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網 > 初中化學 > 題目詳情

1911年盧瑟福為探索原子的內部結構進行了“α粒子散射實驗” 用一束帶正電的、質量比電子大得多的高速運動的α粒子轟擊金箔。實驗時發(fā)現(xiàn)(示意圖如下):

(1)大多數(shù)α粒子能穿透金箔而不改變原來的運動方向;

(2)一小部分α粒子改變了原來的運動方向;

(3)有極少部分α粒子被彈了回來。

下列由該實驗分析得出的認識中,正確的是

A. 原子核不帶電 B. 原子是實心的球體

C. 原子質量主要集中在原子核 D. 原子核由質子和中子構成

C 【解析】 A、根據(jù)題意:α粒子帶正電荷,一小部分α粒子改變了原來的運動方向,由于同種電荷相互排斥,說明原子核帶正電荷;故選項說法錯誤. B、大多數(shù)α粒子能穿透金箔而不改變原來的運動方向,說明金原子中有一個很大的空間,原子不是一個實心球體;選項說法錯誤. C、有極少數(shù)α粒子被彈了回來,說明金原子中有體積很小、質量大的原子核;故選項說法正確. D、根據(jù)盧瑟福為探索原子...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四川省達州市2018年中考化學試卷 題型:單選題

日常生活中的下列現(xiàn)象,沒有發(fā)生化學變化的是 ( )

A. 食物腐敗 B. 綠色植物光合作用 C. 礦石粉碎 D. 銨態(tài)氮肥與熟石灰混合施用

C 【解析】A、食物腐敗是食物發(fā)生的緩慢氧化的過程,故發(fā)生了化學變化,故錯誤; B、植物的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和水生成葡萄糖和氧氣,發(fā)生了化學變化,錯誤; C、礦石粉碎是礦石發(fā)生形狀的變化,沒有新物質的生成,是物理變化,正確; D、銨態(tài)氮肥與熟石灰混合施用有氨氣放出,發(fā)生了化學變化,錯誤。故選C。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河南省洛陽市洛寧縣2018屆九年級第三次大練習(三模)化學試卷 題型:單選題

下列各組物質,在pH=1的溶液中能大量共存,且形成無色溶液的是(  )

A. NaNO3 HCl Na2SO4 B. NaNO3 NaCl CuSO4

C. CaCl2 Na2SO4 Na2CO3 D. NaOH BaCl2 NaSO4

A 【解析】 pH為1的水溶液顯酸性,水溶液中含有大量的H+;A、三者之間不反應,能在酸性溶液中共存,且不存在有色離子,故選項正確;B、三者之間不反應,且能在酸性溶液中共存,但CuSO4溶于水呈黃色,故選項錯誤;C、Na2CO3中的碳酸根離子和H+在溶液中能結合生成水和二氧化碳,不能大量共存,故選項錯誤;D、BaCl2、Na2SO4在溶液中相互交換成分生成不溶于酸的硫酸鋇沉淀,NaOH...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河北省定州市2018屆九年級上學期期中考試化學試卷 題型:填空題

化學語言是學習化學的重要工具。

(1) 完成下列化學反應的符號表達式:

化學反應

符號表達式

紅磷在氧氣中燃燒

①__________________

木炭在氧氣中燃燒

②_____________

(2)填寫化學符號或化學符號表示的含義:

內容

化學符號

2Fe

____

______

表示含義

______

1個鈉離子

1個氯離子

最外層電子數(shù)為____,屬于____元素(填“金屬”或“非金屬”)。

P+O2 P2O5 C+O2CO2 兩個鐵原子 Na+ Cl- 7 非金屬 【解析】(1) 紅磷在氧氣中燃燒①P+O2 P2O5;木炭在氧氣中燃燒②C+O2CO2;(2) 離子符號書寫:元素(或根)符號右上角的數(shù)字表示一個離子帶電荷的數(shù)值,數(shù)字在左,正負號在右,電荷數(shù)為1時,1不寫;1個鈉離子:Na+;1個氯離子:Cl-;元素符號的前邊加數(shù)字表示原子的個數(shù),2Fe:表示兩個鐵原子;在原子結構...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河北省定州市2018屆九年級上學期期中考試化學試卷 題型:單選題

我國的“神州”號載人飛船發(fā)射成功,使飛天的夢想成為現(xiàn)實,火箭發(fā)動機里使用液態(tài)氧的作用是( 。

A. 作燃料 B. 供給宇航員呼吸 C. 保護發(fā)動機 D. 用作火箭的助燃劑

D 【解析】 試題根據(jù)氧氣的性質進行分析,氧氣具有助燃性,能幫助燃燒。因此火箭發(fā)動機里使用液態(tài)氧是利用了氧氣的助燃性,做火箭燃料的助燃劑,答案選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河北省定州市2018屆九年級上學期期中考試化學試卷 題型:單選題

在化學反應前后,一定不會發(fā)生變化的是

A. 原子的種類 B. 物質的種類 C. 分子的數(shù)目 D. 物質的狀態(tài)

A 【解析】 本題考查的是質量守恒定律及其應用,由于化學變化中原子是不變的(種類、個數(shù)、質量都不變),所以化學變化中元素的種類也不變。 A、化學反應前后元素的種類不變,正確; B、化學變化是生成新物質的變化,所以物質的種類一定改變,錯誤; C、化學反應前后分子的數(shù)目可能改變,,錯誤; D、化學反應前后物質的狀態(tài)可能改變,水通電生成氫氣和氧氣,由液態(tài)變成了氣態(tài),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河北省定州市2018屆九年級上學期期中考試化學試卷 題型:單選題

下列物質中,屬于純凈物的是

A. 礦泉水 B. 液氮 C. 新鮮空氣 D. 澄清石灰水

B 【解析】由兩種或兩種以上物質組成的物質叫混合物;由一種物質組成的物質叫純凈物。礦泉水、 新鮮空氣、澄清石灰水都是由多種物質組成的混合物,液氮是由一種物質組成的純凈物。故選B。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海南省2018屆九年級中招模擬考試(二)化學試卷 題型:單選題

每年的運動會中,當運動員肌肉受傷時,隊醫(yī)會隨即對運動員的受傷部位噴射藥劑氯乙烷(化學式為,進行局部冷凍麻醉處理,下列關于氯乙烷的說法中正確的是

A. 氯乙烷屬于氧化物 B. 氯乙烷由碳、氫、氯原子構成

C. 氯乙烷中碳、氫、氯元素的質量比為2:5:1 D. 氯乙烷中氯元素的質量分數(shù)最大

D 【解析】A、氯乙烷中沒有氧元素,故不可能是氧化物,故錯誤; B、氯乙烷的化學式是,氯乙烷是有機物,有機物是由分子構成,故氯乙烷是由氯乙烷分子構成,故錯誤; C、氯乙烷的化學式是,氯乙烷中碳、氫、氯元素的原子個數(shù)比為2:5:1,故各元素的質量比不可能是2:5:1,故錯誤; D、氯乙烷中碳、氫、氯元素的質量比為(12×2)):5:35.5=24:5:35.5,故氯乙烷中氯元...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四川省廣安市2018屆中考化學試卷 題型:科學探究題

某實驗小組在做“用澄清石灰水檢驗二氧化碳” 的實驗時,發(fā)現(xiàn)一個有趣的實驗現(xiàn)象:

試管中渾濁現(xiàn)象為何消失?實驗小組的同學對此實驗進行了下列探究活動:

(1)根據(jù)已學知識,實驗小組對CO2使澄清石灰水變渾濁的現(xiàn)象作出了合理的解釋,其化學方程式為____________________。

(2)(查閱資料)

①碳酸鹽一般不溶于水。 如碳酸鈣不溶于水。

②碳酸鈣能與二氧化碳、水反應生成碳酸氫鈣[Ca(HCO3)2],碳酸氫鈣易溶于水。

③碳酸氫鈣受熱易分解,生成碳酸鈣、二氧化碳、水。

從物質組成角度分類,碳酸氫鈣應屬于(_____)。

A. 氧化物   B. 酸   C.堿   D.鹽

寫出碳酸氫鈣受熱分解的化學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提出問題)碳酸氫鈣能與哪些物質反應呢?

(4)(假設與猜想)猜想I:能與鹽酸反應

猜想lI:能與氫氧化鈉反應

……………

(5)(設計實驗并驗證)

實驗步驟    

實驗現(xiàn)象

結論

實驗一:取丙中少量液體于試管中,滴加稀鹽酸

有_________生成  

猜想I成立

實驗二:取丙中少量液體于試管中,滴加氫氧化鈉溶液

 有白色沉淀生成

猜想II成立

實驗三:取丙中少量液體于試管中,加熱

澄清液體又變渾濁

驗證了資料描述

 根據(jù)驗證實驗寫出碳酸氫鈣與鹽酸反應的化學方程式______________。

(6)(討論與反思)

該實驗小組在實驗中發(fā)現(xiàn)問題,并對問題進行不斷探究。他們不但發(fā)現(xiàn)了新的物質,還了解了它的一些性質,并對生活中煮沸可以降低水的硬度、水垢的形成以及自然界中溶洞與鐘乳石的形成有了更進一步的認識。

CO2+Ca(OH)2==CaCO3↓+H2O D Ca(HCO3)2CaCO3↓+H2O+CO2↑ 氣泡 Ca(HCO3)2+2HCl==CaCl2+2H2O+2CO2↑ 【解析】(1)二氧化碳通入氫氧化鈣溶液中后二氧化碳與氫氧化鈣反應生成碳酸鈣沉淀和水,故澄清石灰水變渾濁,反應方程式為CO2+Ca(OH)2==CaCO3↓+H2O; (2)氧化物是由兩種元素組成,其中一種...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