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金屬A和B的相對分子質量比為8:9,等質量的A和B分別與足量稀鹽酸反應,生成的氫氣質量比為3:4.則兩金屬的化合價之比為( 。
A.2:3B.3:2C.2:1D.1:2

分析 根據(jù)金屬與酸反應制得的氫氣質量=$\frac{金屬的化合價}{金屬的相對原子質量}$×金屬的質量分析解答.

解答 解:設金屬的質量為m,AB的化合價分別是x、y;
則有$\frac{\frac{x}{8}×m}{\frac{y}{9}×m}$=$\frac{3}{4}$

$\frac{x}{y}$=$\frac{2}{3}$
故選:A.

點評 此題是對金屬與酸反應規(guī)律的考查,解題的關鍵是掌握一個經(jīng)驗公式氫氣質量=$\frac{金屬的化合價}{金屬的相對原子質量}$×金屬的質量.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實驗探究題

13.分析與推理是化學學習常用的方法.
(1)已知,鐵與氯化鐵溶液發(fā)生如下反應:Fe+2FeCl3=3FeCl2.如圖1所示,將一段生銹的鐵絲放入燒瓶中,打開K向燒瓶中加入一定量的稀鹽酸后,關閉K,看到燒瓶中的固體完全消失,燒杯中導管口有氣泡冒出,此時燒瓶中含鐵元素的物質可能的組合是FeCl2、FeCl3、FeCl2(不一定填滿).
(2)從含有大量硫酸銅的工業(yè)廢水中提取銅,同時獲得氧化鐵的工業(yè)流程如圖2(廢水中的其他物質不參與反應,且部分產(chǎn)物未標出):
①操作1、操作2均為過濾.
②寫出物質A、產(chǎn)品F的化學式:AFe;FFe2O3
寫出反應②的化學反應方程式:Fe+H2SO4=FeSO4+H2↑.
(3)已知向碳酸鈉溶液中逐滴加入鹽酸,隨鹽酸量的增加先后發(fā)生如下兩個反應:
①Na2CO3+HCl=NaHCO3+NaCl;②NaHCO3+HCl=NaCl+H2O+CO2↑.取10.6g Na2CO3配成溶液,向其中逐滴加入100g溶質質量分數(shù)為3.65%的稀鹽酸,理論上沒有(填“有”或“沒有”)CO2氣體產(chǎn)生.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填空題

14.簡要說明下列操作可能造成的不良后果.
(1)用膠頭滴管取液后未清洗又去吸取其他溶液會污染試劑
(2)實驗剩余的藥品放回原瓶會造成原瓶內的試劑受到污染;
(3)在實驗室邊操作邊吃東西引起中毒和操作失。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2.生活在密閉狹小的特殊環(huán)境(如潛艇、太空艙)里,O2會越來越少,CO2會越來越多,因此將CO2轉化為O2,不僅有科學意義也有重要的實用價值.據(jù)科學文獻報道,NiFe2O4在一定條件下既能促進CO2分解又可重復使用.NiFe2O4在此反應中是(  )
A.粘合劑B.制冷劑C.防腐劑D.催化劑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19.天然氣的主要成分是甲烷(CH4),我;瘜W興趣小組的同學對甲烷燃燒的產(chǎn)物產(chǎn)生了興趣,請你參與:
【提出問題】甲烷燃燒后生成哪些物質?
【查閱資料】含碳元素物質完全燃燒生成CO2,不完全燃燒生成CO;無水CuSO4遇水變藍.
【猜想與假設】甲 CO2 H2O;             乙 CO  H2O;
丙 NH3CO2 H2O;         丁 CO2 CO  H2O.
你認為丙同學的猜想一定是錯誤的.
【實驗探究】為了驗證上述猜想與假設,將甲烷在一定量的O2中燃燒的產(chǎn)物依次通過下列裝置:

(1)A、B裝置的順序否(填“能”或“不能”)顛倒;
(2)實驗中用純凈O2而不用空氣的原因是空氣中含有CO2和H2O(干擾對產(chǎn)物的鑒別);
(3)實驗中觀察到A中無水CuSO4變藍,B、D中澄清石灰水變渾濁,C中紅色粉末變成黑色,由此推斷丁同學猜想成立;
(4)請寫出C中紅色粉末變成黑色的化學方程式:Fe2O3+3CO$\frac{\underline{\;高溫\;}}{\;}$2Fe+3CO2;
【反思與交流】為避免有毒的CO污染環(huán)境,所以含碳元素的物質燃燒必須滿足的條件是:氧氣充足.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9.硬水中含有Ca(HCO32等物質,在加熱條件下Ca(HCO32會分解成CaCO3,寫出Ca(HCO32分解方程式,水垢成分CaCO3和Mg(OH)2,寫出用醋酸除去水垢的化學方程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實驗探究題

16.興趣小組在純凈CuO中通入一定量CO,加熱,黑色固體完全變?yōu)榧t色.
查閱資料1:Cu2O為紅色固體,可發(fā)生下列反應:Cu2O+H2SO4=Cu+CuSO4+H2O
【猜測】對CO還原CuO形成的紅色固體,三位同學提出如下猜想:
甲:紅色固體可能是Cu;  乙:紅色固體可能是Cu2O;  丙:紅色固體可能是Cu和Cu2O.
【實驗】
(1)取CO還原CuO后的紅色固體,加入足量的稀硫酸溶液,若觀察到溶液變藍
(填實驗現(xiàn)象),則可否認甲同學提出的猜想.
查閱資料2:加熱時,H2和Cu2O能反應,產(chǎn)生Cu和H2O
(2)為確定CO還原CuO形成的紅色固體的組成,取35.2g該紅色固體樣品,進行如下實驗:

①實驗時,先通一段時間的H2(填“加熱樣品”或“通一段時間的H2”).
②若在裝置C中,觀察到無水硫酸銅變藍(填實驗現(xiàn)象),則樣品中含Cu2O.
③通入足量H2并充分加熱后,測得C增加3.6g,則猜想丙(填“甲”、“乙”或“丙”)成立,寫出CO還原CuO得到該固體樣品的化學方程式:CO+2CuO$\frac{\underline{\;\;△\;\;}}{\;}$Cu+Cu2O+CO2
【反思】取35.2g該紅色固體樣品,加入足量的H2SO4溶液,過濾、洗滌、干燥得到固體19.2g,則原固體中Cu的質量為6.4g,若將該樣品完全氧化,則得到氧化銅的質量為24g.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實驗探究題

13.某品牌純堿中含有少量氯化鈉.某化學探究小組欲測定該品牌純堿的純度(即碳酸鈉的質量分數(shù)).
(一)甲組同學設計如圖甲所示實驗:
【實驗步驟】
①組裝好如圖甲儀器,并檢查裝置的氣密性;
②稱取13.0g樣品放入錐形瓶中,加入少量蒸餾水溶解,并在其他裝置中加入相應的藥品;
③稱量裝置C的質量;
④打開分液漏斗旋塞滴入稀硫酸,直到不再產(chǎn)生氣泡為止;
⑤再次稱量裝置C的總質量;
⑥計算出樣品中碳酸鈉的質量分數(shù).
【實驗分析】
(1)A裝置中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Na2CO3+H2SO4=Na2SO4+H2O+CO2↑.
(2)B裝置的作用是除去水蒸氣.
(3)如果沒有B裝置則所測樣品中碳酸鈉的質量分數(shù)偏大.(填偏大、偏小、不變)
(4)小明提出能否用鹽酸代替硫酸?同學們經(jīng)過討論認為不能,理由是鹽酸揮發(fā)出氯化氫氣體被裝置C吸收,影響實驗測定.
(5)稱得純堿樣品的質量為13.0g,實驗前、后C裝置(包含藥品)的質量分別為61.2g和65.6g,則該純堿樣品的純度為81.5%(精確到0.1%).
(二)乙組同學采用生成沉淀的方法來測定樣品中純堿的質量分數(shù),設計了如圖乙實驗:

(1)判斷加入氯化鋇溶液是否過量的合適方法是A,(填序號)然后觀察現(xiàn)象判斷.
A.靜置混合物X,向上層清液中繼續(xù)滴加氯化鋇溶液,若無白色沉淀生成,則氯化鋇已經(jīng)過量;
B.向混合物X中滴加稀硫酸,若有白色沉淀生成則說明氯化鋇已經(jīng)過量.
(2)判斷濾渣是否洗滌干凈,可以采取向最后的洗出液中滴加C,(填序號)然后觀察現(xiàn)象判斷.
A.氯化鋇溶液  B.稀硫酸   C.硝酸銀溶液   D.稀鹽酸
(3)根據(jù)實驗數(shù)據(jù),乙組測得樣品中碳酸鈉的質量分數(shù)為88.3%(精確到0.1%).
【實驗反思】
甲乙兩組同學所測該品牌中碳酸鈉的質量分數(shù),你認為乙組(填“甲”或“乙”)更準確,另一組存在較大偏差的原因可能是因甲組中生成的二氧化碳殘留在錐形瓶中,未被裝置C吸收,影響實驗測定.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14.如圖是在高溫高壓、催化劑條件下氮氣和氫氣發(fā)生反應的微觀模擬圖,其中分別表示氮原子和氫原子.

請回答下列問題:
(1)在B中補充畫出相關粒子圖形,使其表示正確;
(2)結合該圖示從微觀角度解釋由A到C變化的實質是每三個氫原子和一個氮原子結合成一個氨分子.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