初中化學的三個實驗,按要求回答問題:

(1)實驗C中燒杯③的作用是作對比實驗;
(2)實驗B未達到實驗目的,沒有探究出燃燒條件中的溫度達到著火點;
(3)若實驗A測定出的空氣中氧氣的含量小于$\frac{1}{5}$,則造成的原因可能是裝置漏氣(或紅磷的量不足)(寫一點).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3.下列實驗操作或數(shù)據(jù)記錄正確的是(  )
A.用托盤天平稱取10.58g碳酸鈉粉末
B.用pH試紙測得某地雨水酸堿度為5.8
C.用10mL的量筒量取9.0mL水
D.常溫下,固體M的溶解度為36g,可配得該溫度下36%的M溶液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0.化學與生活、社會密切相關(guān),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食品添加劑有害人體健康,應禁止使用
B.霉變花生含黃曲霉素,必須煮熟后才可食用
C.包粽子用的基本原料糯米含的營養(yǎng)素主要是蛋白質(zhì)
D.購物時減少使用塑料袋,是為了緩解“白色污染”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7.下列各組物質(zhì)用水不能區(qū)分的是( 。
A.BaCO3   Na2CO3B.NaOH    NH4NO3C.CuSO4   Ca(OH)2D.KCl   NaCl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推斷題

8.某化學興趣小組的同學在老師的指導下,開展如下探究活動.A、B、C、D分別是碳酸鈉、氫氧化鈉、氫氧化鈣、硫酸鈉中的一種,它們之間的轉(zhuǎn)化關(guān)系如圖所示.(“→”表示物質(zhì)之間的轉(zhuǎn)化關(guān)系,“-”表示物質(zhì)之間可以發(fā)生化學反應)
回答下列問題:
(1)寫出下列物質(zhì)的化學式:ANa2CO3,BCa(OH)2
(2)寫出A→D的化學方程式Ca(OH)2+Na2CO3═CaCO3↓+2NaOH.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