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已知碘元素符號為I,如圖1是I-的原子結構示意圖.請回答下列問題:

(1)x的值為53.
(2)在下列元素周期表中,與碘元素的化學性質相似的元素是氟(填元素名稱).
(3)碘化氫(HI)的水溶液是一種酸,寫出碘化氫與氫氧化鉀溶液反應的化學方程式HI+KOH=KI+H2O.

分析 (1)因為原子的核內質子數(shù)=核外電子數(shù),核外電子數(shù)為2+8+18+18+7=53,則可知原子的核內質子數(shù);
(2)碘元素的化學性質與同族的元素的化學性質相似,同族的元素最外層電子數(shù)相同,找最外層電子數(shù)為7的原子;

解答 解:(1)核外電子數(shù)為2+8+18+18+7=53,根據(jù)原子的核內質子數(shù)=核外電子數(shù),則原子的核內質子數(shù)X的值為53;
(2)同族的元素最外層電子數(shù)相同,碘元素的原子外層電子數(shù)為7,則找最外層電子數(shù)為7的原子,故為氟原子;
(3)反應物是碘化氫與氫氧化鉀,生成物是碘化鉀和水,所以方程式是:HI+KOH=KI+H2O.
故答為:(1)53;
(2)氟;
(3)HI+KOH=KI+H2O

點評 解答本題關鍵是知道原子內各量的關系,決定元素化學性質的是最外層電子數(shù).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填空題

1.如圖A是鈉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相關信息,圖B是該元素形成的一種粒子的結構示意圖.
(1)B圖中x=11,該粒子的符號是Na+
(2)圖一是鈉與某物質發(fā)生化學反應的微觀示意圖.該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2Na+2H2O=2NaOH+H2↑,所屬基本類型為置換反應.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2.下列物質敞口防止在空氣中,質量發(fā)生變化與空氣的成分無關的是( 。
A.濃鹽酸B.濃硫酸C.苛性鈉D.鋁絲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實驗探究題

19.某化學興趣小組發(fā)現(xiàn)一袋腌制松花蛋的泥料,配料表上的成分是生石灰、純堿、食鹽和黃丹粉.他們要探究在腌制松花蛋過程中都有哪些物質對鴨蛋起作用,于是取少量泥料在水中溶解,充分攪拌后過濾.
探究內容一:泥料的成分及溶于水的有關探究
(1)黃丹粉的主要成分是氧化鉛,化學式為PbO,查閱資料知道氧化鉛不溶于水,能與酸反應,它的作用是使蛋產生美麗花紋,若氧化鉛與鹽酸反應生成氯化鉛(PbCl2),則氯化鉛是由離子構成的(選填“分子”、“原子”或“離子”).
(2)生石灰的主要成分是氧化鈣,生石灰加入水中會放熱(填“放”或“吸”),水在該過程中作為溶劑外,還作為反應物;取少量泥料的濾液于試管中,滴加無色酚酞試液,溶液呈紅色,說明泥料的水溶液呈堿性.
探究內容二:泥料濾液成分的探究
(3)小組成員都認為濾液中一定有NaCl和NaOH,對其他成分分別做出了如下猜想:
①濾液中還可能有Na2CO3
②濾液中還可能有Ca(OH)2和Na2CO3
③濾液中還可能有Ca(OH)2
你認為哪個猜想是錯誤的②,理由是氫氧化鈣和碳酸鈉不能共存.
【驗證實驗】小亮取一定量的濾液于試管中,向其中滴加了幾滴稀鹽酸,振蕩,沒有氣泡,于是他得出結論:沒有Na2CO3
請你選擇CO2以外的物質,設計一個實驗方案驗證猜想③.
實驗操作 實驗現(xiàn)象 實驗結論
 取少量的濾液于試管中,加入
適量的碳酸鈉溶液
 
產生白色沉淀
猜想③成立,寫出反應的化學方程式
Na2CO3+Ca(OH)2═CaCO3↓+2NaOH.
【反思】小強認為小亮的結論不嚴密,理由是稀鹽酸的量少,即使濾液中含有碳酸鈉,也不能產生氣泡.
【能力提升】
(4)綜合上述實驗,興趣小組的同學歸納出:多種物質加入到水中形成的溶液的溶質,除了考慮到物質的溶解性之外,還必須考慮物質相互之間是否會發(fā)生化學反應,下列物質在水溶液中能共存的是BD(填標號).
A.Na2CO3和H2SO4     B.CaCl2和NaNO3       C.AgNO3和NaCl       D.KNO3和HCl.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實驗探究題

6.某課外小組的同學擬進行:“雞蛋殼成分的探究”.請你參與學習.
【猜想與假設】雞蛋殼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鈣
【設計實驗】①你設計的實驗方案是利用碳酸鈣和稀鹽酸反應生成二氧化碳,利用澄清石灰水檢驗二氧化碳
②小明設計的實驗方案是:利用碳酸鈣高溫煅燒生成氧化鈣,氧化鈣與水反應生成氫氧化鈣,用酚酞試液檢驗生成的氫氧化鈣溶液.
【進行試驗】以下是小明實驗方案的實施過程:
①在一只小燒杯中加入10~20mL水,再滴入2-3滴酚酞試液;用鑷子夾取一片薄雞蛋殼置于酒精燈火焰上加熱,觀察現(xiàn)象;
②將雞蛋殼表面有白色固體出現(xiàn)時,停止加熱,放入小燒杯中,觀察現(xiàn)象.
【交流與思考】
(1)小明認為用點燃的木條檢驗生成的氣體,木條火焰熄滅,小紅認為此方法不能證明生成的氣體是二氧化碳,你的解釋是不能用燃燒的木條檢驗,因為能使木條熄滅的氣體不一定是二氧化碳.
(2)在裝有10~20mL水的小燒杯內,先加酚酞試液,再把加熱后的雞蛋殼放入其中.若先把加熱后的雞蛋殼放入水中,后加酚酞,也能得出相同的現(xiàn)象.同學們經過激烈的討論,認為前者更科學,你認為其中的道理是前者可以排除水不能使酚酞變紅色,后者不能排除水能使酚酞試液變紅色.
(3)化學課本中碳酸鈣的分解條件是“高溫”,通過該實驗,請你談談對化學反應條件的認識化學反應條件與物質的狀態(tài),固體顆粒的大小等因素有關.
(4)寫出支持你判斷的化學方程式(任寫一個即可)CaCO3+2HCl═CaCl2+H2O+CO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16.圖1A是某三種元素在元素周期衷中的相關信息,圖1B是空氣中含量最多的元素形成的一種粒子的結構示意圖.

(1)碳元素的相對原子質量為12.01.
(2)B圖中粒子的符號是N3-
(3)圖A中三種或兩種元素組成的有機物的化學式CH4或C2H5OH(任意寫一種)
(4)圖2是某種汽車尾氣在催化劑并加熱條件下處理裝置中發(fā)生化學反應的微觀示意圖,寫出該化學反應方程式4NH3+6NO$\frac{\underline{\;催化劑\;}}{△}$5N2+6H2O.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填空題

3.如表是Ca(OH)2和NaNO3的溶解度數(shù)據(jù),請回答下列問題.
 溫度/℃ 0 2040  6080 100 
溶解度/g Ca(OH)2 0.190.17  0.140.12 0.09 0.08 
 NaNO3 3191 111 129 313 336 

(1)依據(jù)如表數(shù)據(jù),繪制Ca(OH)2和NaNO3的溶解度曲線,圖中能表示NaNO3溶解度曲線的是A(填“A”或“B”).
(2)要向把一瓶接近飽和的Ca(OH)2溶液變成飽和溶液,可采取措施有①②⑤(填序號).
①蒸發(fā)水      ②升高溫度      ③降低溫度      ④加入水      ⑤加入氫氧化鈣
(3)現(xiàn)有60℃時含Ca(OH)2和NaNO3兩種溶質的飽和溶液,若要得到純凈的NaNO3晶體,應采取的物理方法是降溫結晶,過濾.
(4)現(xiàn)有20℃時Ca(OH)2的飽和溶液(甲溶液),向其中加入一定量的CaO后恢復到20℃,得到乙溶液,溶液中溶質的質量分數(shù)的關系為甲=乙(填“>”、“<”或“=”).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推斷題

20.A-G和X、Y均為中學化學常見物質,如圖所示是它們之間的相互轉化關系(部分反應的生成物已省略).已知:①常溫下,A、B、C均為無色無味的氣體,且C是植物光合作用的主要原料之一.
②D俗稱燒堿,F(xiàn)難溶于水,G是胃液的主要成分.
請回答下列問題:
(1)若B屬于有機物,其化學式可能為CH4(任寫一種);若B不屬于有機物,其化學式可能為O2(任寫一種).
(2)若反應④表示為E+X=2Y+F↓,則下列分析錯誤的是C(填序號).
A.該反應屬于復分解反應    B.Y中一定含有鈉元素
C.X一定是熟石灰          D.X中陰離子化合價是-1價
(3)反應③不適宜在實驗室制取C氣體,其原因是反應速率太快,不便于收集.
(4)寫出反應⑤的化學方程式CaCO3+2HCl=CaCl2+H2O+CO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分別將下列各組物質同時加到足量的水中,能得到無色透明溶液的是(  )
A.NaNO3、Ba(OH)2、Na2CO3B.H2SO4,NaNO3,Na2SO4
C.H2SO4,NaNO3,F(xiàn)eSO4D.CaCl2,Na2SO4,BaCl2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