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A~G表示初中化學常見的物質(zhì),其中C是大理石的主要成分,各物質(zhì)間相互轉(zhuǎn)化關系如圖所示.請回答下列問題:
(1)B的化學式為 ;反應④屬于化學基本反應類型中的 .
(2)A是一種常見的鈉鹽,它的一種俗稱是 ;反應③的化學方程式為 .
【答案】(1)Ca(OH)2,化合反應;(2)蘇打,CO2+2NaOH=Na2CO3+H2O.
【解析】
試題分析:(1)A~G表示初中化學常見的物質(zhì),C是大理石的主要成分,所以C是碳酸鈣,碳酸鈣高溫分解生成氧化鈣和二氧化碳,所以E、F是氧化鈣和二氧化碳,A、B生成的D會與F反應生成G和A,所以D是氫氧化鈉,F(xiàn)是二氧化碳,它們反應生成碳酸鈉和水,所以A是碳酸鈉,G是水,E是氧化鈣,所以B是氫氧化鈣,氫氧化鈣和碳酸鈉反應生成碳酸鈣沉淀和氫氧化鈉,經(jīng)過驗證,推導正確,所以B的化學式為Ca(OH)2,反應④是CaO+ H2O= Ca(OH)2,屬于化合反應;
(2)A是一種常見的鈉鹽,它的一種俗稱是蘇打,反應③是氫氧化鈉和二氧化碳反應生成碳酸鈉和水,化學方程式為:CO2+2NaOH=Na2CO3+H2O.故答案為:(1)Ca(OH)2,化合反應;(2)蘇打,CO2+2NaOH=Na2CO3+H2O.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用久置的鎂條做實驗時,需要用砂紙把表面的灰黑色打磨掉,直到露出光亮的銀白色.實驗小組同學對鎂條表面“灰黑色外衣”的成分進行如下探究.
【提出問題】鎂條表面“灰黑色外衣”的成分是什么?
【猜想與假設】Ⅰ.是鎂與空氣中的氧氣反應生成的氧化鎂.
Ⅱ.是鎂與空氣中的二氧化碳反應生成的黑色碳單質(zhì).
Ⅲ.根據(jù)銅銹的成分是堿式碳酸銅,推測鎂條表面的“灰黑色外衣”是鎂在潮濕的空氣中生銹得到的堿式碳酸鎂.
同學們經(jīng)討論,從顏色上否定了只含有氧化鎂,因為氧化鎂是 .
【查閱資料】
①堿式碳酸鎂的性質(zhì)有:受熱可分解;常溫下能與稀硫酸反應.
②白色的硫酸銅粉末遇水能變?yōu)樗{色.
③碳不與稀硫酸反應,但與濃硫酸在加熱條件下能反應并生成CO2、SO2和H2O.
同學們認為碳與濃硫酸反應生成三種產(chǎn)物的共同點是 .
【進行實驗】(1)同學們用久置的鎂粉進行了如下實驗.
(2)同學們發(fā)現(xiàn),經(jīng)加熱一段時間后,試管中鎂粉會突然“噗”地燃燒起來,出現(xiàn)紅熱,很快停止,并有黑色固體粘附在試管壁上.于是將試管取下,冷卻后加入足量稀硫酸,大部分固體溶解,并有氣泡出現(xiàn),但黑色固體沒有消失.請寫出有氣體生成的一個反應化學方程式 .
(3)將實驗(2)試管中的混合物進行 (填操作名稱),除去其中溶液,向黑色固體中加入濃硫酸,加熱.黑色固體全部溶解,得澄清溶液并伴有刺激性氣味的氣體產(chǎn)生.則黑色固體為________________.
【實驗結(jié)論】
綜合上述實驗現(xiàn)象,實驗小組認為鎂條表面“灰黑色外衣”中含有碳和堿式碳酸鎂.
【反思與評價】
有的同學提出,實驗(2)不足以證明鎂條表面“灰黑色外衣”中含有碳,他的理由是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圖是干電池的截面示意圖。廢舊電池也是資源,將其回收利用對保護環(huán)境具有重要意義。請結(jié)合示意圖回答下列問題:
(1)碳棒(主要成分是石墨)用作電極,是利用石墨的 性。
(2)將電池填充物(MnO2、C及NH4Cl的混合物)加水溶解、過濾,可得到NH4Cl溶液。NH4Cl還可用作化肥使用,屬于化肥中的 肥,其中氮元素的化合價是 。
(3)干電池中含有金屬銅和鋅。以下能證明銅、鋅金屬活動性強弱的試劑組合是 (填序號)。
A.鋅、銅和稀硫酸 B.鋅和氯化銅溶液 C.銅和硫酸鋅溶液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根據(jù)下面實驗內(nèi)容書寫的化學方程式,正確的是( )
A.在空氣中點燃鎂條 Mg+O2MgO
B.鋁片放入稀硫酸中 Al+H2SO4═AlSO4+H2↑
C.氫氧化鈉溶液中滴加氯化鋇 2NaOH+BaCl2═Ba(OH)2↓+2NaCl
D.碳酸鈉溶液中滴加硝酸銀 Na2CO3+2AgNO3═Ag2CO3↓+2NaNO3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科學家發(fā)明了一種“月球制氧機”,這種“月球制氧機”可利用聚焦太陽能產(chǎn)生的高溫加熱月球土壤,制得氧氣。據(jù)此可推測月球土壤中一定含有( )
A.氧化物 B.氧氣 C.水 D.氧元素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列除雜方法(括號內(nèi)為雜質(zhì))不正確的是
A.NaCl溶液(泥沙)→蒸發(fā)溶劑 B.KCl(K2CO3)→加入適量稀鹽酸
C.CaO(CaCO3)→高溫煅燒 D.CO2(H2O)氣體→通過濃硫酸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lián)網(wǎng)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wǎng)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qū)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qū)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