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ocessing math: 100%
精英家教網 > 初中化學 > 題目詳情
18.向燒杯中逐滴加入X溶液至過量(圖甲),生成沉淀或氣體的質量(縱坐標)與加入X溶液的質量(橫坐標)關系不符合圖乙的是(  )
 燒杯中的物質X溶液
A稀硫酸和稀鹽酸氯化鋇溶液
B澄清石灰水碳酸鈉溶液
C稀硫酸和硫酸銅溶液氫氧化鈉溶液
D稀鹽酸碳酸鈉溶液
A.AB.BC.CD.D

分析 從圖中可以看出,開始環(huán)節(jié)沒有氣體或者沉淀產生,而后期有,說明開始有反應,但是無明顯的現象,而后期會生成氣體或者沉淀,所以根據物質之間相互作用的情況進行分析、判斷,從而得出正確的結論.

解答 解:A、根據硫酸根離子和鋇離子一接觸就會生成白色的硫酸鋇沉淀,符合要求,故A正確;
B、碳酸鈉和氫氧化鈣反應會生成碳酸鈣沉淀,符合要求,故B正確;
C、稀硫酸和硫酸銅溶液,與燒堿溶液混合,首先稀硫酸和燒堿反應,過一會多余的燒堿和硫酸銅溶液反應生成沉淀,不符合題意,故C錯誤;
D、稀鹽酸和碳酸鈉反應會生成二氧化碳,符合題意,故D正確.
故選:C.

點評 分析反應時要抓住圖象中曲線的起點這個關鍵點,起點表示加入一定量溶液后才開始出現沉淀或放出氣體,這是進行判斷的標準.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8.小東同學為患風濕癥的爺爺購買如圖1“取暖片”,“取暖片”中發(fā)熱劑成分是什么?發(fā)熱原理是什么?小東同學與小林同學合作展開探究.
探究:“取暖片”中發(fā)熱劑成分是什么?發(fā)熱原理是什么?
步驟:(1)取未使用過的發(fā)熱劑粉末觀察:灰黑色粉末;使用過的發(fā)熱劑粉末觀察:黑色粉末中混有呈暗紅色物質;
(3)取未使用過的發(fā)熱劑粉末觀察:灰黑色粉末;使用過的發(fā)熱劑粉末觀察:黑色粉末中混有呈暗紅色物質;

解釋或結論:根據以上實驗現象,發(fā)熱劑粉末中一定含有兩種單質是鐵、碳;一定含有的一種陰離子是(寫離子符號)Cl-;可能發(fā)熱原理是鐵氧化生銹過程放出熱量.
補充實驗:為驗證對發(fā)熱原理猜想是否正確,小林同學取使用過的發(fā)熱劑粉末加稀鹽酸,發(fā)現溶液變黃色,發(fā)生反應化學方程式Fe2O3+6HCl=2FeCl3+3H2O.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9.水是生命之源,人類的生產、生活都離不開水.
(1)自然界中的水含有許多可溶性和不溶性雜質.長期飲用硬水可能會引起體內結石,生活中常用肥皂水來區(qū)分軟水與硬水,常用煮沸的方法來降低水的硬度.在水的凈化過程中,除去水中不溶性的固體雜質,其實驗操作方法稱為過濾.
(2)水是常用的溶劑,配制下列溶液時,以水做溶劑的是AC(填序號).
A.食鹽     B.醫(yī)用碘酒   C.高錳酸鉀     D.植物油
(3)如圖是甲、乙兩種固體物質的溶解度曲線.40℃時,甲物質與乙物質的溶解度是40g;80℃時,甲物質飽和溶液中溶質的質量分數為50%.
(4)世博園區(qū)內用“活性炭+超濾膜+紫外線”組合工藝獲得直飲水.其中活性炭起吸附作用;化合物X是一種新型的自來水消毒劑,工業(yè)上制取X 的化學方程式為:Cl2+2NaClO2═2NaCl+2X,則X的化學式為ClO2;能夠充分說明水的組成的化學反應方程式為2H2O_2H2↑+O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6.電影《夏洛特煩惱》中有一句經典語錄:有人吧,缺鐵:有的人呢,缺鈣:而我最缺的是面子,其中的“鐵”和“鈣”是指(  )
A.元素B.原子C.單質D.分子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3.諺語詩詞中蘊含著科學道理.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火要虛”是說氧氣的濃度越高可燃物燃燒越旺
B.“眾人拾柴火焰高”是指可燃物越多,著火點越低,越容易著火
C.“水滴石穿”過程中只有物理變化
D.“滿架薔薇一院香”的原因是分子在不停地運動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3.下列變化中,有一種與其他三種存在本質的差異,該變化是(  )
A.水沸騰B.鐵生銹C.酒精揮發(fā)D.瓷碗破碎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填空題

10.現有四種物質:干冰、氮氣、碳酸鈣、氫氧化鈣,請根據下列要求用化學式填空:
(1)石灰水中的溶質是Ca(OH)2;(2)大理石的主要成分是CaCO3;(3)常用于人工降雨的是CO2;(4)能用作霓虹燈電光源的是Ar.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7.“見著知微,見微知著”是化學思維方法.

(1)從宏觀知微觀.
氣體X在氧氣中燃燒生成氮氣和水,X分子中一定含有的原子是N和H(填符號).
(2)從微觀知宏觀.如圖1所示
①微粒A最外層電子數是7,在化學反應中容易得(填“得”或“失”)電子;
②微粒A、B、C、D、E中,對應單質化學性質最穩(wěn)定的是B(填編號,下同),屬于同一種元素的是C和E
③甲和乙在催化劑、高溫高壓條件下反應生成丙,三種物質微觀結構示意圖如圖2所示,該反應的化學方程式:CO+2H2_CH3OH.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8.在一個密閉容器中放入甲、乙、丙、丁四種物質,在一定條件下充分反應,測得反應前后各物質質量分數如表所示,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名稱 反應前質量分數 反應后質量分數
 甲 48%30% 
 乙 25% 41%
 丙 10% 10%
 丁 17% 19%
A.丁一定是化合物B.該反應的類型是分解反應
C.丙一定是該反應的催化劑D.乙和丁的質量變化比為1:8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