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下列物質在盛氧氣的集氣瓶中燃燒時,集氣瓶底需預先放入少量水,其中可以用細沙代替水的是( 。
①鐵絲      ②紅磷      ③硫磺.
A.B.①②C.①③D.①②③

分析 根據(jù)物質在氧氣中燃燒試驗操作注意事項進行分析解答本題.

解答 解:
①鐵絲在氧氣中劇烈燃燒,為防止生成的高溫熔化物濺落下了使集氣瓶底炸裂,因此試驗之前要在集氣瓶底部放少量水或細沙,正確.
②紅磷燃燒生成五氧化二磷的小顆粒,放熱,需要放水降溫和防止污染,不需放沙子,錯誤;
③硫在氧氣中燃燒時生成的二氧化硫,為防止二氧化硫污染大氣,可在瓶底放一些水進行吸收,但不能放沙子,錯誤.
答案:A

點評 解答本題的關鍵是要充分理解物質之間相互作用時的實驗現(xiàn)象及其生成物的性質,只有這樣才能對問題做出正確的判斷.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6.化學是一門以實驗為基礎的課程,請判斷下列實驗操作正確的是( 。
A.
點燃酒精燈
B.
加熱液體
C.
量取液體
D.
傾倒液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7.“塑化劑”是一種重要的化工原料,屬2B類致癌物,曾被添加到飲料、果凍和方便面等食品中,造成了“塑化劑”風暴.已知“塑化劑”的化學式為C24H38O4,下列關于“塑化劑”的說法錯誤的是( 。
A.屬于有機物
B.組成元素中氫元素的質量分數(shù)最小
C.分子中碳原子和氧原子的個數(shù)比為6:1
D.碳、氫、氧元素的質量比為10:15:8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填空題

4.俄國化學家門捷列夫在總結前人經(jīng)驗的基礎上,通過艱辛的努力,終于提出了現(xiàn)代元素周期表的雛形.如圖為元素周期表的部分元素的相關信息,利用如圖回答相關問題

(1)請畫出16號元素原子結構示意圖化學反應中該原子比較容易得到(填“得到”或“失去”)電子變成離子;
(2)表示的是Al3+(填離子符號);
(3)地殼中含量最多的金屬元素與非金屬元素組成的化合物是Al2O3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11.根據(jù)如圖回答問題.

(1)儀器a的名稱是試管,儀器b的用途是長頸漏斗.
(2)實驗室用大理石和稀鹽酸反應制取二氧化碳,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CaCO3+2HCl=CaCl2+CO2↑+H2O,應選用的發(fā)生裝置和收集裝置分別是B、C(填裝置標號),將燃著的木條接近集氣瓶口,若觀察到木條熄滅,說明二氧化碳已收集滿.
(3)用高錳酸鉀制取氧氣的化學方程式為2KMnO4$\frac{\underline{\;\;△\;\;}}{\;}$K2MnO4+MnO2+O2↑.用裝置A制取氧氣,在加藥品之前應檢查裝置的氣密性,若用裝置E收集完氧氣,如果先熄滅酒精燈,然后再把導管移出水面,可能造成的后果是會造成水槽中的水倒吸入試管,使試管因驟然冷卻而炸裂.
(4)收集某氣體采用D裝置,由此推測該氣體具有的性質是氣體密度比空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填空題

1.某自來水廠凈水的部分流程如圖所示.請根據(jù)流程圖回答問題:

(1)沉降前通常需要添加絮凝劑的名稱是明礬.
(2)X物質可以是,該過程主要發(fā)生變化物理(填“物理”或“化學”).
(3)自來水廠一般用液氯對水消毒,該過程是利用液氯汽化后的氯氣(Cl2)與水反應生成鹽酸(HCl)和次氯酸(HClO),該反應的化學方程式是H2O+Cl2=HClO+HCl,次氯酸是一種強氧化劑,能殺死有害微生物,次氯酸中氯元素的化合價為+1.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8.通過化學課程學習,我學會了從宏觀和微觀的角度認識世界.試從分子、原子的角度分析:
(1)“酒香不怕巷子深”的事實可以說明分子什么樣的性質;分子是不斷運動的.
(2)在過氧化氫制取氧氣這樣一個化學反應中,發(fā)生變化的微粒是過氧化氫分子,沒有發(fā)生變化的微粒是氫原子和氧原子.
(3)水是由水分子構成的.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5.在生產(chǎn)生活中常用到下列物質,屬于純凈物的是( 。
A.石灰水B.不銹鋼C.干冰D.赤鐵礦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填空題

6.某化學實驗小組為了測定某石灰石樣品的純度,取出2.5克石灰石樣品(樣品中雜質不溶于水,且不與酸反應)并粉碎,然后逐滴加入稀鹽酸,充分反應后測得剩余固體質量與加入稀鹽酸的質量關系如圖所示.
(1)石灰石樣品粉碎的目的是增大反應物的接觸面積,利于充分反應;
(2)石灰石樣品的純度是80%;
(3)當加入稀鹽酸質量為10g時,計算充分反應后所得溶液的溶質質量分數(shù).(寫出計算過程).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