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b、c三種物質的溶解度曲線如圖所示,請回答下列問題:
(1)P點表示的含義是_____;
(2)a物質中混有少量b物質時,可用_____方法提純a物質(填“降溫結晶”或“蒸發(fā)結晶”)。
(3)要使接近飽和的c溶液變成飽和溶液,可采用的方法有_____ (寫一種)。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海南省?谑2019屆九年級下學期5月中考模擬化學試卷 題型:單選題
硝酸鉀的溶解度隨溫度升高而增大。如圖是有關硝酸鉀溶液的實驗操作及變化情況。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 操作Ⅰ一定是降溫
B. ①與②的溶液質量一定相等
C. ①與③的溶質質量一定相等
D. ②與③的溶質質量分數(shù)一定相等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遼寧省盤錦市2019屆九年級下學期期初考試化學試卷 題型:實驗題
某化學小組欲配制490g溶質質量分數(shù)為10%的稀硫酸來進行實驗,老師為他們提供了溶質質量分數(shù)為98%的濃硫酸(密度為1.84g/cm3)
(1)通過計算,需要用到溶質質量分數(shù)為98%的濃硫酸的質量_______g
(2)溶液配制步驟:計算、量取、_______、裝瓶貼簽。
(3))玻璃棒攪拌的作用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遼寧省盤錦市2019屆九年級下學期期初考試化學試卷 題型:單選題
下列有關實驗現(xiàn)象描述正確的是( )
A. 打開盛有濃鹽酸試劑瓶的瓶塞,瓶口出現(xiàn)大量白煙
B. 將一氧化碳通入裝有灼熱氧化銅的玻璃管,生成銅和二氧化碳
C. 鐵絲在空氣中劇烈燃燒,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體
D. 向蒸餾水中加入適量肥皂水攪拌,產(chǎn)生大量泡沫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湖南省長沙市明德教育集團聯(lián)盟2019屆九年級下學期5月中考模擬化學試卷 題型:實驗題
用久置的鎂條做實驗時,需要用砂紙把表面的灰黑色打磨掉,直到露出光亮的銀白色.實驗小組同學對鎂條表面“灰黑色外衣”的成分進行如下探究.
(提出問題)鎂條表面“灰黑色外衣”的成分是什么?
(猜想與假設)
Ⅰ.是鎂與空氣中的氧氣反應生成的氧化鎂.
Ⅱ.是鎂與空氣中的二氧化碳反應生成的黑色碳單質.
Ⅲ.根據(jù)銅銹的成分是堿式碳酸銅,推測鎂條表面的“灰黑色外衣”是鎂在潮濕的空氣中生銹得到的堿式碳酸鎂.
同學們經(jīng)討論,從顏色上否定了只含有氧化鎂,因為氧化鎂是_____.
(查閱資料)
①堿式碳酸鎂的性質有:受熱可分解;常溫下能與稀硫酸反應.
②白色的硫酸銅粉末遇水能變?yōu)樗{色.
③碳不與稀硫酸反應,但與濃硫酸在加熱條件下能反應并生成CO2、SO2和H2O.
同學們認為碳與濃硫酸反應生成三種產(chǎn)物的共同點是_____(答出一點即可).
(進行實驗)
(1)同學們用久置的鎂粉進行了如下實驗.
實驗 裝置 | |
實驗 現(xiàn)象 | ①無水硫酸銅粉末逐漸由白色變?yōu)樗{色 ②澄清石灰水變渾濁 |
結論 | 久置的鎂粉中除鎂元素外,還含有的元素是_____ 久置的鎂粉中含有堿式碳酸鎂 |
(2)同學們發(fā)現(xiàn),經(jīng)加熱一段時間后,試管中鎂粉會突然“噗”地燃燒起來,出現(xiàn)紅熱,很快停止,并有黑色固體粘附在試管壁上.
①將試管取下,冷卻后加入足量稀硫酸,大部分固體溶解,并有氣泡出現(xiàn),但黑色固體沒有消失.請寫出有氣體生成的一個反應化學方程式_____.
②將實驗①試管中的混合物進行_____(填操作名稱),除去其中溶液,向黑色固體中加入濃硫酸,加熱.黑色固體全部溶解,得澄清溶液并伴有刺激性氣味的氣體產(chǎn)生.
實驗(2)說明,鎂在CO2中可以燃燒,生成了碳單質.
(實驗結論)
綜合上述實驗現(xiàn)象,實驗小組認為鎂條表面“灰黑色外衣”中含有碳和堿式碳酸鎂.
(反思與評價)
有的同學提出,實驗(2)不足以證明鎂條表面“灰黑色外衣”中含有碳,他的理由是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湖南省長沙市明德教育集團聯(lián)盟2019屆九年級下學期5月中考模擬化學試卷 題型:單選題
下列可用于驗證Fe、Cu、Ag三種金屬的活動性順序的一組藥品是( )
A. Fe、Cu、H2SO4溶液
B. Cu、Ag、FeSO4溶液
C. Fe、Ag、CuSO4溶液
D. Ag、FeSO4溶液、CuSO4溶液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湖南省長沙市明德教育集團聯(lián)盟2019屆九年級下學期5月中考模擬化學試卷 題型:單選題
下列對一些現(xiàn)象或事實的解釋不正確的是( )
選項 | 現(xiàn)象或事實 | 解釋 |
A | 端午時節(jié)粽飄香 | 分子在不斷運動 |
B | 氣體受熱膨脹 | 溫度升高,分子的體積變大 |
C | 石墨和金剛石硬度不同 | 碳原子排列方式不同 |
D | CO可以作燃料,CO2可以滅火 | 物質組成元素相同,分子結構不同 |
A. A B. B C. C D. 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江蘇省2019屆九年級下學期第二次中考模擬考試化學試卷 題型:單選題
“微觀—宏觀—符號”三重表征是化學獨特的表示物質及其變化的方法。如圖是金屬鈉投入水中所發(fā)生反應的微觀示意圖,以下解釋或說法不正確的是
A. 參加反應的物質的微粒個數(shù)比為1︰1
B. 鈉原子在該反應過程中得到電子
C. 該反應前后元素的種類沒有發(fā)生變化
D. 反應后的溶液呈堿性,因為溶液中存在OH-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江蘇省鹽城市大豐區(qū)、鹽都區(qū)2019屆九年級下學期期中考試化學試卷 題型:單選題
如圖是甲、乙、丙三種物質在水中的溶解度曲線。以下說法正確的是( 。
A. t2℃時溶解度由大到小的順序是乙>丙>甲
B. 由t2℃降到t1℃析出晶體最多的是甲溶液
C. 由t2℃降到t1℃丙溶液濃度一般不發(fā)生變化
D. 如果乙溶液中混有少量甲,可用冷卻結晶的方法提純乙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lián)網(wǎng)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wǎng)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qū)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qū)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