碳是人類利用最早的元素之一,生物體內絕大多數(shù)分子中都含有碳。
(1)動植物殘骸在幾百萬年的時間里,在高溫無氧的環(huán)境下形成大量的煤、天然氣和 等化石燃料。天然氣的主要成分是: (填化學式)。
(2)人類大量使用化石燃料,使大氣中的二氧化碳含量急劇增加。大量的二氧化碳進入海洋,使海洋中水的酸堿度被破壞,用化學方程式解釋海洋“變酸”的原因: 。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2016年人教版初中化學九年級上期末練習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2012•莊浪縣校級模擬)酸雨、溫室效應、臭氧空洞是人類面臨的三大環(huán)境問題,下列說法不準確的是( )
A.對燃煤預先采取脫硫措施,可以減少酸雨
B.逐步使用核能、風能、氫能,可以減少溫室效應
C.使用無氟冰箱等,可以減少臭氧空洞
D.使用液化氣代替汽油作汽車燃料,可以減少溫室效應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2016屆山東省泰安市東平縣九年級上學期期末化學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2012•懷化)下列溶液中,能使酚酞試液變紅的是( )
A.燒堿溶液 B.稀硫酸 C.稀鹽酸 D.醋酸溶液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2016屆四川省成都市九年級上學期教學質檢化學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2012•佛山)茶葉中含有豐富的無機礦物元素,包括鐵、氟、碘、硒等微量元素,對人體健康有益.上述四種元素中,缺少時易產生齲齒的元素是( )
A.鐵 B.氟 C.碘 D.硒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2016屆北京市順義區(qū)九年級上學期期末考試化學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下列物質在氧氣中燃燒,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體的是
A.木炭 B.鎂條 C.紅磷 D.鐵絲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2016屆北京市通州區(qū)九年級上學期期末學業(yè)水平質檢化學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下列變化中,屬于化學變化的是
A.礦石粉碎 B.紙張燃燒 C.酒精揮發(fā) D.冰雪融化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2016屆廣東省廣州市海珠區(qū)九年級上學期期末考試化學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下列實驗操作或裝置中,不正確的是
A.制取蒸餾水 B.鐵絲在氧氣中燃燒 C.CO2 驗滿 D.酒精燈失火用濕抹布撲蓋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2016屆廣西省九年級上學期期末化學試卷(解析版) 題型:計算題
鈦(Ti)和鈦合金被認為是21世紀的重要金屬材料。鈦可通過如下反應制得:鈦(Ti)和鈦合金被認為是21世紀的重要金屬材料。鈦可通過如下反應制得:TiCl4+2MgTi+2MgCl2 ,若要制得96 g 鈦,計算至少需要鎂的質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2016屆安徽省九年級上學期月考化學試卷(解析版) 題型:探究題
(2015秋•淮南校級月考)某興趣小組為了驗證質量守恒定律,做了鎂條在空氣中燃燒的實驗.
(1)請寫出鎂條與氧氣反應的化學方程式 .
(2)小霖發(fā)現(xiàn)燃燒產物的質量大于反應物鎂條的質量,認為這個反應不遵守質量守恒定律.我 (填“同意”或“不同意”)小霖的觀點,因為 .
(3)小明同學按如圖所示的裝置改進實驗,驗證了質量守恒定律,卻發(fā)現(xiàn)產物中還有少量淡黃色固體.
[提出問題]淡黃色固體是什么?
物 質 | MgO | MgCl2 | Mg3N2 | Mg(NO3)2 | MgCO3 | Mg(OH)2 |
顏 色 | 白色 | 白色 | 淡黃色 | 白色 | 白色 | 白色 |
[查閱資料]小明同學查閱資料,記錄了下列幾種含有鎂元素的物質的顏色.
其他同學認為不必查閱氯化鎂的顏色,理由是 ;
[提出猜想]分析資料,根據(jù)顏色判斷,李霖認為該淡黃色固體應該是 ,可能是由鎂與空氣中的 氮氣 反應生成的,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 .
[實驗探究]小霖設計實驗證實了自己的猜想,她的方案可能 ;
[反思與評價]通過上述實驗,我們可以發(fā)現(xiàn)燃燒不一定需要氧氣.
[相關結論]空氣中氮氣(N2)和氧氣(O2)的體積比約為 ,但鎂條在空氣中燃燒只生成少量的淡黃色固體,由此得出的一個結論是 .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lián)網(wǎng)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wǎng)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qū)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qū)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