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在一密閉容器內(nèi)加入甲、乙、丙、丁四種物質,在一定條件下發(fā)生化學反應,反應前后各物質的質量變化如圖.下列說法中不正確的是( 。
A.該反應為分解反應
B.丙可能為該反應的催化劑
C.反應中乙和丁的質量變化之比為3:2
D.丁相對分子質量是甲的2倍

分析 根據(jù)質量守恒定律,在化學反應中,參加反應前各物質的質量總和等于反應后生成各物質的質量總和.反應后質量增加的是生成物,減少的是反應物,據(jù)此分析.

解答 解:根據(jù)質量守恒定律,反應后丙的質量為:4g+10g+3g+4g-(6g+4g+8g)=3g,故乙為反應物,甲、丁為生成物,丙可能為催化劑,該反應為分解反應,
A、該反應為分解反應,故正確;
B、丙可能為催化劑,故正確;
C、反應中的乙、丁質量比為:(10g-4g):(8g-4g)=3:2,故正確;
D、生成甲、丁的質量比為:(6g-4g):(8g-4g)=1:2,由于未知反應的化學方程式中的化學計量數(shù),故無法確定甲、丁的相對分子質量比,故錯誤.
故選D.

點評 化學反應遵循質量守恒定律,即化學反應前后,元素的種類不變,原子的種類、總個數(shù)不變,這是書寫化學方程式、判斷物質的化學式、判斷化學計量數(shù)、進行相關方面計算的基礎.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填空題

3.如圖是電解水的簡易裝置.根據(jù)觀察到的實驗現(xiàn)象回答下列問題:
(1)A 為電源的負極 
(2)C管中產(chǎn)生的氣體是氫氣,D管中產(chǎn)生的氣體可用帶火星的木條來檢驗,現(xiàn)象是如果木條復燃,則證明是氧氣.
(3)該實驗證明水是由氫元素、氧元素組成的.得出該結論的依據(jù)是質量守恒定律.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多選題

4.物質的用途與性質密切相關.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武德合金可作保險絲,是因為其熔點低
B.洗潔精能洗去碗筷上的油污,是因為油污能溶于洗潔精
C.H2、C、CO常用于冶煉金屬,是因為它們具有還原性
D.液氧可用于火箭發(fā)射,是因為氧氣具有可燃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1.上海世博會期間對大量盆栽鮮花施用了S一誘抗素制劑,以保證鮮花盛開.已知S-誘抗素分子的化學式為C15H20O4.請回答:
(1)S-誘抗素的相對分子質量為264;
(2)s-誘抗素中碳、氫、氧三種元素的質量比為45:5:16;
(3)S一誘抗素中氧元素的質量分數(shù)為24.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8.一定質量的硫粉與過量的氧氣在密閉容器內(nèi)點燃充分反應,下圖中能正確反映容器內(nèi)有關的量隨時間變化關系的是( 。
A.B.C.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8.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氧氣能支持燃燒,說明氧氣有可燃性
B.空氣中氧氣約占總質量的21%
C.水變成水蒸氣,是因為水分子變大了
D.紅磷在氧氣中燃燒產(chǎn)生大量白煙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填空題

5.如圖是兩種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和4種粒子的結構示意圖.請回答下問題:

(1)C、D、E、F中,屬于同種元素的是DE(填字母序號,下同),最容易得到電子的是F. 達到相對穩(wěn)定結構的是CD.
(2)寫出D微粒代表的符號Mg2+
(3)寫出一條從圖A中獲得的信息鎂元素的質子數(shù)12(或鎂元素的核外電子數(shù)為12 或 鎂元素的相對原子質量為24.31)鎂原子序數(shù)為1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2.下列關于空氣的說法中,正確的是( 。
A.工業(yè)上利用氧氣和氮氣的沸點不同,從液態(tài)空氣中分離出氧氣的變化屬于分解反應
B.二氧化硫、二氧化氮、一氧化碳都是空氣的主要污染物
C.空氣中二氧化碳含量的增加對環(huán)境沒有任何影響
D.按質量分數(shù)計,空氣中約含有氮氣78%、氧氣21%、其他氣體和雜質1%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3.用化學符號表示:
(1)兩個氫原子2H 
(2)三氧化硫中硫顯+6價$\stackrel{+6}{S}$O3
(3)保持水的化學性質的最小粒子H2O  
(4)缺Zn 元素患侏儒癥
(5)2個碳酸根離子2CO32-    
(6)3個亞鐵離子3Fe2+
(7)含氧量最高的氧化物H2O2  
(8)鹽酸中的溶質HCl.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