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 【分析討論】(1)根據草酸(H2C2O4)與氫氧化鈣的反應:H2C2O4+Ca(OH)2═CaC2O4↓(白色)+2H2O,推測其酸堿性;
(2)根據“加熱草酸晶體生成CO、CO2和H2O”,找出反應物、生成物,書寫化學方程式;考慮用圖1裝置排水法收集CO的方法“短管進,長管出”.
【實驗反思】(3)試管口應略向下傾斜,應考慮 防止草酸加熱融化將導管堵塞.
(4)分析此問,考慮草酸加熱氣化產生草酸(H2C2O4)蒸氣與氫氧化鈣會反應生成CaC2O4沉淀;
【問題討論】(5)考慮將草酸鈣晶體(CaC2O4•xH2O)樣品高溫加熱,生成水;
(6)考慮C、G中澄清石灰水均變渾濁的原因;
(7)反應開始前通入氮氣的目的,考慮排除干.
【組成確定】
(8)根據圖4進行分析:①溫度為200℃左右時,晶體全部失去結晶水,由圖中數據可計算.
②因為CaC2O4的相對分子質量:128,根據圖象可知0~200℃是晶體失去結晶水的過程,根據關系式CaC2O4•xH2O~CaC2O4,進行計算.
③800℃以上時,經檢驗殘留固體為氧化物氧化鈣,根據化學方程式,進行計算.
④400℃時草酸鈣分解,其質量由12.8g變?yōu)?0.0g,生成碳酸鈣和CO固體,根據反應物、生成物,進行書寫化學方程式.
解答 解:【分析討論】
(1)根據草酸(H2C2O4)與氫氧化鈣的反應:H2C2O4+Ca(OH)2═CaC2O4↓(白色)+2H2O,推測草酸的水溶液的pH<7;
(2)①根據“加熱草酸晶體生成CO、CO2和H2O”,故其化學方程式是H2C2O4•2H2O△_CO↑+CO2↑+3H2O↑;
②NaOH溶液吸收CO2的化學方程式是2NaOH+CO2═Na2CO3+H2O;
③用圖1裝置排水法收集CO,氣體應從b端進入.
【實驗反思】
(3)甲認為圖2中試管口應略向下傾斜,應考慮防止草酸加熱熔化將導管堵塞.
(4)實驗中觀察到澄清石灰水變渾濁,乙認為一定是由草酸晶體受熱分解產生的CO2所導致,丙認為乙的結論不嚴密,理由是草酸加熱氣化產生草酸(H2C2O4)蒸氣與氫氧化鈣反應生成CaC2O4沉淀.
【問題討論】
(5)將草酸鈣晶體(CaC2O4•xH2O)樣品高溫加熱,B中觀察到硫酸銅粉末變藍現象,說明反應生成了水;
(6)C中澄清石灰水均變渾濁,說明反應還生成CO2氣體;G中澄清石灰水均變渾濁,說明反應還生成CO氣體,因為一氧化碳與氧化銅反應會生成二氧化碳.
(7)反應開始前通入氮氣的目的是排盡裝置內的空氣或除去裝置中的水、二氧化碳和氧氣.
【組成確定】
(8)利用熱分析儀對草酸鈣晶體(CaC2O4•xH2O)進行熱分解,獲得相關數據,繪制成固體質量-分解溫度的關系如圖4.
①溫度為200℃左右時,晶體全部失去結晶水,晶體中結晶水的質量為14.6g-12.8g=1.8g.
②因為CaC2O4的相對分子質量:128,根據圖象可知0~200℃是晶體失去結晶水的過程,14.6克CaC2O4•xH2O失去水后生成12.8克CaC2O4,根據
CaC2O4•xH2O~CaC2O4,
128+18x 128
14.6g 12.8g
則128+18x128=14.6g12.8g,解得x═1.
③800℃以上時,經檢驗殘留固體為氧化物,設生成氧化鈣的質量為x.
CaC2O4△_CaO+CO↑+CO2↑.
128 56
12.8g x
12856=12.8gx,解得x=5.6個,即圖中m的值是5.6g.
④400℃時草酸鈣分解,其質量由12.8g變?yōu)?0.0g,生成碳酸鈣和CO固體,故其反應的化學方程式是:CaC2O4△_CaCO3+CO↑.
故答案為:
【分析討論】(1)<
(2)①H2C2O4•2H2O△_CO↑+CO2↑+3H2O↑(反應物寫H2C2O4,方程式正確也給分)
②2NaOH+CO2═Na2CO3+H2O;③b
【實驗反思】(3)防止草酸加熱熔化將導管堵塞;
(4)草酸加熱氣化產生草酸(H2C2O4)蒸氣與氫氧化鈣反應生成CaC2O4沉淀;
【性質探究】(5)硫酸銅粉末變藍;(6)CO;CO2;
(7)排盡裝置內的空氣或除去裝置中的水、二氧化碳和氧氣(學生答除去裝置內的水和二氧化碳給分)
【組成確定】(8)①1.8 ②1 ③5.6g ④CaC2O4高溫_CO↑+CaCO3
點評 本題通過實驗的方式探究了菠菜不能與豆腐同食的原因,考查了學生應用化學知識解決生活中實際問題的能力,解答時一要熟悉常見物質的檢驗、鑒定方法,二要挖掘題目信息并靈活應用,仔細分析和解決問題.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填空題
實驗操作 | 實驗現象 | 實驗結論 |
①取一定量試管中的溶液于試管中,加入足量CaCl2溶液,過濾;②向濾液滴加適量酚酞試液. | 酚酞試液變紅 | 小剛猜想成立 |
實驗操作 | 實驗現象 | 實驗結論 | |
方案一 | 在氫氧化鈉溶液中滴加1~2滴酚酞試液,再向其中滴加稀硫酸 | 酚酞試液由紅色變?yōu)闊o色 | 氫氧化鈉和稀硫酸發(fā)生了反應. |
方案二 | 在常溫的氫氧化鈉溶液中滴加同溫稀硫酸用溫度計測量混合液的溫度 | 混合液溫度明顯升高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填空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實驗操作 | 實驗現象 | 實驗結論 |
取未知成分溶液E少許,加入硝酸銀溶液, | 出現白色沉淀 | NH4Cl(用化學式表示)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填空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磷肥 | B. | 鉀肥 | C. | 氮肥 | D. | 復合肥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含氧元素的化合物都屬于氧化物 | |
B. | 石蕊溶液能使稀鹽酸變紅色 | |
C. | 細鐵絲在氧氣中劇烈燃燒,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體 | |
D. | 金剛石和石墨物理性質存在著明顯差異,是因為構成它們的原子大小不同 |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qū)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qū)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