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下列各組物質(zhì)充分混合后,最后得到無色、透明溶液的是(  )
A.硫酸銅溶液、氯化鈉溶液B.硫酸亞鐵溶液、稀鹽酸
C.氫氧化鈉溶液、無色酚酞溶液D.氫氧化鈉溶液、稀鹽酸

分析 若物質(zhì)之間相互交換成分,能結合成沉淀的則不能得到透明的溶液;本題還要注意能得到無色透明溶液,不能含有明顯有顏色的銅離子、鐵離子和亞鐵離子等.

解答 解:物質(zhì)加到水中得到無色澄清溶液,說明彼此之間不能生成沉淀,且不存在有色離子.
A、兩者不反應,但硫酸銅是藍色透明溶液,故選項錯誤.
B、兩者不反應,但硫酸亞鐵是淺綠色溶液,故選項錯誤.
C、NaOH溶液能使酚酞變紅色,故選項錯誤.
D、氫氧化鈉溶液與稀鹽酸反應生成氯化鈉和水,得到的溶液仍然是無色透明溶液,故此選項正確.
故選D.

點評 本題難度不是很大,對于能否得到無色透明的溶液,要注意彼此之間不能生成沉淀,還要注意特定離子的顏色.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3.下列變化屬于化學變化的是( 。
A.瓷碗破碎B.牛奶變酸C.輪胎爆炸D.電燈發(fā)光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4.將下列物質(zhì)溶于水中,不能放出大量熱的是( 。
A.濃硫酸B.熟石灰C.生石灰D.固體氫氧化鈉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11.石油化工生產(chǎn)中,可通過反應制得甲烷、乙烯、丙烯、苯等重要有機物.請回答:
(1)天然氣(主要成分是甲烷)可做環(huán)保汽車的燃料,它完全燃燒的化學方程式是CH4+2O2$\frac{\underline{\;點燃\;}}{\;}$CO2+2H2O.可燃物要燃燒必須具備的條件是與氧氣或空氣接觸,溫度達到著火點
(2)自然界中消耗二氧化碳的主要途徑是光合作用和海水吸收等,海水中的水與二氧化碳反應的化學方程式是CO2+H2O═H2CO3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實驗探究題

18.在一次小組活動中,同學們收集了一些碎雞蛋殼和廢電池的鋅皮,并配制了澄清的石灰水,想利用這些物質(zhì)做實驗.老師為同學們準備了如圖1所示用品.

(1)請寫出制備并收集二氧化碳氣體需要的儀器(填序號)①④⑤⑦.
(2)寫出利用以上物質(zhì)制二氧化碳的化學方程式CaCO3+2HCl=CaCl2+H2O+CO2↑.
(3)為了驗證二氧化碳的性質(zhì),某同學設計了如下一組實驗.取四朵用石蕊試液染成的紫色的干燥紙花,分別按圖2進行實驗.完成下列問題:
(1)觀察到紙花的顏色變化是:
Ⅰ.紙花變紅,Ⅱ.紙花不變色,Ⅲ.紙花不變色,Ⅳ.紙花變紅.
(2)該同學進行的Ⅰ、Ⅱ兩項實驗,說明什么?
(3)該同學進行四組對比實驗的目的是什么?
(4)寫出實驗Ⅳ中發(fā)生反應的化學方程式:CO2+H2O═H2CO3
(5)將12克的大理石放入盛有20克的稀鹽酸的燒杯中恰好完全反應(大理石中的雜質(zhì)不溶于水,也不與稀鹽酸反應).反應后燒杯中剩余物質(zhì)的總質(zhì)量為27.6克,試求:
(1)該反應生產(chǎn)二氧化碳的質(zhì)量.
(2)大理石中碳酸鈣的質(zhì)量分數(shù).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8.學習化學的目的之一是分析和解決生產(chǎn)生活中的實際問題,提高人們的生活質(zhì)量.
(1)餐具上的油污用加入洗潔精的水更容易洗掉,原因是洗潔精具有乳化作用.
(2)家庭生活中常見的垃圾有:①易拉罐 、趶U報紙 、蹱菜葉 、艿V泉水瓶,其中屬于可回收的垃圾是①②④(填序號).
(3)將密封良好的方便面從平原帶到高原時,包裝袋鼓起,從微觀角度分析是因為外界壓強變小,包裝袋內(nèi)分子間隔變大.
(4)氫化鈣(CaH2)固體可用于登山隊員的能源提供劑,它和水反應生成氫氧化鈣和氫氣,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CaH2+2H2O═Ca(OH)2+2H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填空題

15.N(NO23是科學家發(fā)現(xiàn)的一種新型火箭燃料.下列敘述正確的是B
A.N(NO23中氮原子和氧原子的個數(shù)比為1:3;
B.N(NO23的相對分子質(zhì)量是152
C.N(NO23中氮、氧元素的質(zhì)量比為2:3
D.N(NO23是一種氧化物(或化合物).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12.若使大粒鹽配制鹽水,為使大粒鹽盡快溶解,可采取的兩種方法是:
方法一:將大粒食鹽研細;方法二:攪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3.親愛的同學們,科學就在我們的身邊,科學知識與日常生活息息相關.下列物質(zhì)誰顯酸性( 。
A.B.C.D.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