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能造成酸雨的氣體是( 。
A.二氧化碳B.一氧化碳C.氮氣D.二氧化硫

分析 正常雨水的pH約為5.6,酸雨是指溶液pH小于5.6的雨水;酸雨主要由化石燃料燃燒產(chǎn)生的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等酸性氣體,經(jīng)過復雜的大氣化學反應,被雨水吸收溶解而成,據(jù)此分析判斷即可.

解答 解:
A、形成酸雨的主要氣體是二氧化硫、二氧化氮,故選項錯誤.
B、形成酸雨的主要氣體是二氧化硫、二氧化氮,不是CO2,故選項錯誤.
C、形成酸雨的主要氣體是二氧化硫、二氧化氮,不是一氧化碳,故選項錯誤.
D、形成酸雨的主要氣體是二氧化硫、二氧化氮,不是氮氣,故選項正確.
故選:D.

點評 本題難度不大,酸雨是工業(yè)發(fā)展出現(xiàn)的副產(chǎn)物,了解酸雨的形成原因、危害、防治措施等是正確解答此類題的關鍵.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實驗探究題

20.現(xiàn)有一包固體樣品,其中可能含有NaOH、Ba(OH)2、Na2SO4、BaCO3、MgCl2五種物質中的兩種或多種,為探究該固體的組成按如圖所示進行實驗,實驗現(xiàn)象如圖所述.請根據(jù)實驗過程和現(xiàn)象回答下列問題:(設實驗過程中所以可能發(fā)生的反應均恰好完全反應)

(1)氣體E的化學式為NH3
(2)步驟②中操作Ⅰ的名稱是過濾.
(3)寫出步驟①中生成氣體A的化學方程式BaCO3+2HCl=BaCl2+H2O+CO2↑.
(4)溶液B和溶液F中一定都存在的陰離子是Cl-.(填離子符號)
(5)固體混合物中一定不存在的物質是Na2SO4、MgCl2,還不能確定的物質是NaOH、Ba(OH)2,若要進一步確定其是否存在,可以再用溶液C進行實驗,請你設計實驗方案,簡述操作步驟、實驗現(xiàn)象及結論用試管取少量溶液C,向其中加入適量Na2SO4溶液,若出現(xiàn)白色沉淀,則混合物A中一定含有Ba(OH)2,可能有NaOH;若無明顯現(xiàn)象,則混合物A中一定沒有Ba(OH)2,一定有NaOH.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鑒別物質的方法錯誤的是( 。
A.用二氧化錳鑒別水和過氧化氫溶液
B.用石蕊試液鑒別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
C.用氯化鋇溶液鑒別稀鹽酸和稀硫酸
D.用酚酞試液鑒別食鹽水和稀醋酸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8.生產(chǎn)、生活中的下列做法正確的是( 。
A.在室內放一盆水可以防止一氧化碳中毒
B.發(fā)現(xiàn)天然氣泄漏,立即開啟抽油煙機
C.用肥皂水區(qū)分硬水和軟水
D.向剛剛用熟石灰改良過的酸性土壤中施用銨態(tài)氮肥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5.某同學對教材中探究分子性質的實驗(圖1)進行了改進,如圖2所示,試管丙中有一張每隔1厘米滴有一滴酚酞溶液的濾紙條,裝有適量濃氨水的敞口小藥瓶固定在橡皮塞上. 關于圖1、圖2中的實驗有以下說法,其中錯誤的是(  )
①圖2比圖1的實驗更環(huán)保、更節(jié)約;
②圖2中觀察到的現(xiàn)象是濾紙條上的酚酞試液自上而
下依次變紅;
③將圖2中的濃氨水換成濃鹽酸,也可達到實驗目的;
④若另取與丙相同的裝置浸入熱水中與丙做對比實驗,
可得出分子運動速率與溫度有關的結論.
A.①②B.②④C.②③D.③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5.下列物質中,能和稀鹽酸發(fā)生中和反應的是( 。
A.ZnB.NaOHC.Fe2O3D.CaCO3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2.請根據(jù)裝置圖回答下列有關問題(K、K1、K2、K3為止水夾):

(1)寫出圖中標號儀器的名稱:I試管、II長頸漏斗.
(2)欲用過氧化氫溶液制氧氣,可選用B發(fā)生裝置(填“A”或“B”),請寫出該反應的化學方程式2H2O$\frac{\underline{\;MnO_2\;}}{\;}$2H2O+O2↑.
(3)將C和D裝置相連接能制備CO2并驗證CO2的性質.連接C和D裝置,關閉K2,打開K、K1、K3,用試管①收集CO2,此收集方法說明密度大于空氣.石蕊試液最終呈紅色,使石蕊試液變色的微粒符號是H+
(4)關閉K3,打開K、K1、K2,燒杯中反應的化學方程式CO2+Ca(OH)2═CaCO3↓+H2O.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19.根據(jù)下列實驗裝置圖,回答有關問題.

(1)圖中標有①的儀器名稱是集氣瓶.
(2)實驗室用高錳酸鉀制取氧氣,選用的發(fā)生裝置是A(填字母),若要獲得較純凈的氧氣,應選用的收集裝置是C(填字母),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2KMnO4$\frac{\underline{\;\;△\;\;}}{\;}$K2MnO4+MnO2+O2↑.利用收集到的氧氣做“鐵絲在氧氣中燃燒”的實驗,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3Fe+2O2$\frac{\underline{\;點燃\;}}{\;}$Fe3O4
(3)實驗室制取二氧化碳,加入藥品前一定要先檢查裝置的氣密性,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CaCO3+2HCl═CaCl2+H2O+CO2↑,用F裝置收集二氧化碳,二氧化碳應從a端通入(填“a”或“b”).
(4)氯氣是一種黃綠色的有毒氣體,密度比空氣大,生活中可用于自來水的殺菌消毒.
已知:①氯氣溶于水得到的溶液叫氯水,發(fā)生反應:Cl2+H2O=HCl+HClO,新制的氯水能使有色布條褪色(漂白);②氯氣能與氫氧化鈉溶液反應:
Cl2+2NaOH=NaCl+NaClO+H2O.小明為探究起漂白作用的物質是次氯酸(HClO),設計了如圖乙所示的實驗:打開止水夾,通氯氣一段時間,觀察到B(填“A”或“B”)中布條褪色,裝置C中盛放的試劑是氫氧化鈉溶液.小明設計的方案不能夠證明起漂白作用的是次氯酸,請補充實驗幫助他達到實驗目的(寫出實驗步驟、現(xiàn)象及結論)另取一紅色布條在上面滴加鹽酸,紅色不褪去,說明起漂白作用的不是鹽酸,則起漂白作用的應該是次氯酸.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8.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發(fā)霉的大米煮熟后可以食用
B.聚氯乙烯薄膜用于食品包裝
C.衣料中的棉和滌綸屬于合成有機高分子材料
D.廢棄塑料隨意丟棄會導致白色污染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