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圖所示實驗操作正確的是

A. 稱量固體氫氧化鈉 B. 玻璃管連接橡膠管

C. 測定空氣中氧氣含量 D. 滴加液體

B 【解析】A、氫氧化鈉易潮解,不能放在稱量紙上稱量,錯誤; B、玻璃管連接橡膠管時,左手拿橡膠管,右手拿玻璃管,并用水潤濕玻璃管,輕輕旋轉(zhuǎn),正確; C、測定空氣中的氧氣的含量的實驗中應該用紅磷,不能用木炭,錯誤; D、用膠頭滴管滴加液體時,膠頭滴管應該做的垂直懸空,錯誤。故選B。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guān)習題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江蘇省無錫市濱湖區(qū)2018屆九年級第一次模擬考試化學試卷 題型:單選題

下列有關(guān)水或溶液的說法正確的是( )

A.用直流電電解水,發(fā)現(xiàn)負極與正極上得到的氣體體積比約為2:1

B.自來水廠的凈水過程中,加入明礬的作用是殺菌消毒

C.為了節(jié)約用水,可以用工業(yè)廢水直接澆灌農(nóng)田

D.均一、穩(wěn)定的液體一定是溶液

A 【解析】 試題分析:A、用直流電電解水,發(fā)現(xiàn)負極與正極上得到的氣體體積比約為2:1,正確;B、由于明礬溶于水生成的膠狀物具有吸附性,自來水廠的凈水過程中,加入明礬的作用是吸附懸浮雜質(zhì),加速沉降,錯誤;C、由于工業(yè)廢水中常含有有毒的物質(zhì),用工業(yè)廢水直接澆灌農(nóng)田會造成減產(chǎn)甚至絕產(chǎn),還會污染水體,錯誤;D、穩(wěn)定的液體不一定是溶液,例如水均一、穩(wěn)定的液體,但是水不是溶液,錯誤。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湖北省宜昌市東部2018屆九年級下學期期中考試化學試卷 題型:單選題

下列實驗方法一定能達到實驗目的的是

選項

實驗目的

實驗方法

A

檢驗一瓶氣體是否為CO2

將燃著的木條伸入瓶中

B

鑒別H2和CH4

分別點燃,在火焰上方罩一干冷燒杯

C

鑒別石灰石和燒堿

加入適量的稀鹽酸

D

比較Zn、Cu、Ag的金屬活動性

將Zn和Cu分別放入AgNO3溶液中

A. A B. B C. C D. D

C 【解析】試題分析:檢驗一瓶氣體是否為CO2不能用燃著的木條,因為熄滅可能是氮氣等;鑒別H2和CH4,不能分別點燃,在火焰上方罩一干冷燒杯,因為都會有水珠產(chǎn)生;鑒別石灰水和NaOH溶液,不能加入適量的稀鹽酸,因為都沒有現(xiàn)象。故選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江蘇省泰州市海陵區(qū)2018年中考適應性訓練化學試卷 題型:填空題

化學來源于生活,化學與生活密切相關(guān)。

(1)凈水器中常用____來除去水中的色素和異味;向某水樣中加入肥皂水,振蕩后,發(fā)現(xiàn)泡沫較少,有較多白色垢狀物產(chǎn)生,則該水樣為____(填“硬水”或“軟水”);

(2)為了預防佝僂病,幼兒及青少年可補充一些含____元素(填元素符號)的食品;

(3)氫氧化鋁可用于治療胃酸過多,化學方程式為____,基本反應類型為____;

(4)天然氣的主要成分是甲烷,甲烷的密度比空氣小,具有可燃性,甲烷完全燃燒的化學方程式為____,為防止天然氣泄漏造成的危險,可在家中安裝報警器,如圖甲、乙兩種情況,安裝位置正確的是____。(填“甲”或“乙”)

活性炭 硬水 Ca 3HCl + Al(OH)3 = AlCl3 + 3H2O 復分解 CH4 + 2O2 點燃 CO2 + 2H2O 甲 【解析】(1)活性炭具有吸附性,可以吸附水中的色素和異味;向水中加入肥皂水,泡沫多浮渣少的是軟水,反之是硬水; (2)人體缺乏鈣元素易得佝僂; (3)氫氧化鋁治療胃酸過多的原理是氫氧化鋁與稀鹽酸反應生成氯化鋁和水,反應方程式為3HCl +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江蘇省泰州市海陵區(qū)2018年中考適應性訓練化學試卷 題型:單選題

用“W”型玻璃管進行微型實驗(如圖所示)。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 a處的化學方程式為:3CO+ Fe2O3 =2Fe + 3CO2

B. b處澄清的石灰水變渾濁

C. 尾氣可以不經(jīng)處理就直接排放

D. 使用該微型裝置進行實驗優(yōu)點只有節(jié)約藥品

B 【解析】A、該反應缺少反應條件,錯誤; B、a處有二氧化碳生成,故b處澄清石灰水變渾濁,正確; C、尾氣中混有一氧化碳,一氧化碳是有毒的氣體,故必須進行尾氣處理,錯誤; D、該實驗裝置不僅節(jié)約藥品,而操作簡便,錯誤。故選B。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江蘇省揚州市高郵2018屆九年級下學期一?荚嚮瘜W試卷 題型:科學探究題

雞蛋主要由蛋殼、蛋殼膜、蛋白、蛋黃等幾個部分組成,其中蛋殼的主要成分是CaCO3,里面覆蓋一層蛋殼膜;瘜W活動興趣小組的同學開展了以下探究活動:

【提出問題】蛋殼中的CaCO3含量是多少?

【查閱資料】

a、蛋殼經(jīng)過科學檢測其中含CaCO3的質(zhì)量分數(shù)約為82%~85%,含蛋白質(zhì)質(zhì)量分數(shù)約14-17%。

b、蛋殼膜中蛋白質(zhì)含量約為90%~93%。

c、Ba(OH)2是一種堿,化學性質(zhì)與Ca(OH)2相似。

【設計方案】

方案一:用“灼燒法”,將該蛋殼放在空氣中充分灼燒并采集相關(guān)數(shù)據(jù)進行測定。

方案二:用“酸處理法”,將蛋殼與稀鹽酸反應后再進行吸收轉(zhuǎn)變?yōu)樘妓徜^進行測量處理。

【進行實驗】

方案一:稱取12.0 g蛋殼研磨成粉末置于通風櫥中,灼燒至質(zhì)量不再減少,再稱量剩余固體的質(zhì)量為7.16 g。

方案二:用下圖所示的連接實驗裝置,稱取12 g蛋殼樣品進行實驗(假設其他成分均不與HCl反應,裝置內(nèi)試劑均足量。)

【實驗步驟】

① 按上圖連接好裝置后,并檢查裝置的氣密性;

② 向B裝置中加入蛋殼樣品后,先通入一會兒空氣;

③ 關(guān)閉K1,打開K2,向蛋殼樣品中滴入10%的鹽酸,直到__________為止;

④ 關(guān)閉K2,打開K1,再緩緩通入空氣一會兒,至裝置C中不再產(chǎn)生沉淀為止;

⑤ 將裝置C中的固液混合物進行過濾、__________、烘干后稱量其質(zhì)量;

⑥ 重復上述實驗。

【數(shù)據(jù)處理】

方案一:產(chǎn)生的CO2質(zhì)量__________g,蛋殼中的CaCO3的質(zhì)量分數(shù)為__________%。(保留一位小數(shù))

方案二:重復3次實驗,記錄數(shù)據(jù)如下:

實驗次數(shù)

第1次

第2次

第3次

裝置C中沉淀質(zhì)量(/g)

19.68

19.75

19.67

方案二:實驗測得蛋殼中的CaCO3的質(zhì)量分數(shù)__________(寫出計算過程,)

(已知:Mr(CaCO3):100 Mr(BaCO3):197)

【評價反思】

(1)方案二中裝置D的作用是__________。

(2)方案一測定值與科學檢測的數(shù)據(jù)有較大誤差,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

不再產(chǎn)生氣泡 洗滌 4.84 91.7 83.3% 防止空氣中的二氧化碳氣體進入裝置C,引起測定值偏高或測定誤差(體現(xiàn)因果關(guān)系,才得分,只說減少實驗誤差不得分) 蛋殼中有蛋白質(zhì)、內(nèi)部的蛋殼膜是有機物,灼燒也失重導致測定偏高(關(guān)鍵詞蛋白質(zhì)/膜) 【解析】【實驗步驟】③ 根據(jù)將碳酸鈣反應完全分析解答;⑤根據(jù)實驗步驟分析解答;【數(shù)據(jù)處理】方案一:根據(jù)質(zhì)量守恒定律解答;根據(jù)某物質(zhì)的質(zhì)量分數(shù)=×100...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江蘇省揚州市高郵2018屆九年級下學期一模考試化學試卷 題型:單選題

下列四個圖象分別對應四種實驗操作過程,其中正確的是

A. 甲表示向一定質(zhì)量的鹽酸和氯化鈣的混合溶液中逐滴加入碳酸鈉溶液至過量

B. 乙表示向稀硫酸中加水

C. 丙表示向一定質(zhì)量的稀硫酸中逐滴加入氫氧化鋇溶液至過量

D. 丁表示加熱一定質(zhì)量的高錳酸鉀

AD 【解析】A、向一定質(zhì)量的鹽酸和氯化鈣的混合溶液中逐滴加入碳酸鈉溶液至過量的過程中,生成氯化鈉的質(zhì)量不斷增大,當碳酸鈉與鹽酸和氯化鈣完全反應時,氯化鈉的質(zhì)量不再增大,正確;B、向稀硫酸中加水,溶液的pH逐漸增大至接近于7,錯誤;C、向一定質(zhì)量的稀硫酸中逐滴加入氫氧化鋇溶液至過量的過程中,氫氧化鋇不斷和硫酸反應生成硫酸鋇沉淀和水,溶質(zhì)的質(zhì)量減小,質(zhì)量分數(shù)也減小,當氫氧化鋇和稀硫酸完全反應時...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江蘇省揚州市高郵2018屆九年級下學期一?荚嚮瘜W試卷 題型:單選題

清澈的湖水屬于

A. 純凈物 B. 氧化物 C. 混合物 D. 有機物

C 【解析】清澈的湖水中常溶有可溶性的物質(zhì),屬于混合物,不屬于純凈物、單質(zhì)和化合物。故選C。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安徽省阜陽市2018屆九年級下學期期中考試化學試卷 題型:單選題

下列變化中,屬于化學變化的是 ( )

A. 堆雪人 B. 裁剪衣服 C. 削鉛筆 D. 植物的光合作用

D 【解析】A、堆雪人只是將雪堆起來,沒有生成新物質(zhì),屬于物理變化,錯誤;B、裁剪衣服是將其裁剪開,沒有生成新物質(zhì),屬于物理變化,錯誤;C、削鉛筆只是將其削細,過程中沒有生成新物質(zhì),屬于物理變化,錯誤;D、植物的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和水,釋放出氧氣和有機物,生成新物質(zhì),屬于化學變化,正確。故選D。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