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然氣作為燃料已進入千家萬戶,其主要成分是 (填化學式).它在空氣中完全燃燒生成CO2和H2O.如果它不完全燃燒會生成什么物質(zhì)呢?某研究性學習小組對此展開深究.
【提出猜想】生成物中一定有(填化學式),可能有CO2和CO.
【實驗探究】該小組同學生成的混合氣體,依次通過如圖所示的裝置,驗證猜想.
【現(xiàn)象與結(jié)論】
(1)觀察到A中,證明混合氣體中含有CO2.
C中濃硫酸的作用是 .
(3)觀察到D中粉末由黑色變成 色,證明混合氣中含有CO,該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 .
【交流討論】(4)小武認為:從E裝置中澄清石灰水變渾濁也能推斷出混合氣中有一氧化碳,那么B中NaOH溶液的作用是 .
(5)小文則提出:從環(huán)保的角度看,此裝置有一個不足之處,你認為是 .
考點: 完全燃燒與不完全燃燒;常見氣體的檢驗與除雜方法;書寫化學方程式、文字表達式、電離方程式.
專題: 壓軸實驗題;綜合實驗題.
分析: 根據(jù)天然氣作為燃料已進入千家萬戶,其主要成分是甲烷進行解答;
【提出猜想】根據(jù)生成物中一定有水進行解答;
【現(xiàn)象與結(jié)論】(1)根據(jù)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石灰水變渾濁進行解答;
根據(jù)濃硫酸具有吸水性進行解答;
(3)根據(jù)一氧化碳和氧化銅反應生成銅和二氧化碳進行解答;
【交流討論】(4)根據(jù)B中NaOH溶液的作用是吸收CO2進行解答;
(5)根據(jù)一氧化碳有毒進行解答.
解答: 解:天然氣作為燃料已進入千家萬戶,其主要成分是甲烷,化學式為CH4;
【提出猜想】生成物中一定有水;
【現(xiàn)象與結(jié)論】(1)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石灰水變渾濁,所以觀察到A中澄清石灰水變渾濁,證明混合氣體中含有CO2;
濃硫酸具有吸水性,所以C中濃硫酸的作用是吸收水蒸氣;
(3)一氧化碳和氧化銅反應生成銅和二氧化碳,所以觀察到D中粉末由黑色變成紅色,證明混合氣中含有CO,該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CuO+COCu+CO2;
【交流討論】(4)B中NaOH溶液的作用是吸收CO2;
(5)一氧化碳有毒,所以從環(huán)保的角度看,此裝置有一個不足之處,是未處理尾氣中的CO.
故答案為:CH4;
【提出猜想】H2O;
【現(xiàn)象與結(jié)論】(1)澄清石灰水變渾濁;
吸收水蒸氣;
(3)紅;CuO+COCu+CO2;
【交流討論】(4)吸收CO2;
(5)未處理尾氣中的CO.
點評: 本題主要考查了一氧化碳的檢驗方法和氣體的除雜方法,難度適中,要從物質(zhì)的性質(zhì)入手進行解答.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2會用化學眼光看物質(zhì)世界,是學習化學知識后應有的素質(zhì).結(jié)合下面材料填空.
材料:一氧化碳是一種沒有顏色,沒有氣味的氣體,它能夠燃燒,燃燒時放出大量的熱,火焰呈藍色.
(1)從化學物質(zhì)類別看,CO屬于 (填“單質(zhì)”或“化合物”).
從能量變化角度看,“放出大量的熱”是 能轉(zhuǎn)化為 的過程.
(3)從應用化學用語角度,“CO燃燒”可表示為 .
(4)從微觀變化角度,“CO燃燒”的微觀模型示意圖如圖所示,請把下圖“反應”中的內(nèi)容補充完整.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蜂窩煤”比煤球更有利于煤的完全燃燒、提高燃燒效率,這主要是因為( )
A. 降低了煤的著火點 B. 升高了煤的著火點
C. 提高了氧氣的濃度 D. 增大了煤與氧氣的接觸面積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學習化學可以幫助我們分析解決許多生活中的問題.利用所學化學知識回答以下問題:
(1)燒火時,木柴要架空放置,火才燒得更旺,原因是 .
為了延長食品的保質(zhì)期,生產(chǎn)廠家會想盡各種方法,例如:“真空”“包裝”、“充氣”包裝等.“充氣”包裝時適宜充入食品包裝袋中的氣體可以是 .
A、氧氣 B、氮氣 C、二氧化碳 D、一氧化碳
(3)純凈水和硬水均是無色透明的,區(qū)別這兩種液體有多種方法,舉兩例說明.
① ;②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能源和環(huán)境是人類生存的基本條件,下列敘述錯誤的是( 。
A. 過量排放CO2形成酸雨
B. 發(fā)展氫能是開發(fā)清潔能源
C. 石油是一種不可再生能源
D. 限制生產(chǎn)含磷洗衣粉可減少水污染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目前,人類使用的燃枓大多來自化石燃料.
(1)化石燃料中,比較清潔的是 ,煤油是 加工的產(chǎn)品.
煤主要含有 元素.使用脫硫煤能減少 的排放.減輕酸雨的危害.但仍會產(chǎn)生較多的二氧化碳.不能減緩日益加劇的 .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lián)網(wǎng)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wǎng)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qū)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涉企侵權(quán)舉報專區(qū)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