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下列實驗誤差或實驗設計分析正確的是
A. 用濕潤的pH試紙測稀酸溶液的pH,實驗結果pH偏小
B. 將25 mL 6%的NaCl溶液與25 g水混合,混勻就能得到3%的NaCl溶液
C. 用點燃法除去混在二氧化碳中的一氧化碳氣體
D. 證明NaOH溶液部分變質:取部分試液于試管,滴入酚酞再加過量Ba(NO3)2溶液
【答案】D
【解析】A. 用濕潤的pH試紙測稀酸溶液的pH,酸被稀釋,溶液的酸性變弱,實驗結果pH偏大;
B. , 將25 mL 6%的NaCl溶液與25 g水混合,由于25 mL 6%的NaCl溶液的質量大于25g,混勻得到小于3%的NaCl溶液;C. 二氧化碳不可燃,不助燃,不能用點燃法除去混在二氧化碳中的一氧化碳氣體;D.氫氧化鈉變質,是氫氧化鈉與二氧化碳反應生成碳酸鈉和水, NaOH溶液部分變質,溶液中有氫氧化鈉和碳酸鈉,證明方法是,取部分試液于試管,加過量Ba(NO3)2溶液,將碳酸鈉完全反應,生成碳酸鋇沉淀和硝酸鈉,驗證并除掉碳酸鈉,然后再向反應后的溶液中加入酚酞試液,如果酚酞變紅,則證明有氫氧化鈉。選D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金屬的性質。
(1)如圖1,給銅片左端加熱一段時間,銅片右端放置的紅磷發(fā)生了燃燒,說明銅片具有的性質是_______。
(2)如圖2,四種金屬中活動性最弱的是_______;選擇一種能與鹽酸反應的物質,寫出反應的化學方程式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對實驗現(xiàn)象和結論描述均正確的是
A. 打開濃鹽酸瓶口產(chǎn)生白煙,說明濃鹽酸有揮發(fā)性
B. 稀鹽酸中滴入紫色石蕊試液,溶液變紅,說明酸遇指示劑變色
C. 滴有品紅的水呈紅色,通過活性炭后變無色,說明活性炭具有吸附性
D. 硫在空氣中燃燒發(fā)出藍紫色火焰,說明硫具有可燃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化學在能源利用、環(huán)境保護等方面起著重要的作用.下列有關說法錯誤的是
A. 為治理霧霾,禁止使用化石燃料
B. 變廢為寶,將地溝油轉化為航空燃油
C. 城市道路使用太陽能景觀燈,節(jié)能又環(huán)保
D. 用二氧化碳和水等合成新型燃油,有利于減緩溫室效應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列做法正確的是( )
A. 用燒堿治療胃酸過多
B. 生活中可以用煮沸的方法降低水的硬度
C. 用食醋涂抹蚊蟲叮咬
D. 用亞硝酸鈉腌漬蔬菜、魚、肉、蛋延長保質期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化學實驗技能是學習化學和進行探究活動的基礎和保證。某化學興趣小組進行了一些實驗,主要操作過程如圖所示,請回答:
(1)實驗乙中的一處明顯錯誤是____________________;
(2)實驗乙中需要將圓形濾紙折疊處理,下列圖示中不該出現(xiàn)的情形是____(填字母);
(3)實驗乙、丙中均使用到了玻璃棒。下列實驗中不用到玻璃棒的是____(填字母);
A.稀釋濃硫酸 B.硫在氧氣中燃燒 C.用pH試紙測肥皂水的pH D.配制溶液
(4)實驗丁加熱氧化銅和木炭粉混合物,實驗結束停止加熱時,應采取的措施是___________________;如果在組裝實驗丁裝置時采用圖1的方法,可能造成的不良后果是________________(寫出一條即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小小雞蛋大文章”吳老師布置同學們利用家庭用品完成與雞蛋有關的家庭實驗。
⑴ 實驗一:小明將雞蛋浸入白醋中(如圖所示);
白醋中醋酸化學式用HAc表示(其中Ac代表醋酸根),請您寫出蛋殼與醋酸反應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⑵ 實驗二:取蛋殼用鑷子夾取后,在家庭煤氣灶火焰上灼燒,請回答以下問題:
① 一會兒蛋殼內側就變黑,同時產(chǎn)生燒焦羽毛的氣味,說明蛋殼內側的“鳳凰衣”屬于________類營養(yǎng)物質;
② 一段時間后將灼燒后的“蛋殼”放入裝有少量水的玻璃杯中,此時發(fā)生的反應化學方程式為: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列關于水的說法正確的是
A.所有物質都易溶于水
B.水和雙氧水元素組成不同
C.生活中常用肥皂水檢驗軟水和硬水
D.水電解過程與電源正極連接的一端產(chǎn)生氫氣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lián)網(wǎng)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wǎng)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qū)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qū)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