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網 > 初中化學 > 題目詳情

【題目】某;瘜W興趣小組利用數字化傳感器探究稀硫酸和氫氧化鈉溶液的反應過程,測得燒杯中溶液的pH隨滴加液體體積變化的曲線如圖所示。

1)該實驗是將__________逐滴滴入到另一種溶液中。

2)圖中a點所示溶液中,含有的溶質是__________(填化學式),b點所示溶液中的主要離子是______(填離子符號)。

3)向圖中c點所示溶液中滴加無色酚酞溶液,溶液顏色為___________色。

4)寫出該反應的化學方程式_______。

【答案】氫氧化鈉溶液 H2SO4、Na2SO4 Na+、SO42-

【解析】

1)由圖中原溶液的pH小于7可知,該變化對應的實驗操作是將氫氧化鈉溶液滴加到另一種溶液中;故填:氫氧化鈉溶液;

2)硫酸和氫氧化鈉反應生成硫酸鈉和水,圖中a點所示溶液的pH小于7,即溶液顯酸性,溶液中的溶質是硫酸鈉和硫酸;b點溶液的pH等于7,硫酸和氫氧化鈉恰好完全反應,溶液中的主要離子是Na+SO42-;故填:H2SO4Na2SO4;Na+SO42-;

3)圖中c點溶液pH大于7,氫氧化鈉過量,向所示溶液中滴加無色酚酞溶液,溶液顏色為紅色。故填:紅;

4)硫酸和氫氧化鈉反應生成硫酸鈉和水,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故填: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AG表示初中化學常見的物質,它們之間的轉化關系如圖所示(部分生成物已略去)。其中A、B、C中均含有同一種元素,D是溫室氣體,G是重要調味品。請回答下列問題:

1G的化學式為_____。

2)反應的基本反應類型為:_____

3)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_____。

4F的一種用途是: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如圖是甲、乙、丙三種物質的溶解度曲線,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 t1℃時,30g甲物質溶于70g水中得到30%的甲溶液

B. t3℃時將甲、乙兩物質的飽和溶液降溫到t2℃,析出晶體質量甲>乙

C. t2℃時,甲、丙溶液中溶質的質量分數甲>丙

D. 將t3℃時甲、乙、丙三種物質的飽和溶液降溫到t1℃,所得溶液溶質的質量分數關系是乙>甲>丙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氫氧化鋇與氫氧化鈣同屬于堿類物質,其化學性質相似嗎?某興趣小組的同學對此進行探究。

Ⅰ.定性探究

序號

操作

現象

結論

實驗一

向氫氧化鋇溶液中滴入_____試劑

溶液變紅

氫氧化鋇溶液呈堿性

實驗二

向實驗一的溶液中通入適量的二氧化碳

產生_____

紅色消失

氫氧化鋇溶液能與

二氧化碳反應

實驗三

另取氫氧化鋇溶液,滴入一定量

的碳酸鈉溶液

產生白色沉淀

氫氧化鋇溶液能與

碳酸鈉溶液反應

1)寫出實驗三中發(fā)生反應的化學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同學們將上述三個實驗中反應后的廢液都倒入一個燒杯中,過濾后,得到白色沉淀和紅色濾液,他們決定對沉淀和濾液進行探究。

探究一:(提出問題)沉淀能否與酸發(fā)生反應?

(實驗探究)向沉淀中加入足量的稀硫酸,觀察到有氣泡產生,最終沉淀______________(填消失不消失)。

探究二:(提出問題)濾液中除指示劑外,還有哪些溶質?

(作出猜想)①氫氧化鈉, ②氫氧化鈉、碳酸鈉, __________________

(實驗探究)

序號

操作

現象

結論

實驗四

取濾液樣品于試管中,

加入幾滴稀鹽酸

沒有明顯現象

猜想②不成立

實驗五

取濾液樣品于試管中,

加入幾滴碳酸鈉溶液

產生沉淀

猜想_____成立

2)有同學提出:實驗四的操作存在問題,導致結論不準確,請你改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小組同學討論后發(fā)現,只用一種溶液做一次實驗,就可以驗證猜想,該溶液是_____。

.定量探究

100g氫氧化鋇溶液中滴加溶質質量分數為10%的硫酸銅溶液,溶液的導電能力隨著硫酸銅溶液的加入發(fā)生如圖的變化關系。

溶液處于B點時,其中含有的是__________、_____(填微粒符號)。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化學是一門以實驗為基礎的科學,化學實驗和科學探究離不開實驗裝置。

(1)制取氣體實驗時,首先要對發(fā)生的裝置進行氣密性檢查,確保裝置不漏氣,裝置C氣密性檢查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

(2)實驗室制取氣體選擇收集方法時,下列氣體性質不需考慮的是_________________。

A 密度

B 可燃性

C 溶解性

D 能否與水反應

(3)實驗室用大理石與稀鹽酸制取CO2,反應原理是__________________ (用化學方程式表示)。

(4)某同學取一定濃度的鹽酸與石灰石反應,將生成的氣體通入新制澄清石灰水中,始終未見渾濁,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_____(寫出一條即可)。為了得到純凈、干燥的CO2氣體,所選裝置正確的連接順序是B________ ____ (填裝置編號)。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金屬鎂可與熱水反應生成氫氧化鎂和氫氣: 所得溶液呈堿性,可使酚酞溶液顯紅色。某同學將鎂條放在水中煮沸,趁熱取出部分溶液,滴加酚酞溶液,變?yōu)榧t色,放置在空氣中一段時間后,發(fā)現溶液的紅色褪去了。

[查閱資料]溶液紅色褪去的原因是溶液堿性減弱。

[提出問題]導致溶液堿性減弱的原因是什么?

[假設與分析]

假設1:可能是氫氧化鎂與N2O2發(fā)生了反應。

假設2:可能是溶液吸收了空氣中的________________。

假設3:可能是氫氧化鎂的溶解度隨溫度的降低而________________。

由堿的性質可知,假設1不成立。

[實驗探究]

實驗操作

實驗現象

結論

1.取上述紅色溶液,保持溫度不變,在空氣中放置一段時間,觀察現象。

______

假設2成立

2.取上述紅色溶液,②________,③__________觀察現象。

紅色褪去

假設3成立

[拓展延伸]

1)將一小塊金屬鈉投入硫酸銅溶液時,產生藍色沉淀。分析原因是其中發(fā)生了兩步化學反應:.,______(請寫出該步反應的化學方程式)。

2)除上述金屬外,根據金屬活動性順序,預測_________也能跟硫酸銅溶液反應產生上述現象(舉一例即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在密閉容器中有甲、乙、丙、丁四種物質在一定條件下反應,測得反應前及反應過程中的兩個時刻各物質的質量分數如下圖所示。圖中a、bc、d分別表示相應物質的質量分數。下列數據正確的是 ( )

A.a=14%B.b=6%C.c=23%D.d=8%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根據下圖所示實驗裝置,回答問題。

1)寫出A裝置中一種儀器的名稱________

2)實驗室用高錳酸鉀制氧氣,選擇裝置A做為發(fā)生裝置,還有一點不足的是________。

3)若用氯酸鉀和二氧化錳制取氧氣,反應的化學方程式是_______。可選用的發(fā)生裝置是____(填序號),選_____裝置收集的氧氣相對比較純凈。

4)選裝置BC組合,可以制取的一種氣體是_____,反應的化學方程式是_______。

5F是一種多功能裝置,若要除去二氧化碳中的水蒸氣,氣體應從______(填ab)端通入。

6)收集氨氣應選用D裝置,說明氨氣的密度比空氣的密度_______(填“大”或“小”)。

7)把集滿氨氣的集氣瓶倒扣在滴有無色酚酞試液的水槽中,觀察到集氣瓶內有大量的紅色液體進入,根據上述信息總結出氨氣的一條性質________。氨氣中混有少量水份,______(填“能”或“不能”)用F裝置干燥。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一)下圖是實驗室制取氣體的發(fā)生裝置和氣體收集裝置。

回答下列問題:

1)用裝置AE制取氧氣,其反應的化學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2)現需要制取并收集一瓶氫氣,在裝置A、BC、D、E中,應選擇的裝置組合是_________。

3C、D、EF都是實驗室制取氣體的收集裝置,其中裝置C和裝置E不能用來收集二氧化碳,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F裝置可以作為多功能瓶,如果想除去制取二氧化碳中混有的氯化氫氣體,瓶中應盛放_________,氣體從______通入(填“左”或“右”);如果想用此瓶收集氨氣,氣體應從______通入(填“左”或“右”)。

(二)生活中經常遇到一些長相類似的物質,如家庭制作食品用到的碳酸鈉和碳酸氫鈉。區(qū)分二者,比較簡單的方法就是溶解度法(溶解度曲線見下圖)。

①小亮同學利用這種方法,在室溫條件下設計了下面實驗,請完善實驗內容:

實驗步驟

現象和結論

取兩只試管,各倒入10g水,分別向兩試管中逐步加入碳酸鈉和碳酸氫鈉固體,充分振蕩、靜置、觀察現象。

至固體不能再溶解為止,其中,固體溶解量少的,所對應的物質是 ________(填化學式,下同),另一種物質是_________。

②現有碳酸鈉(2g)、碳酸氫鈉(2g)和足量蒸餾水。請仿照上述①中的方法和實驗設計,在室溫條件下,調整變量、自主設計實驗,進一步區(qū)分碳酸鈉、碳酸氫鈉兩種物質:

實驗步驟

現象和結論

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