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網 > 初中化學 > 題目詳情
17.圖甲是某元素在元素周期表的基本信息,圖乙是該元素組成的單質發(fā)生反應的微觀示意圖.

(1)該元素的相對原子質量為16.00,該元素形成的離子的符號是O2-
(2)圖乙發(fā)生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4NH3+3O2$\frac{\underline{\;點燃\;}}{\;}$2N2+6H2O.

分析 (1)根據元素周期表的信息來分析;
(2)觀察化學反應的微觀過程圖,分析反應物、生成物寫出反應的化學方程式.

解答 解:(1)由元素周期表的信息可知,氧元素的相對原子質量為16.00;氧原子的最外層有6個電子,在化學反應中易得到2個電子而形成帶有2個單位正電荷的氧離子;故填:16.00;O2-;
(2)由微觀反應的示意圖以及四種分子的結構模型可知,該反應的反應物是氨氣與氧氣,生成物是氮氣與水,反應條件是點燃,故填:4NH3+3O2$\frac{\underline{\;點燃\;}}{\;}$2N2+6H2O.

點評 本題通過微觀粒子的反應模型圖,考查了微觀上對化學反應的認識,學會通過微觀示意圖把宏觀物質和微觀粒子聯系起來、從微觀的角度分析物質的變化是正確解答此類題的關鍵.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7.下列滅火措施或逃生方法合理的是( 。
A.酒精燈打翻在實驗桌上著火時用沙子蓋滅
B.圖書室內的圖書著火時用水澆滅
C.炒菜時油鍋著火用鍋蓋蓋滅
D.遇森林著火時向順風方向逃跑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8.下列有關說法正確的是( 。
A.實現CO?CO2的相互轉化,化學反應的基本類型一定相同
B.鐵可以實現單質$\stackrel{+O_{2}}{→}$  氧化物$\stackrel{+H_{2}O}{→}$   氫氧化鐵
C.等質量的NaOH經過兩種途徑轉化為硫酸鈉,消耗H2SO4的質量不同
D.H2O?O2←H2O2的轉化,體現了組成相同的物質化學性質不一定相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5.下列實驗操作錯誤的是( 。
A.濃硫酸稀釋B.
讀取液體體積
C.
滴加液體藥品
D.傾倒液體藥品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實驗探究題

12.有一包固體粉末可能由硫酸鈉、氯化鈉、碳酸鈉、氫氧化鈣、氫氧化鈉中的一種或幾種組成,
為了探究該固體粉末的組成,進行了如下的兩組實驗.
實驗一:如圖1.

實驗二:
甲同學向白色沉淀B中加入稀硝酸,白色沉淀B的質量與加入稀硝酸的質量的關系如圖2所示;
乙同學,再向試管中滴入無色酚酞試液,溶液變紅色.
根據以上實驗,請回答下面的問題.
(1)該固體粉末中,一定存在的物質是Na2SO4和Na2CO3(填寫化學式,下同),一定不存在的物質是Ca(OH)2
(2)寫出a、b段發(fā)生的化學反應方程式BaCO3+2HNO3=Ba(NO32+H2O+CO2↑.
(3)觀察到a、c段發(fā)生的實驗現象是固體部分溶解,有氣泡冒出.
(4)通過上述實驗仍無法判斷的物質有氯化鈉和氫氧化鈉.要證明其是否存在,可采取的操作是(若有多種物質,任選一種證明)要證明氯化鈉的存在:可以向濾液C中滴加硝酸銀溶液和稀硝酸,有白色沉淀生成,證明有氯化鈉.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2.下列相關事實用微觀粒子的知識解釋錯誤的是( 。
選項事    實解    釋
A墻內開花墻外可嗅到花香分子不斷運動
B酒精溶液是混合物由不同種分子構成
C水結冰后體積變大水分子體積變大
D氫氧化鈉溶液能導電溶液中存在自由移動的Na+和OH-
A.AB.BC.CD.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9.下列物質的用途主要是由其化學性質決定的是( 。
A.干冰可用于人工降雨B.活性炭可用于除去冰箱中的異味
C.石墨可用作電極D.氮氣可用作保護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6.在日常生活中,經常要鑒別一些物質,下列各組物質鑒別所采用的方法或所加物質完全正確的是( 。
    選項      A         B      C       D
區(qū)分的物質蒸餾水和食鹽水硫酸銨和磷礦粉黃金和黃銅食鹽和面堿(Na2CO3
  第一方案測pH觀察顏色  觀察顏色    聞氣味
第二方案蒸發(fā)水加水溶解在空氣中灼燒觀察顏色
A.AB.BC.CD.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填空題

7.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汽車已走進千家萬戶.制造汽車要用到含銅、鐵、鋁等成分的多種金屬材料.
(1)在汽車電路中,經常用銅作導線,這是利用了銅的導電性.
(2)車體多用鋼材制造.其表面噴漆不僅美觀,而且可有效防止鐵與氧氣和水接觸而生銹.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