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網 > 初中化學 > 題目詳情

構建知識網絡,可以幫助我們理解知識間的內在聯系,下圖是關于鐵化學性質知識網絡。請回答下列問題:

 


(1)鐵絲在氧氣中燃燒生成黑色固體A,寫出A的化學式             。

(2)寫出防止鐵生銹的一種方法                              。

(3)若要證明Fe、Cu、Ag三種金屬的活動性順序,只需選用Fe、Ag和X溶液三種試劑,X是         溶液,寫出發(fā)生反應的化學方程式                 。 

(4)若X為稀硫酸,向Fe和X溶液反應后的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鋅粉,有氣泡產生,充分反應后過濾,得到濾渣和濾液,下列對濾渣和濾液中溶質的成分分析正確的是                。

A.濾液中一定含有FeSO4和ZnSO4           B.濾渣中含有Fe

C.濾液中一定含ZnSO4,可能含有FeSO4     D.濾渣中一定含有Zn和Fe


(1)Fe3O4         (2)涂油漆等

(3)硫酸銅或氯化銅或硝酸銅   Fe+CuSO4=Cu+FeSO4 等;。  (4) BC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A.煤氣泄漏,應關閥開窗             B.明礬凈水,能殺菌消毒

C.煤炭脫硫,可防止酸雨             D.金屬回收,使資源再生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某化學小組Ⅰ探究用大理石和稀鹽酸反應制取二氧化碳氣體,并進行性質實驗。下圖是有關實驗的部分裝置,請根據要求回答問題:

⑴a儀器的名稱為         ;

  甲同學用A和C組合制取二氧化碳,乙同學用B和C組合制取二氧化碳,你認為那個組合更便于控制反應      (填寫甲或乙)。

⑵甲同學利用裝置D進行性質實驗時,觀察到紫色石蕊試液變紅色,將紅色液體充分加熱未能重新變?yōu)樽仙,你認為可能的原因是                                               ;

為使上述紅色液體加熱后能重新變?yōu)樽仙,在氣體通入裝置D之前可接入上圖裝置        (填字母序號),在該裝置中發(fā)生的主要化學反應方程式為                          。

⑶乙同學將CO2通入到氫氧化鈉溶液中,無明顯現象,經過思考討論后,設計了如圖G裝置,使該反應有了明顯現象,則裝置G中的現象為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化學與人類的生產、生活息息相關。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A.人體內儲存的脂肪,是維持生命活動的備用能源

    B.食用甲醛浸泡的海產品,可提高人體免疫力

C.人體缺乏維生素A會引起夜盲癥

D.喝下汽水后常會打嗝,說明氣體的溶解度隨溫度的升高而減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下列各組失去標簽的溶液中,不加其他試劑就能一一鑒別出來的是

A.K2SO4  Na2CO3  NaCl  HCl   B.H2SO4  HCl  NaNO3  Na2CO3

C.NaOH  NaCl  MgCl2  CuSO4  D.Na2SO4  BaCl2  KNO3  NaCl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2015•平涼•11)2015年3月18日,中科院院士謝毅教授憑借發(fā)現二維超薄半導體在提高光電、熱電轉換效率方面的工作,獲得17屆“世界杰出女科學家成就獎”。Ga2S3(硫化鎵)是制作二維超薄半導體的材料之一。圖Ⅰ、圖Ⅱ分別是硫元素和鎵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信息,圖Ⅲ是硫原子的原子結構示意圖。

(1)圖Ⅲ中X的數值為        ,鎵元素的相對原子質量是           。

(2)用化學符號和數字表示:4個鎵原子          ;2個硫離子         。

(3)硫化鎵屬于           (選填“單質”、“化合物”、或“混合物”)。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測定空氣里氧氣含量通常使用的是( 。

 

A.

B.

木炭

C.

紅磷

D.

蠟燭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蘭州牛肉面制作中通過添加蓬灰(主要成分K2CO3),使面條勁道有彈性.下列關于K2CO3的說法中不正確的是( 。

 

A.

該物質由K、C、O三種元素組成

 

B.

該物質屬于化合物

 

C.

該物質由2個鉀原子、1個碳原子和3個O原子構成

 

D.

取少量蓬灰滴加鹽酸,有氣體產生,且該氣體能使澄清石灰水變渾濁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家庭生活中制作食品經常用到碳酸鈉(蘇打)和碳酸氫鈉(小蘇打),碳酸氫鈉不穩(wěn)定,在潮濕空氣中緩慢分解,受熱至65 ℃ 以上迅速分解,270 ℃ 時完全分解為碳酸鈉。某同學為探究它們的性質差異,設計了右圖所示裝置并進行實驗。請回答:

①加熱一段時間后,a、b兩燒杯分別看到的現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由此可得出的結論是__________________;

②碳酸氫鈉分解的化學反應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該裝置設計的優(yōu)點是_____________;

④實驗中應注意的問題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