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次野炊活動中,同學們攜帶了鐵鍋、牛肉、面條、西紅柿、食用油、食鹽、味精、食醋、去污粉(有效成分為碳酸鈉)等物品.
(1)攜帶過程中,不慎將食鹽和去污粉的瓶子混淆了,若將它們區(qū)別開來,適宜選用________(填所攜帶物品的名稱).
(2)烹飪牛肉西紅柿湯時,小春同學取鍋中少量湯品嘗就知道整鍋湯鹽味如何,是因為溶液具有________(填一條性質(zhì)).
(3)用完餐后,負責整理的同學用水把余火熄滅,其滅火原理是________
(4)野炊結(jié)束時,小輝用干布抹去鐵鍋表面的水漬,這樣的目的是________.
解:(1)食鹽的主要成分是氯化鈉,去污粉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鈉,氯化鈉與醋酸不反應,碳酸鈉與醋酸反應生成醋酸鈉、水、二氧化碳,向食鹽和去污粉中分別加入食醋,有氣泡放出的是去污粉,沒有氣泡放出的是食鹽;
(2)食鹽的主要成分是氯化鈉,氯化鈉易溶于水形成溶液,溶液是均一的、穩(wěn)定的混合物,所以取少量湯進行品嘗就可知道整鍋湯鹽味如何.
(3)用水把余火熄滅,其滅火原理是降低溫度至著火點以下;
(4)鐵生銹的條件是鐵與水、氧氣同時接觸.用干布抹去鐵鍋表面的水漬,這樣的目的是防止鐵鍋生銹.
故答為:(1)食醋;(2)均一性,(3)降低溫度至著火點以下;(4)防止鐵鍋生銹.
分析:(1)根據(jù)碳酸鈉與酸反應能放出氣體的性質(zhì)進行分析;
(2)根據(jù)溶液的特征進行分析;
(3)根據(jù)滅火的原理進行分析;
(4)根據(jù)鐵生銹的條件分析.
點評:化學來源于生產(chǎn)、生活,也服務于生產(chǎn)、生活,與生產(chǎn)、生活相關(guān)的化學知識,關(guān)乎我們的生存、健康和社會的發(fā)展,是中考熱點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