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研究某石灰石樣品(雜質不溶于水也不與鹽酸反應)的活動中,興趣小組同學進行了如下實驗,過程如圖所示:
求:(1)反應中生成二氧化碳的質量是 。
(2)該大理石樣品中碳酸鈣的質量分數(shù)是 。
(3)100kg這種石灰石充分煅燒后,可得到固體多少kg?(碳酸鈣高溫分解時只生成氧化鈣與二氧化碳)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2017屆北京市九年級12月月考化學卷(解析版) 題型:填空題
看圖回答下列問題
(1)填寫儀器的名稱a 、b ;
(2)該裝置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玻璃棒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在此操作中要注意“一貼、二低、三靠”,其中
一“貼”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低”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在A、B、D、E四種元素中,已知A、B、D、E的核電荷數(shù)依次增大,A的原子核內只有一個質子;A單質在D單質中燃燒時,產生淡藍色火焰,生成是一種液態(tài)物質;B單質也可在D單質中燃燒,生成一種使石灰水變渾濁的氣體;E是地殼中含量第二位的金屬元素用化學式表示的每種元素的單質分別是
A__________,B__________, D__________,E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2017屆山東省新泰市九年級上學期期末化學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下列圖示操作正確的是( )
A.量筒讀數(shù) B.滴加液體
C.鐵絲在氧氣中燃燒 D. 氣體驗滿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2017屆山東省東營市九年級上學期期末化學卷(解析版) 題型:填空題
如圖是A、B、C三種物質的溶解度曲線,請回答:
(1)在t2℃時,A、B、C三種物質的飽和溶液中溶質的質量分數(shù)由小到大的順序為 ;
(2)將t2℃三種物質的飽和溶液降溫至t1℃時溶質的質量分數(shù)由大到小的順序是 ;
(3)要使接近飽和的C溶液變成飽和溶液,可采用的方法有 (寫出一種),當A物質中混有少量B、C兩種物質時,采用 的方法可以提純A.
(4)t2℃時,將30g A物質放入盛有50g水的燒杯中,所得溶液溶質的質量分數(shù)為 。(精確至0.1%);若將燒杯內物質降溫至t1℃(不考慮水蒸發(fā)),溶液中變化的是 (選填序號)。
a.溶劑的質量 b.溶液的質量 c.溶質的質量分數(shù)
(5)t2℃時,A物質的溶解度是 。小麗向100g t2℃的水中加入50gA物質,意外發(fā)現(xiàn)全部溶解,一段時間后又有部分A物質的晶體析出.我認為“意外發(fā)現(xiàn)全部溶解”的原因是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2017屆山東省東營市九年級上學期期末化學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鐵、鹽酸、石灰水、硫酸銅是初中化學中常見的物質,四種物質間的反應關系如右圖所示,圖中兩圓相交部分(A、B、C、D)表示物質間反應的主要實驗現(xiàn)象,其中描述正確的是
A.有氣泡產生 B.無明顯現(xiàn)象
C.有紅色固體析出 D.有藍色沉淀生成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2017屆江蘇省鹽城市九年級12月月考化學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在CO和CO2的混合氣體中,碳元素與氧元素的質量比為1:2,則原混合氣體中CO和CO2的質量比為
A.11:7 B.14:11 C.11:14 D.7:11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2017屆湖北省鄂州市鄂城區(qū)九年級上學期期末化學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填充題
物質的結構決定物質的性質.下列關于物質結構與性質的說法不正確的是
A. 生鐵和鋼的性能不同,主要是由于其含碳量不同
B. 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的化學性質不同,是由于構成它們的分子不同
C. 金剛石和石墨的物理性質不同,是由于構成它們的碳原子不同
D. 金屬鈉和鎂的化學性質不同,主要是由于鈉原子和鎂原子的最外層電子數(shù)不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2016屆廣東省卓越教育集團九年級下學期四城聯(lián)考A卷化學卷(解析版) 題型:填空題
用化學用語表示
(1)2 個亞鐵離子 ;
(2)氖氣 ;
(3)氧化鎂中鎂元素的化合價為+2 價 ;
(4)相對分子質量最小的氧化物的化學式 。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lián)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qū)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qū)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